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財務我是門外漢,我只想說說自己對藍田股份的一些看法。
去年3月份,藍田股份總經理瞿兆玉曾公開說:洪湖有100萬畝水面可以開發,藍田股份現在只開發了30萬畝,而高產值的特種養殖魚塘面積只有1萬畝,這種精養魚塘每畝產值可達3萬元,是粗放經營的10倍,開發潛力還大著哩。
看到瞿總的說法,當時我是嚇了一跳的。我愛人的家鄉在湖北鄂州,那里有個去年才上市的武昌魚股份有限公司,他們也是養魚的。聽家里人說,武昌魚的精養魚塘一畝也就2000來塊錢,而武昌魚的招股說明書也顯示,擁有6.5萬畝魚塘的武昌魚,其養殖收入每年只有五六千萬元,單畝產值不足1000元,不到洪湖“粗放經營”的1/3,更不消說和藍田的“精養魚塘”比了。同在江漢平原的魚米之鄉,武昌魚也不是很便宜的魚,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反差?
按立體養殖的說法算,從13塊錢一斤的桂魚到三四塊錢一斤(均指市場零售價)的草魚、鰱魚、鯽魚等分層養起,最后魚的平均產值不會超過15元/公斤,而正常來講,給一級魚販子的價格至少要低到市場價的一半左右。這樣算下來,各種魚的平均批發價絕不會超過10元錢/公斤。(武昌魚在預測其高密度流水養殖項目時的魚價是9元/公斤)
按這種算法,“每畝3萬元”意味著藍田的一畝水面最少要產3000-4000公斤魚,就是說,不到一米多深的水塘里,每平方米水面下要有50-60公斤魚在游動。這么大的密度,不說別的,光是氧氣供應就是大問題,恐怕只有在實驗室里才做得到。
如果這一切是真的,藍田股份還搞幾十萬畝水面干嘛,只搞個十萬畝精養魚塘就夠了,那不就有30個億了!有這好的事,大伙都去洪湖養魚算了!
另外,漁業的季節性很強,上半年喂飼的資金投入很大,產出卻很少,此時的資金周轉速度較慢,而下半年現金回籠情況較好。(見武昌魚招股風險提示)然而,我注意到藍田股份的中報和年報好像從沒有反映出這種季節性因素,對此我也十分不解。
再說藍田的那兩種飲料,論名氣不比露露、椰島等飲料小(有電視廣告為證),看銷售收入也差不太多,可是你向周圍的人打聽一下,在這三款飲料中,有多少比例人會經常選擇野蓮汁、野藕汁?問題來了,一年上億罐飲料都被誰喝掉了?幾個億的銷售是如何實現的?
我的這種推算法雖然不很科學,但還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就像我絕對會相信康師傅和統一是方便面的前兩名、樂百氏和娃哈哈的水肯定在前三名一樣,明擺著,你沒注意到這是周圍人經常買的東西嗎?(福州讀者 李向陽)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