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董抖出一連串問題 伊利股份:一個人的企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4日 10:30 南方周末 | ||||||||||
三名獨董抖出了伊利股份的一連串問題,伊利公司管理層的矛盾也因此一觸即發,但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本報記者 栗 源 接近伊利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股票代碼 600887)的人士說,本周二,證券監管
6月16日,伊利股份的獨立董事俞伯偉、王斌、郭曉川突然向傳媒發表獨立董事聲明。該聲明稱,他們發現伊利集團在資金運作中存在著諸多疑點——購買國債和伊利股份第五大股東華世商貿有限公司的身世。 當晚, 伊利股份就匆匆發布公告,稱臨時董事會審議同意《監事會關于提請股東大會免去俞伯偉先生獨立董事的方案》。這一反擊的結果是,第二天 ,伊利股份跌停。于是,伊利股份當天發布第二份公告。 在這份公告里,伊利股份承認,其對國債投資累積虧損1700萬元;公司高管家屬將所持有的華世商貿有限公司股權近期已依法轉讓給他人。該公告中還披露了免去俞伯偉獨立董事的原因——俞伯偉先生之妻兄為法定代表人的上海承祥商務有限公司與伊利股份曾簽訂咨詢項目合同。 此時,可以確定的是,獨董們所指出的伊利股份相關問題確實存在。但這一事件戲劇性的變化所隱藏的信息卻令人費解,既然俞伯偉與伊利股份有扯不清的關聯交易,又為何會站出來直指其非?公司高管家屬所控制的華世商貿公司,如僅為高管實施管理層收購作鋪墊,又無隱情,為何在被披露后,急急將股權轉讓他人? 國債事件 據調查,伊利股份董事長鄭俊懷在2002年10月18日的董事會上曾經問,如果有閑散資金可否進行國債投資。但此次會議上沒有對何時購買、購買多少、由誰來操作等具體事宜作出任何決議。 2003年,伊利購買了3億元國債。獨董們說,對于此次購買,獨董和多數董事均不知情。直到2004年初,有媒體稱伊利購買國債發生虧損,上交所也提出質疑,伊利才發布公告承認此事,同時賣掉了2.53億元的國債。 就在此時,多數董事才知曉原來伊利購買過國債。 令獨董們更為生疑的是,在已經發生虧損的情況之下,伊利又購買了1.54億元的國債。其報表顯示,從2004年3月31日到4月23日,新購買國債又虧損了1200萬元。 據知情者透露,在闊綽出手買國債的同時,伊利在經營上向銀行大量貸款。經常有經銷商抱怨,伊利總是斷貨。一方面是因為其暢銷,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其在產能擴建上行動緩慢,有知情者說:“沒錢是重要的原因。” 在今年3、4、5月份的董事會上,購買國債成為了董事們討論的主要事項。 董事們向鄭俊懷和財務負責人、董秘張顯著進行質詢。鄭和張顧左右而言他,鄭說,張顯著和他打過招呼。然而,董事們對此回答不滿,現場氣氛極其尷尬。 獨立董事王斌當時聲稱,如果是張顯著作出的決策,建議免去張顯著職務。此時,鄭俊懷承認,購買國債是他作的決策。張顯著感覺自己冤枉,曾經抱怨,讓他買國債,但又不肯告訴他為什么要買。 獨董們依然不依不饒,繼續在董事會上對此提出強烈質疑,鄭俊懷極其尷尬。在伊利近20年來,鄭俊懷幾乎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場面。以前開會的時候,除了另外一個高層——副董事長楊桂琴以外,沒有人敢沖撞鄭俊懷的權威。 6月22日,記者在呼和浩特見到了滿臉疲憊的財務負責人、董秘張顯著。他表示,他什么也不會說,一切以公告為準。當記者問到一些公告沒有解釋清楚的問題時,張顯著端杯喝水,不愿回答,其端杯之手不尋常地抖動著。 而據本報調查,近日伊利主要管理干部以及各地方的負責人被召集在呼和浩特開會。了解會議的人士說,“被告知不準說任何事情,同時要求認清方向”。 俞伯偉與鄭俊懷 據俞伯偉和王斌后來說,他們之所以敢正面頂撞鄭俊懷,是因為不敢擔負日后的罵名,毀了自己的名聲。“紙里包不住火,這些事情遲早要發生。” 王斌是北京一個大學的會計學教授,為人耿直。因此,在董事會上,王斌在眾董事中,是第一個站出來質疑鄭俊懷投資國債的人。至于郭曉川,是內蒙古一個大學的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因為身在內蒙古,忌諱頗多,因此在后來風波公開時,他選擇了沉默。 但最令人不解的是,與鄭俊懷私交甚好的俞伯偉為何挺身而出反戈一擊?他是一家咨詢公司的總經理,早在1999年就為伊利做咨詢業務,直到被罷免前也與伊利有咨詢業務往來,這也成了被罷免的理由——關聯交易。 俞伯偉數年來一直深得鄭俊懷信任。鄭俊懷曾經在管理層會議上公開說,俞伯偉查任何資料,各部門都要配合。