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夏旭田 北京報道
2016-03-27 18:11
3月27日,“國有企業改革—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理論研討會上,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表示,供給側改革的本質是企業改革,目前在產能嚴重過剩的形勢下,企業改革的關鍵是做加減法。
在周放生看來,加法主要做分紅權改革,通過股權激勵使員工與企業股東實現利益共享,股權激勵可以減少腐敗、浪費和冗員,降低投資失誤,并有利與把蛋糕做大,從而降低企業成本,他認為,國有企業內部目前存在著10到20個點的降成本空間。
周放生認為,國企的價值既是資本帶來的,也是勞動創造的,國企分紅不是國有資本流失。應該鼓勵骨干員工持股、投資項目團隊入股、科技人員科技成果轉股、經營管理者能折股、工匠入股。
減法主要是指處理好大量僵尸企業,這一過程中一定要采取市場的方法,依法治僵,而絕不能采取行政手段治理僵尸企業。
周放生稱,依法治僵一定注意6個關鍵問題:1、不能再用行政方式救助僵尸企業;2、破產重整要做資本重組;3、資本重組的關鍵是尋找到產業重組的企業家;4、職工走向市場,企業對職工不再承擔無限責任;5、法院要積極受理企業破產申請;6、債權人以主動態度向法院申請債務人破產;7、大股東和政府積極籌集資金,兜員工的底而不兜企業的底;8、職工轉變觀念,適應企業市場化;9、兼并不能搞行政捏合,不能搞一幫一、一對紅。
在他看來,目前提出的“多兼并少破產”20年前的國企脫困中也提出過,可是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而且代價巨大。應重新定義“多兼并少破產”:現階段的“多兼并”要在破產重整過程中進行兼并,一定要進入破產程序,而不是用行政辦法多兼并,不是變相輸血式兼并;“少破產”是指在破產程序里盡量減少清算。
以下為演講實錄(節選):
周放生:目前在產能嚴重過剩的形勢下,企業改革最關鍵是做加、減法。
首先,加法主要做激勵,有幾個方面,一個是通過對員工,主要指的是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業務骨干為主的骨干員工的激勵。通過激勵使員工與企業股東實現利益共享,使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目前國企、民企、外企廣大員工都沒有成為企業主人,而農村改革使農民成為了土地的主人,農村改革就成功了。但企業改革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
如何解決呢?第一個方式就是分紅權改革。目前國內有一萬多家民營企業進行了這樣的改革,根據我的調查,這些企業不同程度上在大環境產能過剩情況下利潤逆市增長達到30%-80%。
大家可能問利潤從哪兒來?價格增加不可能了,就是降成本。通過分紅權改革可以起到降成本的作用。有幾個方面:
第一是腐敗。原來吃回扣,誰給的回扣多就從誰進貨。這個現象是普遍現象,不是個別現象。現在不吃了,因為老板把前門打開了。另外,原來吃的是老板的,現在吃的是員工的,所以就不能吃了。這個體制就做到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王岐山所講的治本問題在這類民營企業就解決了。民營企業腐敗一樣存在,只是腐敗的程度和腐敗的表現形式不一樣。
第二是浪費。我們所有企業都有浪費。過去的每天泔水垃圾6桶,現在變成1桶。制造業企業每個月的廢品、廢料25卡車,現在變成5卡車了,差的部分是什么?差的部分就是過去的浪費,就是跑冒滴漏各個方面的浪費。把浪費降下來,變成了利潤,大家共享。
第三,冗員。一個店原來是標準定員50人,結果他進60人,店長把他老家親戚朋友的孩子招進來,體內不足體外補,這些孩子進來不好好干活,因為覺得跟別人不一樣,互相之間鬧矛盾。現在將多余人員減下來,人工成本降下來,變成利潤,大家共享。
第四是降低投資失誤。
第五是蛋糕做大。在分紅權激勵下大家好好干活,就會吸引更多人來消費。。
分紅權改革之后員工從為老板干活變為自己干活,當然好好干活。也就是民營企業老板從承諾分紅—降低成本—實現分紅。因此,降成本是目前供應側改革邊際效應最大的地方。企業降成本空間有多大?根據我的判斷,民營企業降成本的空間10點是有的,不是每個企業都一樣。國有企業降成本的空間是10到20個點是有的,巨大的空間。
剛才說民企,再說國企,國務院國資委2008年發了139號文,《關于規范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意見》,文件中寫經“批準可以探索通過多種方式取得企業股權。符合條件的也可獲得企業利潤獎勵”,利潤獎勵就是獎勵分紅。2008年國務院國資委有文件,但是這個文件執行得非常不好,因為大的改革氛圍沒有形成。大家覺得拿國有企業的利潤分紅這是不是流失?這個問題怎么解答?
