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 火
藍田股份(600709)于1996年發行上市,從公布的財務報告來看,該公司上市后一直保持著優異的經營業績:總資產規模從上市前的2.66億元發展到2000年末的28.38億元,增長了近10倍;上市后凈資產收益率始終維持在極高的水平, 最近三年更是高達28.9%、29.3%、19.8%,每股收益分別為0.82元、1.15元和0.97元,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
作為一家傳統的農業和食品加工企業,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確實出乎一般人的想象。筆者依據藍田股份上市后歷年的財務報告(截止2000年報)以及相關公開信息對該企業的財務作了客觀分析,發現其中一些問題可能還需要公司方面作出進一步說明。
歷年財務報告顯示,該公司資產規模這幾年擴張過快,其增長與業務的擴張不成比例,這反映在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近三年內下降較快,分別為0.96、0.79和0.65。
具體地從資產構成來看,藍田股份上市后的流動資產規模基本在一定區間內變動,而固定資產(包括在建工程)的增長速度卻要遠遠高于流動資產,公司每年都有巨資用于工程建設。至2000年底,藍田的固定資產已達21.69億,占總資產的76.4%,可以說公司經營收入和其他資金來源大部分都轉化為了固定資產。
企業固定資產的形成是經營收入的轉化或者是資金支出的資本化(即將當期的費用支出計為資產的增加,而通過折舊的形式分攤到以后各期,如果計入在建工程,甚至連折舊都不必提),因而固定資產計價的不實會虛增企業經營收入或低估當期費用,從兩方面都能起到增加當期利潤的作用。而藍田股份固定資產擴張過快,其可靠與否無疑決定了前幾個年度利潤的質量。
具體分析公司歷年報表內的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累積折舊等項目,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在建工程工期拖延,支出超預算
比如公司自募資金項目——蓮花酒店二期工程,1996年就開始施工一直到2000年末尚未完工,至今仍掛在在建工程項目上。又如洪湖菜籃子二期工程,原預算2億,但截止到2000年末,公司已累積在此項目上投入4.17億(包括該工程的細分項目),超支100%。對于這些異常,公司還未作出合理解釋。
2、工程及固定資產項目分類混淆
公司對工程項目的分界較為模糊,經常在費用支出的歸屬上混淆,1999、2000年報內多次出現調整在建工程、累計折舊項目帳面金額的現象。
3、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過長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延長,會降低每年應攤的折舊費用,從而提高早期年度的利潤。根據藍田2000年報信息,該公司以前年度制定的折舊年限過長,2000年依據《農業企業財務制度》,大幅度縮短了一些固定資產的年限,增提了巨額折舊,致使當期利潤比原折舊政策下估算的利潤減少4800萬元。值得指出的是《農業企業財務制度》1993年就開始實行,為何公司當初不依照執行?以往年度折舊年限過長對這些期間的利潤產生多大影響,公司年度報告也未作說明。
總的來看,農業企業的在建工程、固定資產較多涉及對自然環境的治理改造,具有較大的外部性,一些權益的歸屬以及費用金額很難明確界定,給資產計量和評估帶來困難,一些費用性支出是否可以計入固定資產也沒有明確標準。(由于農業行業的特殊性,上市公司除依照股份公司會計制度外,還應參照一些行業會計制度和財務制度,但這些制度過于籠統,而且大多于1992、1993年制定并實施,是否能夠適應當前上市公司大資本、高產業化程度的運作還存在疑問。)這一問題也反映在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等其他資產項目中,比如藍田股份將數額巨大的湖面開發費、種植基地開發費用計入長期待攤費用,這些具有行業特殊性的費用資本化應該加以說明。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