俞伯偉要和任何管理人員談話,都要聽從。近年,俞伯偉還擔任了伊利的提名委員會主任——“相當于組織部長。”伊利有人這樣說。 伊利中人曾對俞伯偉此舉作出種種猜測,但記者沒有得到求證。 從掌握的資料來看,此后,為了罷免俞伯偉,鄭俊懷可謂煞費苦心。 他定下6月16日召開董事會,地點在呼和浩特。 但董事會辦公室在15日給俞伯偉發了一個信件。該信件稱,鄭俊懷于6月16日上午10點在北京新橋飯店約俞伯偉有要事商談,請他務必到京會面。 16日,俞伯偉按時抵達預定地點,卻發現沒有人。正在俞伯偉等待鄭俊懷的時候,鄭俊懷正在呼和浩特開董事會,議題是罷免俞伯偉的獨立董事之職務。 此時,俞伯偉知道受騙,于是給董事會發去聲明,挑明此事。在一個董事讀俞伯偉的聲明時,鄭俊懷大聲呵斥,打斷那位董事。 鄭俊懷提議罷免俞伯偉的表決時,會議現場出現冷落局面。只有兩人舉手——鄭俊懷和另外一個高層楊桂琴。 于是,鄭中斷表決,逐個把董事們叫到門外談話。再次表決時,多了一個人舉手,但依然無法通過。此時,鄭俊懷說,不同意的舉手。結果,沒有人舉手。鄭俊懷就此宣布罷免俞伯偉通過表決,隨即出了公告。 伊利集團總裁潘剛拒絕在董事會決議上簽字,留下此次董事會表決無效的字樣后,拂袖而去。 至此,伊利董事會矛盾公開化。而這個矛盾迅速蔓延至管理層。多數董事和管理層同情獨董,同時也逐漸知道鄭俊懷的所作所為。 鄭俊懷多年來在伊利股份樹立的高大形象就此漸漸瓦解。 一個人的企業? 6月21日,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個出租車司機聽到記者打電話提到鄭俊懷,馬上說,多年前,他家離鄭俊懷家不遠,經常能見到鄭俊懷。言語之下,大為自豪。 20年來,鄭俊懷帶領人把一個小廠發展成為龐大的乳品企業。伊利成為國內乳品行業第一塊品牌。鄭俊懷在伊利樹立了無上權威,“這個企業就像是他自己的一樣。”了解鄭俊懷的人說。 更重要的是,鄭俊懷多年來給人清廉甚至摳門的印象。呼和浩特市政府給鄭俊懷的獎金,鄭俊懷拿出來發給了企業里的人,包括許多家庭困難的員工,他們感激涕零。 多年來,在日常經營中,鄭俊懷對開銷管理非常嚴格,從不亂花一分錢,更沒給人留下為自己謀私利的話柄。在蒙牛崛起之前,盡管伊利的工資在內蒙古并不低,但也沒有多大優勢,重要原因是鄭俊懷節省成本的要求。在蒙牛與伊利形成抗衡之勢后,伊利的工資有了提高。 伊利集團多年輕人,很多大區經理不過30歲出頭。他們對鄭俊懷的“摳門”用行動表達了足夠的理解。伊利集團的管理層幾乎從來沒有周末,都是在自覺加班,“充滿了干勁,這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業”。其中有人這樣說。 鄭俊懷用自己的行為給伊利上下樹立了榜樣,但現在,人們開始懷疑這個印象是否真實。 “多年來第一次感覺到這個企業不再是自己的驕傲。我們充滿了被愚弄的感覺。這么多年來,我們沒有抱怨過收入,拼命工作,因為董事長就是這樣的人。但一夜之間,我們知道了他做了這么多不利企業的事。你讓我們該相信誰?”一個伊利員工在一個深夜面對記者幾近落淚。 令員工感到難受的還有俞伯偉在16日被罷免之后拋出來的更多事情。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伊利第五大股東呼和浩特華世商貿有限公司身世的質疑。根據年報,該公司截至2003年12月31日,持伊利股份境內法人股844.85萬股,占總股本2.16%。 該公司成立于1999年,法定代表人是張顯著——現在的伊利股份財務總負責人、董秘。另外一個出資人是李永平——伊利股份證券事務代表。注冊資金50萬元,注冊地點在呼和浩特金川開發區。 2002年11月27日,該公司增資。增資后,鄭海燕和馬慶成了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兩人共持該公司87.1%股份。其中,鄭海燕是鄭俊懷之女,馬慶是伊利副董事長楊桂琴之夫。 公開財務資料顯示,該公司在2000年就成為伊利的第二大股東,持400多萬股,占公司股份2.74%。 張顯著和李永平當年一年的收入不過數萬,他們如何完成這上千萬的交易? 6月21日,記者在呼和浩特工商局沒有查到該公司更詳細的資料。在金川開發區,記者走遍金川開發區也沒有看到這家公司的辦公地點。 一份內部材料顯示,該公司曾經在“207會議室”開過股東會,但那個會議室在哪里,不得而知。 該公司事實上有兩個關鍵人物,一是鄭俊懷,一是楊桂琴。據知情者說,在伊利公司,只有楊桂琴敢頂撞鄭俊懷。甚至在公開會議上,如果楊桂琴對鄭俊懷說法不滿,當下提出異議,鄭俊懷竟不敢反駁。 楊桂琴事實上成為鄭俊懷多年來親密的合作伙伴,包括在華世商貿。至于鄭俊懷為何忌憚她,不得而知。但能夠知道的是,楊桂琴多年來一直負責財務,對伊利的財務狀況非常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