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董揭開伊利股份“蓋子” 詳述危機的來龍去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1日 10:21 證券市場周刊 | ||||||||||
本刊記者 趙燕凌 李德林/文 “我 們15日已經將《關于獨立董事聲明的說明》遞給伊利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董事會,提出聘請審計機構查賬。我們三位獨董認為伊利股份的財務上存在嚴重問題”,6月17日上午,伊利股份獨立董事俞伯偉向《證券市場周刊》記者這樣表示。俞所稱的“我們”是指現任伊利股份公司獨立董事的俞伯偉、郭曉川和王斌。與記者交談時,王斌正好打來電
據了解,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經對三位獨立董事反映的問題展開調查。 本刊記者于16日致電公司多位高管人員,聯系采訪事宜,至截稿時均未獲結果。 突如其來的董事會 當三位獨董給董秘遞交聲明的當天(6月15日)下午,董秘給俞伯偉發郵件,說董事長鄭俊懷16日上午在北京新橋飯店約見俞。俞第二天(6月16日)在該飯店等待,一直不見鄭的影子。實際上,16日下午3點,伊利召開臨時董事會,議題之一就是免掉俞的獨董職務。 據記者了解,該次董事會開的驚心動魄。第一輪投票表決時,只有鄭和副董事長楊桂琴投贊同票,其他人或反對或棄權。 在休會期間,鄭對其他董事分頭談話,一個個做工作,之后復會進行二次表決,最后獲多數票通過。 “鄭很厲害,有一種無形的壓力,何況,在內蒙古能夠進伊利這樣的企業工作已經是不錯的了,失去這個工作也許一家老小生活就沒有保障了”,俞說。 王斌沒有參加這次會議,他于16日向董事會書面傳真表示,這次臨時董事會是不合法的,因為按照規定,臨時董事會要提前1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而這次是在15日下午通知。王因此拒絕參加。 郭曉川同樣認為會議不合法,在會上,他投了棄權票。 會后約一個多小時,上交所發布了伊利股份董事會公告: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16日召開四屆董事會臨時會議,會議審議同意將《公司監事會關于提請股東大會免去俞伯偉獨立董事的議案》,提交2003年股東大會審議。 資料顯示,這是A股市場繼延邊公路董事會之后第二家免掉獨董的事件,但不同的是,前者是為了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而不得不做的事情。 “會議是不合法的。我當時在北京,16日的董事會客觀上不能趕到呼和浩特參加。他們可能本來就沒有誠意約見面,只是故意調開我而已。我們堅決斗爭下去。我們三位已經形成一致意見。” 利益爭奪還是行業危機 為什么免掉俞? 6月17日伊利的一位負責人對媒體表示,“俞的主要社會關系利用獨董的權利,注冊一家公司,跟伊利做了3單生意,總金額達510萬元,對此我一直不知道,現在又要做一個200萬元的新的業務,我就說,我們有過承諾,你不能做咨詢業務,就把他否了,他就不高興了。”該人士還表示:“俞年薪10萬元,已經很高,但其不滿足,還想做項目,最近,我們的監事會調查屬實,就提出罷免他”。 俞解釋說,他和伊利做咨詢項目,當初是和鄭俊懷達成默契的。“我從1999年就給伊利做咨詢,很成功。后來,為了內部政權的鞏固,鄭突然找我,要我做公司獨董,給他掙票數。并表示,我本人雖然不能繼續給伊利做咨詢,但我的其他親屬可以做,這在法規上也說得過去。我就進入董事會了。我親戚的公司在為公司做咨詢。他們說的就是這個事情。其實,這當初都是達成一致的,現在拿這個說事兒只是借口”。 