中西藥業(600842)和華晨集團(600653)的重組,引起投資者極大的關注。華晨集團兩年前入主“申華實業”后的運作成功,實現了公司主營的明確和業績的迅速提升,此次對中西藥業的重組,華晨集團能否在消除“中科系”影響的基礎上,真正實現其產業重組的希望?
首先,“中科系”勢力會否繼續左右中西藥業?這是投資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據中西藥業負責人稱:在華晨集團人主后,此事已絕無可能!其一是與“中科”相關的股權就絕對數而言已非“老大”;其二更重要的是“中科”股權的質地堪憂,目前基本上處于銀行、法院的“監管”之下,很難有所作為;其三是“中科”一系列違規做法使其信譽掃地。截止到目前,以中科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核心的“中科系”在中西藥業的股權已落花流水,其中中科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中西藥業的4312多萬股(占總股本的20%)已于今年1月上旬因“借款糾紛”被法院凍結;中科創業的關聯企業海南禾華持有中西藥業的1256余萬股(占總股本的5.8%)繼今年1月被法院凍結,2月被法院判歸上海星火開發區,日前該筆股權又被轉讓給與中科創業無任何關系的上海天賜福公司;此外,中科在中西藥業的另一個關聯企業海南中網持有的5%股權目前也被訴訟纏身。事實表明,在華晨集團協議受讓中西藥業26·41%國家股股權并成為第一大股東后,“中科系”在中西藥業的作用將淡化;某種意義將可能真正“結束中西藥業受控于中科系的不利局面”。至于中西藥業能否因此實現產業重組,目前還無法斷言。
資料顯示,中西藥業目前的主業包括農藥、家用衛生品和西藥等三大塊;而華晨集團的“三大主業”也包含有“生物醫藥”,可以說兩家公司的業務有某種程度的關聯。華晨集團負責人對其在生物基因行業的業績并不諱言,他認為有三大特點:一是起步較早,1995年就開始與國內外生物研究機構合作;二是合作者的科研技術水平均位居國際國內同行業的前沿;三是充分利用目前國內生物研究機構設備、人力及臨床研究費用低廉的優勢。該負責人特別推崇華晨集團在該領域面向市場的商業化開發思路。從已公布的資料看,生物基因領域作為華晨集團“三大主業”之一,除具備國家級研究所和一流研究人員,在項目方面已有多項成果被美國、以色列等國購買,還有生物基因工程藥物已獲得國家頒發的二類新藥藥證等,確實有相當實力。若僅僅就其對中西藥業可能的幫助而言,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雙方在研究、成果、資源、市場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互補和成長的空間,整合得當的話,確實存在中西藥業產業優化重組的可能。
在此次重組對中西藥業基本面向好的背景下,投資者無疑也關注著此次重組對同為上市公司的華晨集團又將產生什么影響?投資者希望看到兩個上市公司的“雙贏”,甚至“多贏”,但要真正做到,其實并不容易。(本報記者/華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