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新:振興實業必先規范資本市場
文章導讀: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這釋放出重要的政策主張信號。
文 | CCTV證券資訊頻道總編輯 鈕文新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9期)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這釋放出重要的政策主張信號。
實際上,2008年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機之所以發生在美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經濟“空心化”。什么是“空心化”?指的就是制造業在經濟總量當中的占比過小。那為什么會產生危機?因為一個國家經濟一旦“空心化”,那將意味著其金融市場所表達的虛擬經濟價格得不到實體經濟價值的支持,這對一個國家而言,將是最危險的“泡沫經濟”。
很多人認為,日本當年發生金融危機的原因是“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破滅的結果。但這只是表面現象,而根本在于日本經濟“空心化”。廣場會議之后,日元被迫升值,日本改變經濟策略——強化對外投資,把本土制造業產能向兩個方向轉移:一是高端制造業向歐美轉移,以圖繞過貿易壁壘;二是中低端制造業轉移到亞洲其他國家,借用那里廉價的土地、人力、政策資源壓低生產成本,并占領其市場。與之相對,日本本土制造業開始轉型升級,同時大力發展金融業,力圖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
結果是什么?日本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直接和歐洲競爭,尤以德國為甚。勝負權且不提,嚴重的問題是:日本放棄了大眾市場,而擠入小眾市場,單品利潤雖高,但利潤總量嚴重不足。當轉移產能尚未向日本本土提供足夠的利潤,而本土金融業高速擴張嚴重推高房價之時,日本經濟開始呈現“空心化”特征,虛擬經濟的價格表現越來越嚴重地脫離了制造業總體價值,金融價格失去了實體經濟價值的支撐,從而讓日本經濟嚴重“泡沫化”。
中國經濟出現一些境況,與近年來中國金融市場的變化密切相關。為了匯率和利率的市場化定價,我們必須建立足夠龐大的貨幣市場;而貨幣市場的急速膨脹必然占用大量的資金和金融資源。在貨幣總量增長受到嚴格限制的情況下,必然導致一個嚴重的后果:貨幣投機規模越來越大,而相應減少了金融市場生產資本的能力。這里資本指的是嚴格按照經濟學的分類,即股權投資資本和一年期以上的債權資本,而一年期以下的金融商品應當統稱為“貨幣市場產品”。
所以,在不斷強調大力振興實體經濟的同時,更應當強調振興實業必先振興資本市場。因為資本、尤其是股權資本才是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從工業革命到互聯網產業,人類的經濟實踐證明,沒有股權資本的聚集效應和有力支撐,就不可能有實體產業的創新,更不可能有創新、創業者的前仆后繼。在所有金融資本中,唯有股權資本是把超額利潤的期許放在企業的未來和企業的創新能力。
振興資本市場,就要大力扭轉金融短期化趨勢,讓短期貨幣投機資金轉變為長期投資資本,讓金融市場更加有利于長期資本、尤其是股權資本的形成。唯有如此,“振興實體經濟”才可能實現。由此可以猜想:2017年,中國金融改革勢必要沿著“長期化、資本化,為實體經濟服務”方向推進。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陳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