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2月19日消息,上周三,春蘭集團旗下的春蘭電器集團再度刮起一股降價風暴:從2月16日起,近40個規格和型號的春蘭壁掛式空調全面大幅度降價,按不同地區降價幅度達500—1000元,主力機型35熱泵掛壁將降至3000元以下,超過國內空調行業競爭同行和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春蘭之所以新年伊始就率先燃起“價格戰”的烽火,并且如此大張旗鼓,是因為在去年的空調大戰中,它利用價格競爭武器嘗到了“甜頭”。
據介紹,春蘭空調去年3月第一次降價銷售后,市場銷量大幅上揚。故而有人戲稱春蘭是:去年小試牛刀初嘗“甜頭”,今朝全面出擊再下“戰書”。
打價格戰,需要有實力支撐,否則很難樂此不疲。從春蘭去年的情況看,空調價格降低了,但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春蘭股份”的每股凈資產、每股凈利潤及每股收益等主要指標均位居家電行業上市股票前列。這也許說明,除了降價,春蘭還有一些更實質性的措施在起支撐作用。
譬如科技創新。近年來,春蘭圍繞環保、節能和靜音主題,開發了變頻空調、靜博士空調等新產品。成為目前國內惟一可以自己配套空調壓縮機及程控電器等核心部件的空調制造企業。這些顯然增強了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春蘭技術創新的成績由一個細節即可見一斑。就在春蘭宣布空調降價消息時,30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正在春蘭研究院的智能大廈,參觀春蘭的仿真設計、磁制冷、高能電池等實驗室。
春蘭人才策略的調整也頗引人注目。該集團公司變“養士”為面向大市場開放的人才機制。春蘭的有關人士坦言,對于他們來說,人才是動力也可能是“包袱”,永久性人才致力于基礎研究是企業的根本支撐,但是基礎研究不可能百分之百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能有10%─15%被企業運用就不錯了,況且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人才的“老化”不可避免;而若干新興產業不開發,企業就會被動。春蘭的賬算得很細,在保留自己一定規模的科研隊伍的前提下,把更尖端更新的課題推向市場,在國內尋找科技靠山,“借船下海”。這樣,既可以回避淘汰領域的研究,探身科技創新前沿,也可節約產品開發的前期投入,降低產品的技術成本,獲得“三贏”的效果。
這次空調降價是春蘭實力戰術的延續。有關發言人稱,這是一場“消耗戰”,誰有實力拼到最后,誰就是贏家。目前,春蘭正致力于創造家電新概念,發展新能源產業、IT產業和汽車產業,形成多元化產業支柱。此外,實行集中采購,整合營銷資源,采用新的矩陣式管理。這些,恐怕也是此次降價策略的配套應對吧。(張俊才)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