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貧困縣的脫貧奮斗史
文章導讀: 北鄰石家莊的河北臨城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建于一片荒石亂崗之上,“七山一水二分田”。在很長時間里,因土地貧瘠而滋生的貧窮是這里的代名詞。1994年臨城縣被定為國家貧困縣,2012年又被定為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貧困人口7.24萬人。
p57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郭芳 | 河北臨城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39期)
北鄰石家莊的河北臨城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建于一片荒石亂崗之上,“七山一水二分田”。在很長時間里,因土地貧瘠而滋生的貧窮是這里的代名詞。1994年臨城縣被定為國家貧困縣,2012年又被定為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貧困人口7.24萬人。
多年以來,脫貧是這里的主政者常年奮斗的目標。如何使貧瘠土地上的人們擺脫貧困,這讓主政者們廢寢忘食、絞盡腦汁。
根據官方數據,在過去的5年里,通過扶貧攻堅,臨城已脫貧5.2萬人,截止到2015年底尚有貧困人口2.04萬人。他們立下的軍令狀是:2017年底前實現全部脫貧。
這是一個長期而又艱苦的過程。整個縣城的發展史幾乎就是一段堅持不懈的脫貧奮斗史。他們探索出了一條經由市場選擇,并由政府自上而下全力推動的產業脫貧之路。
成功的產業扶貧
臨城原來是一個資源型北方縣城,采礦業曾經是這里的主導產業。但在數年以前,那些小礦場已經被全部關掉。
主政者的想法是,主動關、主動轉,走生態發展的路子。早轉型早主動。
但擺在面前的現實是:場子關掉了,這么多人的就業怎么解決?在一片荒崗亂石之上,可以干什么?
在一番調查研究及市場考察之后,他們發現,臨城山區丘陵地帶土壤構成以片麻巖為主,土質中性偏堿,鈣質豐富,非常適宜栽種薄皮核桃;且薄皮核桃易種植、易管理、成本低,農民有極大的生產熱情;同時,核桃是健腦益智的保健品,市場前景好、收益高。
2007年,臨城縣決定,全力以赴扶持薄皮核桃產業。這也是至今為止,臨城縣扶貧史上最為成功的一次產業扶貧。
那時候,臨城縣堅持政策、資金向核桃產業傾斜,將各項有限的涉農專項資金集聚起來,捆綁使用,補貼農民和企業,特別是突出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實現有限資金效益最大化。例如,出臺實施《核桃深加工財政貼息暫行辦法》,安排專項資金對項目貸款進行財政貼息。
其中,綠嶺公司是政府扶持起來的最大的龍頭企業,并已成為全國唯一一家集優質薄皮核桃品種繁育、種植、研發、深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化大型企業。
“有了龍頭企業,農民的核桃就不愁銷路了。”臨城縣委書記宋向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說,龍頭企業還必須反哺農民,例如,必須要給農民進行免費的技術指導和培訓,要給農民優先供應優質的苗子。
他認為,只有扶持起龍頭企業,才能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的整體效益。“大樹底下好乘涼,可以讓更多的農民受益。”
通過“龍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過去的10年里,整個臨城縣形成了20.1萬畝、年產值5億元的中國北方最大的優質薄皮核桃生產基地,涉及138個行政村、1萬農戶,其中貧困村85個,貧困戶6000多戶。
薄皮核桃因此成為臨城縣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而臨城縣也由此成為太行山淺山丘陵區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樣本。
“現代農業已經不僅僅是種植農業,而是融合一、二、三產的復合農業。”宋向黨介紹說,臨城不僅有薄皮核桃,還有蘋果和板栗等果品產業,并逐漸形成了集果品生產+生態采摘+戶外拓展+鄉村旅游于一體的綜合型現代農業。
據臨城縣扶貧辦提供的一組數據,果林種植面積達到27.72萬畝,吸納了全縣30%的勞動力和50%的流轉土地,輻射帶動了3萬多農戶增收。
下一輪脫貧要靠愛馬仕嗎?
