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碳市場今日正式啟動 2000家發電企業開始交易
每經記者 陳晴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國碳市場建設部署,7月16日上午,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啟動儀式按照“一主兩副”的總體架構,在北京、湖北和上海同時舉辦。
首批被納入管理的是發電行業2225家重點排放單位。根據測算,上述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40億噸/年,這也意味著中國的碳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從當前來看,2000多家發電企業今日起即可以開始參與全國碳交易,市場關注的碳價走勢于今日正式面市;從長遠來看,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趨勢下,節能減排將逐步深入影響企業和我們的日常生活。
正式啟動上線
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根據上海環交所6月22日發布的《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顯示,碳排放配額(CEA)交易應當通過交易系統進行,可以采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其中協議轉讓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
交易時間方面,除法定節假日及交易機構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掛牌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采取單向競價方式的交易時段由交易機構另行公告。
自2017年全國碳市場建設啟動以來,湖北省承擔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建設任務。目前,主、副數據中心已經構成了同城主備系統架構,可以保證登記系統的不間斷穩定運行,系統已具備了開立賬戶、注冊登記、配額發放、交易結構、履約清繳等全業務流程功能,滿足全國碳市場啟動上線的軟硬件條件。
7月14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市場啟動初期只在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之間開展配額現貨交易,并銜接我國正在實行的碳排放強度管理制度,采取基準法對全國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分配核發首批配額。
配額的發放直接關系企業履行碳合約義務的難度及成本。據介紹,在配額分配的公正性方面,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的方法是全國統一、公開透明的。企業根據排放情況可以自行計算,得出應該獲得的配額數量。
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重點排放單位對排放數據的核查結果乃至分到的配額有疑義的還可以復核申訴。在配額分配的合理性上,目前配額采取的是以強度控制為基本思路的行業基準法,實行免費分配。
順應綠色低碳轉型企業將占據先機
碳市場通過價格信號來引導碳減排資源的優化配置。對于市場普遍關注的碳價問題,趙英民介紹,碳價是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因此出現碳價波動是正常的,但是劇烈波動,過高、過低都不利于碳市場的長期穩定運行。
趙英民介紹,從全國7個地方試點運行情況看,近兩年加權平均碳價約在40元人民幣左右。目前,在全國碳市場相關的制度設計中,正考慮通過改進配額分配方法、引入抵銷機制等政策措施來引導市場預期,從而形成合理碳價。
今日全國碳市場的正式上線只是開始。下一步,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健康運行的基礎上,會逐步將全國碳市場的覆蓋范圍將擴大至更多的高排放行業,根據需要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實現全國碳市場的平穩有效運行和健康持續發展。
湖北經濟學院教授孫永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經表示,碳交易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產業結構調節。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趨勢下,除非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行業,如果企業不適應節能減排的大趨勢,可能逐步被市場淘汰。而對于生活來說,一個直接的影響就是高碳產品需要付出更高的價格。
趙英民也建議,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各方對溫室氣體排放管理預期在逐漸上升,因此有關企業特別是配額短缺的企業,關鍵還是要從推動行業低碳轉型的高度正確看待碳價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碳價的高低是個市場信號,企業順應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趨勢,就會在發展當中占得有利先機。
新聞理解:專題|全國碳交易市場今日上線
責任編輯:李墨軒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