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國際交往新門戶”
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充分發揮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國際樞紐作用,提升對外交往層次,打造首都國際交往新門戶。對大興而言,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文|《小康》記者 劉源隆
隨著新機場建設的推進,機場對周圍地區輻射能力不斷擴大,一個與國際接軌的世界門戶即將出現。
面對區域發展的巨大機遇,近在咫尺的大興區,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不僅承接新機場建設帶來的各項優勢利好,更開啟了區域發展的全球機遇之門。
全新的定位
近日,隨著北京主城區定位大調整,北京各區定位也出現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便是大興。
2004年北京城市規劃對大興的定位是,引導發展生物醫藥等現代制造業,以及商業物流、文化教育等功能。
根據正在北京規劃館展覽的北京新城市規劃(2016-2030年)草案,大興區有了新的定位:應建設成為面向京津冀的協同發展示范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引領區,首都南部國際交往新門戶,城鄉發展深化改革先行區。
一個“首都南部國際交往新門戶”的定位給了大興一個發展自己的絕佳契機,也開始讓所有人對大興產生無限的暢想。
“門戶的概念,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北京市大興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吳浩告訴記者,一是從區位上理解。大興區位于北京的最南端,是首都南部的“窗口”,也是航空旅客來京的第一站,來到了大興就相當于叩開了北京的南大門。二是從大容量資源要素聚集上理解。隨著新機場、開發區和臨空經濟區的落地,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將加快在這里聚集,大興便成為了展示中國和首都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的確,未來30年,北京發展看南城。
自2009年以來,在政府推動下的“城南行動計劃”累計兩個階段總投入達到6960億元,這既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北京走向世界城市、推動南城經濟發展的重磅投入。
“城南行動計劃”資本體量相當于“鳥巢”總體量的200倍,吸引全球眾多資源進駐,從國際商業、世界級酒店群到醫療、學校、生態公園、博物館等各類優質城市設施,全面推動城南尤其是三四環的發展。
吳浩介紹,大興區的功能定位,首先要有利于落實首都“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要根據國家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的總體部署,進行科學定位、精準定位。圍繞大興在全市發展和改革中的職責作用,立足新區的發展基礎、比較優勢、發展方向、區位條件,大興區提出了五個區的定位,即科技創新中心區、高端產業引領區、區域協同前沿區、國際交往門戶區、深化改革先行區。今后我們將按照“五區定位”的要求,統籌推進系列工作。
全新的視角
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得到顯著提升,作為大國首都的北京,正面臨向體現國家競爭力、影響力和大國形象的角色轉換。在這樣的形勢下,大興區作為首都北京的重要組成區域,發展定位要有世界眼光,要與國際標準看齊。
“國際交往、全球影響力這樣的定位就是我們大興區適應我國和北京發展的新趨勢,做出的全新闡釋。”吳浩說。
據吳浩介紹,為實現國際交往、全球影響力這樣的定位,一方面,大興要緊抓修煉內功,充分發揮新機場和臨空經濟區的吸附優勢,以打造國際交往新門戶為目標,優化與國際接軌的政務和市場環境,培育國際化人才,以國際高新技術、先進業態、管理模式、知名品牌為重點,吸引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落戶。另一方面,也要繼續強身健體,加快“走出去”步伐,整合國際資源、參與國際經濟循環、加入國際競爭,鼓勵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企業開展國際投資和跨國并購,努力在全球化分工重組新格局中贏得新的發展機遇。
一直以來,月季大會和西瓜節都是大興傳統的品牌與名片,但是,之前更多的是面向北京周邊的消費群體。隨著北京新機場的逐步建成,以及北京72小時外國人過境免簽政策的推行,可以想見未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都將會迅速聚集于大興。這些傳統的都市休閑項目將迎來新的目標客戶群,與之相應的提格升級就十分必要。
吳浩表示,未來大興區將會立足新航城,圍繞城市多樣生活,植入多元的復合功能,綜合發展旅游、休閑、居住、商業、社交、交通、辦公、娛樂、教育、文化創意等不同層次和形態的混合業態,不斷延伸產業鏈,推動新生活、新居民、新產業、新業態、新文化相融合,實現城市與旅游、生活與產業、休憩與工作、國際與特色共生發展。同時,依托臨空經濟產業帶,努力擴大對國際旅游市場的影響力,以國際商務旅游市場為突破口,瞄準國際游客群體,大力提升大興旅游業國際化水平。
此外,大興區擁有一批重點體育設施,比如北京時尚體育公園,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時尚體育營地,擁有目前世界頂級的室內外極限運動設施;再如,擁有世界最大的專業搏擊中心——昆侖決世界搏擊文化中心。吳浩強調稱,“大興區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引進高水平的國際型體育賽事和大型活動,為建設國際交往門戶區而不懈努力。”
全新的思維
近年來,大興區大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2016年大興區的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3.5:41:55.5,農業占比僅為3.5%。
大興區一直將“三農”問題作為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據資料顯示,過去五年,大興區完成184個美麗鄉村和2個市級新型農村社區試點建設,建設都市型現代農業園區120個,新建、改造設施農業1.48萬畝,建成“三品”基地201家、農業標準化基地82家,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1萬人次。
在產業的國際化發展上,大興區提出了要落實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緊跟和引領全球制造業發展潮流,打造“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推動實現“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創造”的轉變,帶動京津冀成為引領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先行區域和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戰略高地。同時,要實施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戰略,創建國家優秀文化承載地、文化產業創新核心區、國家優秀文化輸出前沿、國際文化交流平臺,打造國家科技文化融合發展示范區。
為了支持區內企業發展,政府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構建綜合性、全方位的企業發展服務體系,制定有針對性的精準扶持政策,廣泛引入社會資本,設立產業基金,拓寬投融資渠道,支持制造企業延伸服務鏈條、發展服務型制造。支持區內主動參與國家推動的境外產業集聚區等國際重大項目,支持區內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
吳浩說,最近大興區科級以上干部正在接受黨校的輪訓,從產業、社會管理、媒體應對、國際化、黨建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的培訓,“這樣大面積的輪訓是史無前例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迅速轉變思維,去適應新的定位,形成新的視角和新的思維”。
在北京新機場建設大興區籌備辦公室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劉長江和大興區旅游委副主任馬兵看來,對于大興的未來很難去想象,“因為可能性太大了,潛力太大了”。但是對于國際范兒,馬兵認為“國際化的服務,而非國際化的內容。”她希望還能保存大興一些原生態的、帶有自身特色的東西。
劉長江也有著相似的想法,他設想未來的大興能體現自己的特色,“首先是建筑風格要有中國元素,不能和法蘭克福、迪拜一樣。”劉長江的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畢竟現在一些大城市的建設同質化趨勢太過嚴重。
對此,劉長江一直在思考,“大興可不可以成為一個這樣的樞紐,就是從機場出來把快節奏變慢,享受大興的各種商業和旅游設施,再到機場可以讓享受大興生活后的慢節奏變快。”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陳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