“產業的選擇至關重要,這也是解決扶貧政策的落腳點問題。”宋向黨說,但選擇什么產業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要因地制宜,也必須要有市場的效益。“市場缺什么,他們能干什么,我們就發展什么。”
養蠶是繼薄皮核桃之后,臨城準備要大力推廣的產業。這同樣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你大概很難想象,世界著名奢侈品牌愛馬仕與這個貧困縣的交集。
宋向黨曾派員專門到山東日照調研考察絲綢業。當地海通繭絲綢公司的產品銷往日本、韓國和歐洲三大高端生絲市場,是愛馬仕、LV等國際奢侈品牌的原料供應地。這家公司的老板說,以生產絲巾和領帶而著名的愛馬仕指定要用產自臨城的絲。但目前的出口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希望臨城大力發展養蠶業,他們以保護價收購。
臨城的繭絲勝在韌而長,在市場上很有競爭力。自漢代始,這里便是有名的絲綢之鄉,唐宋時中國絲綢聞名世界,南以四川江津蜀錦為最,北以臨城最為著名。但后來,作為一個產業,臨城的絲綢日漸沒落直至消失。
宋向黨認為,養蠶及絲綢業很有可能成為臨城脫貧攻堅的一個主導產業。
一位基層扶貧官員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說,養蠶尤其適合發展為扶貧產業,投資不大,價格穩定;風險不高,見效較快。
一畝桑樹,苗木投入大約900元,5畝桑樹配套一個大棚,也可以改造之后的舊房或雞舍替代大棚。第一年,一畝桑樹蠶繭收入可達到1000~2000元,第二年大約3000~4000元,第三年之后,每畝的收入穩定在6000元左右。具備水利條件的荒崗地上都可以種植,同時,桑樹下還可以繼續種植其他作物。
據上述基層扶貧官員介紹,臨城縣正在抓緊出臺財政補貼政策,擬計劃一畝地補貼苗木費900元,50畝以上規模補償加倍。同時,每個大棚補貼6000元。
“這么算下來,老百姓買桑樹苗木基本不用花錢。”這位基層扶貧官員說,在一些觀念較為開放的村莊,養蠶已經初具規模,他們相信,在政策的鼓勵下,這個速度還要加快。
而宋向黨的目標是,從養蠶業開始,臨城要逐漸形成自己較為完整的絲綢產業鏈。
金融扶貧模式探索:扶貧資金能放大10倍嗎?
“戶戶有項目,村村有產業,鄉鄉有特色。”按照這個精準扶貧思路,黑城鄉膠泥溝村成為臨城最大的果蔬大棚基地。
這里距離石家莊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不到70公里,商販每天到這里來收購,一小時之后,到達石家莊市場進行交易。
膠泥溝村村民李軍華的大棚里一年兩季的西紅柿深受石家莊市場的歡迎。他說,他的西紅柿富含硒,不打農藥,每斤比普通西紅柿要貴1塊多錢。平均下來,一年收入大約5萬元。
這也差不多是那里的大棚農戶過去一年的平均收入。
每到節假日,70公里外的石家莊人還會駕車到這里來觀光、采摘。
“游客采摘的價格比市場價格高出一倍多,以甜瓜為例,市場上大約賣2塊一斤,采摘的價格高達5塊。”種植葡萄的麻延海和妻子在大棚里忙碌,他笑得合不攏嘴,眼睛瞇成了一條縫。葡萄還沒攀藤,他先在葡萄架下種起了甜瓜,甜瓜長得很快。一個五一假期,全部被游客采摘完了。麻延海向郵政儲蓄銀行借的5萬塊貸款第一年就全還上了。
這樣的光景是他以前從未想象過的。
多少年以來,他們的土地上只產出玉米和小麥,每畝土地上的收入不到800元,“那時候的日子可難了。”
直至2014年底,膠泥溝村村委會開始全村摸底流轉土地,從出外打工村民的手中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給村集體,再由村集體流轉給貧困戶進行大棚種植。
據膠泥溝村村支書麻延廣介紹,每個大棚占地3.5畝,造價大約8萬元。扶貧資金補貼3萬,剩下的5萬可通過扶貧辦到郵政儲蓄銀行貸款,三戶聯保,貸款利息由扶貧辦補貼利息。“等于自己不用掏錢了。”
這是臨城進行的一項金融扶貧機制探索,以撬動更多的資金進入扶貧產業。
扶貧資金不再像過去那樣直接發到貧困戶手中,而是由政府將扶貧資金集中起來放在合作銀行,同時,縣里的一部分財政資金也放在合作銀行,形成資金池,通過競爭確定郵政儲蓄和信用聯社兩家合作銀行,按5~10倍比例放大,為貧困戶、扶貧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貸款支持。貧困戶5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免抵押、免擔保、低利息,扶貧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由擔保中心擔保。
按照這個模式的設計,貸款發生損失時,由擔保中心、銀行機構和保險公司按照1.5:1.5:7的比例共同代償貸款本息。
宋向黨介紹說,這是他們正在探索中的一個由“政府+銀行+合作社+農戶+村黨支部+保險公司”六位一體的合作模式。
扶貧如何突破禁區?
事實上,臨城一直在做扶貧方面的體制機制探索,而且卓有成效。例如,整合各項資金集中向選中的產業和項目進行政策傾斜,實現有限資金效益最大化,扶持起來一批像薄皮核桃那樣的特色產業。
從多年的扶貧經驗看,宋向黨認為,原有的一些扶貧機制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例如,貧困資金的使用不宜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管得太死,而應賦予縣一級政府更大的使用支配權。“使用機制要靈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監督機制要跟上,在不違背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允許資金使用在一定范圍內突破一些禁區。”
在這么多年絞盡腦汁的脫貧努力中,宋向黨坦言,這個過程非常艱難,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例如,思想觀念問題、資金到位問題、股權問題、干部作風及能力問題,以及長期運行當中出現的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向一些扶貧基層干部了解,最難的是貧困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眾多的貧困村因地處偏遠,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抵御風險能力差,引導他們發展特色產業難上加難。
但宋向黨說,“無論如何艱難,我們都一定要干成。”
2017年底前臨城要實現全部脫貧“摘帽”,這是軍令狀。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陳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