首先講實例。20年前,中國科學院批準聯想員工享有35%的分紅權,聯想最初的分紅權改革從這兒開始,等于給聯想裝了一臺發動機。聯想的股權結構是三足鼎立,現在聯想國有資本還有36%,國有資本增值上千倍,如果沒有分紅權改革不知道今天還有沒有聯想。因此,分紅權改革使聯想有了主人,解決了聯想發展的內因。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搭了骨干資本的便車。沒有20年前的分紅權改革可能就沒有聯想的今天。
對國企實行分紅權改革就有人疑問是不是在分國有資本的利益,這是非常尖銳的問題。我們從理論上把這個問題討論清楚。討論企業的價值、利潤是誰創造的?
企業的價值既有資本帶來的,也有勞動創造的,并不是資本放這兒自動就增值,一定是勞動創造的,勞動才把資本激活。因此,按資分紅與按勞分紅相結合天經地義,不是國有資產流失,更不是分國有資產的利。他們自己創造價值他們來共享,他們來分享,這難道不合理嗎?俗話說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共享成果。
第二,骨干員工持股。
第三,投資項目團隊入股。我們現在投資失誤比比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就是項目的團隊要對項目入股,這個我們是做過大量的案例調查的。在中央的22號文件也寫了,關鍵是怎么落實。
第四,科技人員科技成果轉股。
第五,經營管理者能折股。2014年3月份工商改革做到工商登記只認繳資本不寫股權結構,股權結構由股東直接協商,這太好了,中央文件講叫人才資本,我理解人才資本就是承認人才本身是可以作為資本的。
第六,工匠入股,說句實在話現在沒有一種鼓勵激勵制度讓人們好好當工匠。《大國工匠》里表揚的就是那么幾個人,當然不只那么幾個人,工匠才能應該可以折股。大國工匠給大家做出那么大的貢獻,每年就拿那點兒工資說得過去嗎?光表揚不讓他分享創造的價值是不合理的。
下面說減法。當前產能嚴重過剩的關鍵是處理好大量僵尸企業,對僵尸企業的處置就是做好減法。目前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僵尸企業?兩種方式。一種行政方式,一種市場方式。什么是行政方式?權威人士說“比如一些沒有效益的僵尸企業,有些地方非要硬撐著給貸款、給補貼”。這就是行政方式,而這種方式不可能解決問題。歷史上的教訓值得汲取。因為我們歷史上就是不斷的用這種方式,不斷的冒出新的問題。
什么是市場方式?就是依法治僵,這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個方式。依2007年頒布的新的《企業破產法》,這個破產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從美國聯邦《破產法》引入了“重整”的概念,美國的重整概念也是經歷過從1929年經濟危機到1978年,經過半個世紀的探索美國才寫入了聯邦破產法,而這個重整概念全世界的破產法都已經引用了,我們2007年也引用了,這是國際慣例。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花旗銀行和通用汽車公司都經歷過破產重整。
新的破產法是三個概念,一個叫清算,一個叫和解,一個叫重整。也就是沒有價值的企業清算,有價值的企業重整。《破產法》是市場經濟的憲法,包括企業破產法,個人破產法,現在美國每年破產法一兩百萬件,而且根據中國政法大學李曙光教授研究的結論是市場越發達破產越多。破產法是資源重新配置的一種最好的辦法。