另據了解,這個故事背后還和伊利控制權爭奪有一定關系。據知情人士透露,在5月份,鄭親自找有關人士,商談罷免公司某重要高管,欲重演當年的“牛根生事件”,但沒有達成一致。 知情人士告訴本刊,罷免獨董和上述計劃有一定關系,而且,背后和伊利與蒙牛的恩怨也有關聯。 據了解,當蒙牛計劃上市的消息一出,伊利非常緊張,因為此時蒙牛的發展勢頭迅猛,如果再有資本市場融資通道,伊利擔心蒙牛將一發不可收拾。為此,伊利聘請咨詢機構,制定打壓蒙牛的計劃。據稱,當初步調研報告匯總后,項目主持人認為計劃實行的結果,可能招致整個中國乳品業的重大損失,遂立即叫停。 據稱,上述兩個計劃都和俞有關,而俞在這兩個計劃上都投了反對票,由此,俞和鄭的5年合作關系瀕于破裂。 國債是MBO的資金暗道? 6月15日,俞伯偉等三位獨董將獨立董事聲明遞交給公司董事會秘書,希望盡快將該聲明向市場公開。 這份迄今為止還沒有被正式公告的聲明稱,在沒有經過董事會合理授權的情況下,一年多來,伊利股份公司分數次投入了總計近3億元的巨額資金買賣國債,而且買入時沒有及時進行公告。 資料顯示,伊利股份3月9日在《中國證券報》公告,公司根據2002年10月18日召開的公司四屆四次董事會關于“公司利用部分閑置資金購買國債事項”的決議及公司內部審批程序,進行國債投資。從2002年11月起公司累計匯款3億元至閩發證券北京營業部,購入國債,截至2003年12月31日所購國債收盤價計算余額市價總值為2.91億元。公司于2004年2月27日已賣出國債收回資金1.87億元,目前尚有部分國債未賣出,按收盤價計算余額市價總值為1.07億元。公告稱,“該國債交易是公司通過證券營業部自主直接進行,沒有與證券營業部簽訂任何契約合同,沒有委托機構進行”。 俞伯偉表示:“在3月9日發布公告之前我們對此事一無所知,在2002年10月18日那次董事會上,鄭俊懷董事長提出如有閑散資金可否進行國債投資,但是會上根本沒有對購買多少國債、什么時間購買、由誰來購買做出任何決議。” 更有意思的是,2004年5月22日,伊利股份又公告稱,“公司在閩發證券公司及其所屬營業部沒有資金存留和證券余額,也沒有通過閩發證券公司及其所屬營業部進行委托理財。截至2004年5月20日,公司自主進行的國債投資市值為1.42億元,指定交易在金通證券上海證券營業部”。 記者據此推斷,伊利股份公司在這段時間做了幾件事:1.3月9日之前伊利股份應該只在閩發的席位上有國債投資;2.3月9日到5月20日之間,公司將在閩發席位上的國債投資全部轉出;3.這期間,在 金通證券上海證券營業部投入約1.42億元,進行國債投資。 而俞伯偉向記者透露的情況卻與公告有很大出入:“3億元國債是在被媒體曝光和上交所質疑后,公司才發表了公告并賣掉了2.53億元,剩3800萬元沒有賣,根本不是剩下1個多億沒賣,而是后來又買了1.16億元的國債!” 據俞伯偉稱,5月26日的董事會上,針對國債投資,三位獨立董事提出質疑,鄭俊懷先對此表示這是董秘張顯著的個人決策,三位獨立董事馬上提出應免掉張顯著,鄭俊懷繼而改口表示是他的決策。 對于在金通的席位上做國債,俞伯偉認為同樣存在疑問:“我們在公司結算中心查到:董事長和副董事長楊桂琴將公司2.8億資金從2004年1月12日到2月26日期間分5次打入一家控股子公司,并迅速將該公司改名。這家公司又分6次將其中的2.3億元轉給金通證券,剩下的5000萬元退回伊利股份。這個錢和MBO需要的資金額非常接近!” “金通是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券商,為什么讓他做?據說,金通是金信信托的控股子公司,而金信信托正是為伊利股份做 MBO 的合作伙伴。伊利股份好像是寧可虧損也要買國債,是不是和 MBO 所需要的資金有關系,我懷疑國債投資是股份公司資金體外循環的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