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發展最近比較煩。10月31日,深發展公告稱,近日已收到國際商會仲裁院來函,稱該院已接受美國新橋投資集團公司的仲裁申請,深發展四大股東位列被申請人。新橋投資指稱被申請人違反有關協議,沒有將它們所持的股份轉給新橋投資,因此請求國際商會仲裁院裁決被申請人承擔包括經濟賠償在內的違約責任。深發展公告表示目前該行正與有關各方就該仲裁事項進行協商,并稱此案對深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尚難確定。但這對業績已居5家上市銀行末位的深發展無疑是雪上加霜。
外資參股 一波三折
來自大洋彼岸的新橋投資參股深發展始于去年秋天,其間道路坎坷。
去年10月,深發展發布公告稱,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深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深圳市社會勞動保險局和深圳市城市建設開發(集團)公司這四大股東擬將其持有的18%深發展國有及法人股轉讓給新橋投資集團公司,并設立由新橋集團的8位專家組成的收購過渡期管理委員會,在90天的授權期限內,管委會將盡職調查,以確定轉讓的股權比例和價格。但此后再無音訊。
到今年5月,深發展發布公告稱,鑒于授權期已滿,而股權轉讓與收購事宜尚未達成協議,為保證穩健經營,公司決定撤銷收購過渡期管理委員會,收回管理權;而新橋投資則認為協議依然具有法律效力。至此新橋投資牽手深發展陷于停頓。
如今,新橋投資將此事提交國際商會仲裁院仲裁,表明深發展購并案波瀾再起。
并購擱淺 原因何在
關于深發展股權轉讓為何半途而廢,業內有各種猜測。
一種說法是新橋集團經過3個月的盡職調查,對深發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認為深發展的不良貸款較多,之前所提的準備金覆蓋率嚴重不足,想借此壓低收購價格。但深發展將新橋集團一腳踢出股權轉讓計劃是事實,而且新橋方在指責深發展違反收購協議、并提請國際商會出面仲裁的同時,繼續在多個場合表示仍對深發展有意。相比較深發展股東們的低調,不難看出是深發展拋棄新橋在先。
另一種說法是深發展又結新歡。
目前相關當事人均三緘其口,不過新橋投資的不甘心不難理解。新橋集團曾在亞洲創造收購神話,1999年底其對虧損達到10億美元的韓國第一銀行注資5000億韓元,獲得了近51%的股權和全部的管理權,第二年在韓國銀行業整體虧損的情況下,該行稅后利潤達2.3億美元。此次收購深發展股權被《華爾街日報》譽為創造了歷史,如今卻不了了之,新橋投資提起仲裁申請也在情理之中。
股價大降 前路茫然
雖然從以往涉及外方投資的并購爭議的案例經驗來看,多半都是以企業握手言和告終。銀行業人士也表示,訴諸法律只是談判過程中使用的一種手段,以迫使對方向自己妥協。但深發展身陷官司,其股價仍不可避免受到影響,連日來創出了近7年新低,11月3日收盤價為8.17 元。
作為國內首家上市的銀行股,深發展流通股本14.09億,占總股本的72.44%,股權結構相對合理,但近年表現卻不盡如人意。三季度業績報告表明,今年1~9月每股收益0.16元,同比下降14.05%。深發展稱是由于會計核算方法的改變而導致公司利潤減少,但在滬深5家銀行股中,深發展排在最末。
當初,深發展擬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正是本著加快該行發展的目的。但自今年5月股權轉讓擱淺,收購過渡期管理委員會被撤銷,深發展股權轉讓的軌跡似乎越來越模糊。
值得玩味的是深發展在公告中還表示,近日公司接到銀監會云南監管局《關于同意深圳發展銀行昆明分行開業的批復》,深發展第18家分行昆明分行獲準開業,深發展走出深圳、邁向全國的機構發展戰略已經開花結果。這兩件表面不相干的事情在同一時間傳出,寄寓了豐富的涵義。
新橋收購深發展股權曾被認為是國際資本進入中國銀行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但現在卻發展到仲裁庭見。此事將朝著什么方向發展,深發展將有怎樣的命運,還很難說。經濟日報冉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