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科創板創新藥企高管暢談:收獲期、出海趨勢與商業化難題

四家科創板創新藥企高管暢談:收獲期、出海趨勢與商業化難題
2024年02月27日 15:20 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藝藝 上海報道

  近二十年來,從藥品“0自主創新”到國家鼓勵藥械創新政策頻繁落地再到藥企出海,中國創新藥產業已步入發展快車道,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2023年,我國批準上市創新藥40個,同時多款創新藥成功闖關歐美、對外授權合作規模再創新高,科創板創新藥企業迎來又一“豐收年”。

  近日,上交所舉辦科創板新質生產力行業沙龍第四期,聚焦創新生物藥領域,邀請百利天恒(688506.SH)、君實生物(688180.SH)、榮昌生物(688331.SH)和邁威生物(688062.SH)4家創新藥代表企業,與多家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機構齊聚一堂。

  聚焦的話題,即是中國創新藥產業發展動態、創新藥“出海”趨勢與挑戰、創新藥商業化落地難點、支持創新藥發展政策建議等熱門話題,深入探討中國創新藥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科創板已匯聚了約三十家創新藥企業(含創新疫苗),合計市值近5000億元,在創新藥領域初步形成產業集聚和板塊示范效應,成為美國、中國香港之外創新藥企業的主要上市地;同時,君實生物、榮昌生物等創新藥企業近3年共14款創新藥獲得我國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達到同期國產創新藥獲批總數的10%以上。

  創新藥漸入收獲期

  君實生物總經理鄒建軍介紹,公司2023年收獲滿滿,核心產品特瑞普利單抗不僅于國內獲批了新適應癥,也于2023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成為美國首個且唯一獲批用于鼻咽癌治療的藥物,填補了美國鼻咽癌的治療空白,并獲得了 NCCN指南一類推薦,這也是在美國上市的首個中國自主研發和生產的創新生物藥。

  百利天恒董事長朱義也分享了2023年公司與全球醫藥龍頭百時美施貴寶(BMS)的授權合作,雙方就百利天恒研發的BL-B01D1達成合作,首付款8億美元、潛在總交易額最高可達84億美元,創下國內創新藥授權交易的首付款記錄,也刷新了全球ADC單藥交易總價的紀錄,是首款成功出海的雙抗ADC新藥。

  據初步統計,2023年科創板創新藥企業共有4款創新藥在國內獲批上市,其中益方生物(688382.SH)與貝達藥業(300558.SZ)合作的貝福替尼、迪哲醫藥(688192.SH)的舒沃替尼先后獲批上市,分別實現公司產品“零”的突破。

  國外市場上,百奧泰(688177.SH)的托珠單抗生物類似藥、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和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先后獲得美國FDA上市批準,充分體現了國際市場對科創板創新藥企業研發實力的認可。

  在業績方面,從業績預告來看,2023年,艾力斯(688578.SH)、特寶生物(688278.SH)、神州細胞(688520.SH)、君實生物、榮昌生物等10家公司營業收入已突破十億元。

  新藥研發政策資本助力

  2023年中國創新藥“出海”再創新高,反映出國際市場對中國創新藥品研發實力的認可,這也是過去十余年中國創新藥長期積累的結果。

  多位與會嘉賓亦提到,我們與發達國家在源頭創新及全球產業化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但在個別領域已走到了世界前列。

  邁威生物董事長劉大濤提到,中國強在技術能力上,強在龐大的工程師隊伍和領先的工程水平上,2023年跨國藥企頻頻在華“掃貨”ADC(抗體偶聯藥物)產品就是典例,因為ADC產品的研發過程中涉及大量技術性探索與操作,所以我們走在了世界前列,迅速取得了國外市場認可。

