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劍夫
正如多數市場人士所能預料的一樣,銀廣夏在幾個月的風雨拷打之后———要重組了。
10月20日,銀廣夏發布公告稱:公司四家法人股東深圳市廣夏文化實業有限公司、寧
夏伊斯蘭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寧夏計算機研究所、深圳興慶電子公司,與深圳市發特實業有限公司簽訂的《股份轉讓及托管意向書》,將其分別持有的總計8100萬股法人股(占銀廣夏總股本的16.04%)以協議方式轉讓給深圳發特,后者將成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
早已厭倦了這樣故事的股市,這一回又要多些熱鬧了。
重組,對于銀廣夏來說,可以說是一根救命的稻草。銀廣夏目前面臨嚴重的信用危機、債務危機和一大堆訴訟,這種局面下,原有大股東已經很難玩得轉了,說它是“燙手的山芋”也不為過。而新大股東的介入,可能會為公司帶來資金,并以新的面孔面對政府和債權人,重拾信譽。能夠重組不失為銀廣夏浴火重生的最好出路,搞不好再弄個“瓊民源—中關村”出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深圳發特也不是“活雷鋒”。此前,深圳發特何許人也,知道的人并不多。公告稱:
深圳發特實業公司是一家在深圳注冊、從事多種行業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馬勇。此次重組銀廣夏,發特及馬勇輕而易舉就把自己置于證券市場的“風口浪尖”上,吸引了無數的眼球———就連一些證券類報紙一邊像“偵探”、一邊又像“追星族”,挖出了發特及馬勇的許多底細來。至于重組成不成功,那是后話。但目前,正如日前正重組鄭百文的三聯集團老總張繼升所說:三聯搞成這么大的名聲,要花多少錢?何況,銀廣夏還不是鄭百文。
如果從這個角度講,就算銀廣夏是“地雷陣”,也是值得的。反正主動權在自己手里。
那么,重組銀廣夏會不會成功?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銀廣夏面臨的問題在哪?首先是債務危機,銀廣夏造假案曝光后,各家銀行紛紛采取各種辦法試圖收回貸款,涉及金額達12億元。10月15日,已有4家金融機構向法院起訴要求銀廣夏償還貸款3.5億元。其中還包括銀廣夏的第二大股東寧夏伊斯蘭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大股東都向法院起訴討還金融債務,表明金融機構對銀廣夏的極度不信任。其次是官司纏身,除了債務官司,還將面臨中小股民的訴訟。其三,公司的“家底”和經營能力在徹底查清之前,也還是個未知數。因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即便重組銀廣夏,也得具有相當實力能玩得轉的大公司。而深圳發特,注冊資金只有2000萬元,能拉得動這個大車嗎?
所以目前來看,銀廣夏重組僅僅是個開始。從公告看,此次法人股轉讓只是“初步”的:一沒有敲定價格,以2001年底的銀廣夏凈資產值為依據確定,但天曉得還有無水分?二尚需報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審批。以后到底怎樣,還存在很大變數。市場并不乏知難而退的先例。
而旁觀者,看著熱鬧就行。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