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 煒
去年靠非經常性損益扭虧摘掉ST帽的福建豪盛
,21日刊出虧損中報。這是今年中報披露以來首家扭虧后復虧公司的“亮丑”,也是又一幕投資者最深惡痛絕的上市公司“變臉”。
福建豪盛1998年和1999年連續(xù)兩年虧損,2000年若不能扭虧為盈就面臨退市的危險。但幸運的是,該公司2000年年報刊出后,非但未淪落為PT公司,而且摘掉了ST帽。福建豪盛去年扭虧為盈并不過硬,這一點在年報中早已暴露。2000年凈利潤和每股收益分別是791.76萬元和0.0302元,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兩項指標變成-4773.72萬元和-0.1822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業(yè)績,清楚表明福建豪盛扭虧為盈的含金量不高。據了解,該公司去年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源于5565.44萬元投資收益。公司將全資子公司豪盛(廣東)有限公司51%的股權,轉讓給利嘉實業(yè)(福建)集團,獲得投資收益5807.98萬元。而主營業(yè)務方面,福建豪盛絲毫未有陰轉多云的跡像,去年主營業(yè)務收入較上年銳減39%,主營業(yè)務利潤虧損1030.43萬元。一系列數據顯示,福建豪盛去年的扭虧為盈靠得是賣家當。
扭虧后復虧,暴露出福建豪盛去年的年報扭虧有人為操縱之嫌。福建豪盛與利嘉集團兩家之間并非不相干,兩者系潛在關聯方。在該次出售資產交易的同時,利嘉集團四名高管人員進入福建豪盛新一屆董事會,董事長也由利嘉集團方面委派的人士出任。利嘉集團對福建豪盛十分慷慨,以遠超過凈資產值的價格來并購。豪盛(廣東)有限公司帳面凈資產值8711.8萬元,福建中興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受托評估認定凈資產值為7046.65萬元,而利嘉集團受讓51%股權出資的協(xié)議轉讓金額高達10251萬元。正因為利嘉集團的慷慨,才使福建豪盛扣除該部分股權帳面價值4443.02萬元及相關稅費后,通過轉讓獲得投資收益5807.98萬元,并以此一舉使公司扭虧為盈。
將一個子公司的部分股權以高價轉讓給潛在關聯方,是福建豪盛去年扭虧為盈的核心。需要注意的是,若不是高價轉讓,福建豪盛去年壓根兒無法“勝利大逃亡”。被高價轉出去的豪盛(廣東)有限公司系不良資產,據2001年中報顯示,福建豪盛現持豪盛(廣東)有限公司49%股份,按權益法計算上半年帶來投資收益-71.65萬元。換句話說,利嘉集團捧去的“燙手山芋”今年上半年虧損約146萬元。
但是,賣家當終究不能改變福建豪盛主營業(yè)務衰敗的命運。該公司目前主營業(yè)務仍是衛(wèi)生陶瓷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繼續(xù)受困于國內建陶市場的供大于求,嚴重的無序競爭,以及國家在產業(yè)政策上的限制。福建豪盛為使閑置的生產線重新運轉起來,實現市場擴張,打算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四川,以爭取此項目在2002年產生良好效益。這一進軍西部的策略會不會成功?其實未必樂觀。一方面,轉移生產地欲搶占的還是國內市場,難以改變市場空間狹小的現狀;另一方面,以四川為首的西部建陶市場有可能競爭更趨激烈。四川是上市公司四維瓷業(yè)的老家,去年業(yè)績增長近六成的四維瓷業(yè)目前是西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衛(wèi)生陶瓷生產基地。另悉,號稱全國建陶第一大戶的佛山陶瓷企業(yè)也不甘人后,大舉從南國瓷都佛山遷往西部瓷都四川夾江。其中,先行入川的佛山新中原集團一出手就是兩期工程,總投資達2.5億元。在同行咄咄逼人的勢頭面前,各項負擔較重的福建豪盛進川奪市場難度顯然不小。
福建豪盛的部分生產經營仍在維持,但屬于入不敷出。在其8836.78萬元的流動資產中,七成是應收帳款和存貨。公司的三項費用高居不下,今年中期財務費用僅同比減少15%左右。自去年以來,福建豪盛進入還貸高峰期,今年9月又將遇上所借廈門國際銀行710萬美元抵押貸款到期。福建豪盛如何擺脫目前的困境,該公司披露的信息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2000年年報和2001年中報均提出,有意介入高新技術領域,力求在短期內產生效應。具體怎么做迄今尚未定,該公司似乎特別對新材料工程感興趣。二是在大股東的支持下進一步重組。
扭虧后復虧,福建豪盛報表式重組露餡。上市公司業(yè)績“變臉”,特別是靠“變臉”摘掉ST帽,是一種十分丑陋的行為。一時扭虧摘帽,看似挽救了公司全體股東,但也會因莊家借機炒作而套牢另一批沒有料到扭虧后還會復虧的股東。如果ST公司和PT公司都能靠“變臉”逃脫“下課”厄運的話,對虧損上市公司退市機制無疑是一大諷刺。今年起上市公司實行新的會計準則,債務重組收益不能計入公司利潤,此舉顯示管理層對報表式重組的抑制。福建豪盛去年“變臉”成功,說明現行政策依然存在漏洞。看來,管理層應該對癥下藥,以維護證券市場的形象和投資者的利益。
短信發(fā)送,浪漫搞笑言語傳情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