目前提出多兼并少破產,20年前的國企脫困中也提出這個要求,多兼并少破產,可是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而且付出巨大代價。多兼并、行政結合,把虧損企業、僵尸企業交給好企業兼并,最后虧損企業沒解決,把好企業拖垮了,這種案例比比皆是。
所以,歷史的經驗是要汲取的。我們要重新定義多兼并少破產,多兼并是在破產重整過程中進行的兼并,一定要進入破產程序,而不是用行政辦法多兼并,不是變相輸血式兼并。少破產是指在破產程序里盡量減少清算,我覺得只能這么理解。
處理僵尸企業的7個關鍵問題。1、不能再用行政方式救助僵尸企業。目前的情況看,根據高法提供的數據,90%以上的企業都沒有進入破產程序,都是用行政方式維持或者處置。這個需要政府官員,國有企業的股東,包括民營企業的股東,包括債權人,包括法院,包括中介機構都應該要學習新的企業破產法,需要做啟蒙式教育和普及式教育。
2、破產重整如果僅做債務重組,不做資本重組,治標不治本,政策性破產和債轉股都搞過,都是做了債務重組沒做資本重組,因此,不解決問題。
3、資本重組的關鍵是尋找到產業重組的企業家,民營企業家中的良幣,以對職工的態度判斷。民營企業家中有良幣有劣幣,民營企業家的良幣職工是否接受,因為職工最關切自己未來的利益,市場經濟國家工會很強大,它在當中起到一個制衡作用,選擇誰和不選擇誰有關鍵一票,而我們沒有那樣的工會或者沒人代表工人群體的利益,那就要認真聽取職工的意見,由職工來選擇。
4、職工身份置換,職工走向市場。企業對職工不再承擔無限責任。中核鈦白每人補償十萬,真的發生變化了,原來是軍工企業,最典型的國有企業,又是最封閉的國有企業,今天發生了如此的變化,我確實感到非常欣慰,就是經過這場脫胎換骨的改革。
5、法院要積極受理企業破產申請,現在很多法院不愿意接受破產申請,做一個破產案需要兩到三年,要扒幾層皮,法院考核法官按照判案數量考核,一個案子做三年,其他的民事案一年可以做50個,誰愿意做這個?弄不好職工就堵到馬路上,堵到門口。這個問題需要解決。
6、債權人以主動態度向法院申請債務人破產。銀行要主動申請破產,現在銀行有很多顧慮,希望政府把錢都拿過來。而責任追究制使大家都害怕,干脆掩耳盜鈴,視而不見,擊鼓傳花。債權人盡量不要查封或者單獨查封企業的資產賬戶。對此,我們是有慘痛教訓的。常州有兩個非常好的紡織廠,定單也好,利潤也好,生產經營正常,結果突然一天早晨法警把兩個企業查封了,賬戶查封,資產查封,車間門口貼上封條,工人不能上班了。是母公司欠了銀行的債,銀行起訴母公司還債,母公司沒有現金就把子公司抵債封了,車間的設備都是國際一流的,一封一匹好馬變成死馬,本來好馬可以賣好馬的價錢,現在變成馬肉的價錢了,銀行的償債率非常低。如果我們用破產重整銀行的償債率是它的十倍,可是這些問題沒有解決。
7、大股東積極配合依法治僵,并籌集資金兜底職工安置費或身份置換補償金。如果大股東沒有錢政府有責任兜底,要兜員工的底,不能兜企業的底。
8、職工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轉變觀念,適應企業市場化。
9、兼并不能搞行政捏合,不能搞一幫一、一對紅。
(編輯:胡欣欣)
“搶鮮報”內容不屬于《21世紀經濟報道》版權授權范圍。未經特別許可,請勿以任何方式使用。特此聲明。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