  君實生物總經理鄒建軍表示,中國創新藥研發正在從以Fast follow為主的創新1.0時代,加速向更加注重差異化和源頭創新的2.0和3.0時代邁進。

  中國創新藥的快速發展與國家政策支持密不可分,榮昌生物聯合創始人及總經理房健民指出,國家高度重視醫藥創新,從產業政策、藥品監管、醫保支付、上市融資等方面為新藥研發提供了大量支持。

  其邏輯在于,一是“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等政策的推行,有力支持了中國藥物創新技術體系的建成;二是國家藥審改革持續深化,藥品審評效率不斷提高,優先審評資源持續向創新藥傾斜;三是醫保政策大幅提高了創新藥物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四是科創板的設立暢通了國產創新藥的人才、技術、創新資源與資金資源的對接。

  談及科創板對創新藥企業發展的支持,百利天恒董事長朱義分享了一則生動故事。

  百利天恒在達成與BMS的授權合作交易前,共完成了800多樣本量的入組和評估,其中科創板首發融資8億元后,實現了快速入組約400個樣本量,“這對于達成交易非常關鍵。如果沒有這筆融資,公司可能就錯過了實現這筆潛在交易金額可達84億美元的License-Out的時間窗口”。

  商業化難題破解

  在國內醫保控費的大局之下,如何在創新藥的價格和價值之間尋找平衡,一直是促進創新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日前,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建立新上市化學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機制 鼓勵高質量創新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進一步體現出支持高質量創新藥品獲得“與高投入、高風險相符的收益回報”的理念。

  關于定價問題,榮昌生物聯合創始人及總經理房健民表示,創新藥存在高風險、高投入、長周期的行業特性,需要較高的藥價以回收研發成本,從而支持進一步研發。目前,創新藥國內上市銷售后普遍未能快速實現回收研發投入的正向循環,對此,不少創新藥企業正積極尋求出海解決投入與產出間的缺口。

  邁威生物董事長劉大濤持有相同觀點,他指出,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的特點是低水平、廣覆蓋,現階段支付能力與美國確實存在差異,中國創新藥可以考慮探索“在國內獲取合理利潤、在海外賺取超額利潤”的發展路徑。

  對于中美創新藥的定價差異,君實生物總經理鄒建軍分析認為,一方面,出海創新藥高定價的背后反映了國際認可度,另一方面,藥物價格由適應癥、臨床數據、支付方等多重因素決定,受全球價格體系影響較小,比如海外的支付方比較多元,不僅是政府支付,還有商業保險等等,可以共同承擔一個更高價格。

  在關注創新藥定價邏輯、創新藥進入醫保速度的同時,創新藥入院的情況也不容忽視,在創新藥實現銷售的“最后一公里”上,還有藥品入院、醫生開方等諸多環節。

  多位與會嘉賓提到,實現醫療機構的準入對企業而言是不小挑戰,醫生教育、患者教育等環節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經營成本,而醫療機構的藥占比、用藥總品規數量等限制因素也對創新藥入院有所影響,建議進一步放低國產創新藥的入院和開方門檻,簡化流程,讓國產創新藥能盡快投入臨床使用;積極發展商業化醫保支付市場,逐步探索建立創新藥市場化定價機制。

  展望中國創新藥行業的未來,與會嘉賓們的共識是,行業正處于上升發展階段,未來存在巨大潛力。

  “資源正在向更高程度的創新富集,或者說資源正在向突破性創新富集”,百利天恒董事長朱義對行業發展趨勢作出判斷。

  在創新藥產業加速發展的同時,行業內部也在加速洗牌,或將迎來格局重塑。

  榮昌生物聯合創始人及總經理房健民指出,應對創新藥產業格局變化,關鍵在于三點:一是高水準創新,當前低水平的競爭較為激烈,簡單的創新已沒有機會,榮昌生物將重點布局ADC、雙抗等優勢領域,同時關注新興藥物形式;二是商業化能力,不少中國創新藥企業已度過早期研發階段,需要面對商業化驗證問題,這對公司的系統管理能力是一項考驗;三是國際化方向,這是中國創新藥企業實現突破的關鍵一環。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