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9日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今日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以“新五年規劃時期的中國”為主題,圍繞“十三五時期”的改革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善對外開放布局、創新驅動發展等一系列重大議題進行探討。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論壇上指出,這正是供給側改革或供給側政策調整的核心。
李揚認為,推進供給側改革,關鍵在于減少政府直接參與資源配置,在供給側改革的戰略轉型過程中,政府目前面臨六大任務。
第一,通過深化改革,促進市場逐漸完善,創造讓企業和市場發揮作用的制度環境。“如果想從政府主導經濟轉變為企業主導,由市場機制來發揮主要作用的話,必須通過政府來引導這個轉變的改革,這是第一項任務”。
第二,穩定宏觀經濟。“需求側方面還要有所作為,但是這個有所作為絕不意味著是要相機抉擇,不意味著簡單的逆方向而動,而是應該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讓企業有穩定的預期,讓市場有一個有利于企業活動的各種各樣的要素”。
第三,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目前政府應該做的事情相對不足,應該通過改革,把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提供出來,同時協助市場,讓準公共產品和準公共服務有效供應,從而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創造條件”。
第四,加強市場監管,保障公共競爭和維護市場秩序。“這并不是說不讓干,而是要創造條件,讓大家更好的干,讓企業更好的干,讓市場更好的發揮它的作用”。
第五,促進共同富裕。“從整個經濟活動最后結果的層面上來發揮政府的作用”。
第六,彌補市場失靈。“市場不是萬能的,市場也會有它的問題,有了問題的時候,政府就要出面予以解決”。
供應和需求作為相互關聯,相互依存,互相外溢,互相發展的兩個方面,李揚指出了強調供給側和強調需求側時應注意的五大區別。
第一,需求側結構調整,更注重三駕馬車的調控。“從需求側轉到供給側,重點在于讓勞動、土地、資本、科技這些經濟發展的源流能夠奔發,創造出財富,而不僅僅從三駕馬車層面間接的對土地、資本、勞動和科技發揮作用”。
第二,政策調控的目標不同。“需求側調控,重在運平波動,政策就是所謂相機抉擇,但是如果考慮經濟長期發展的潛力,就應當是強基固本。對于短期的波動,不需要過分重視。從強本固基這個角度來說,推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是它主要的舉措”。
第三,如果強調在需求側對經濟進行調控就必須順應需求的變化采取措施。“如果強調供應的強本固基,宏觀調控就需要需求側的政策穩定、規則,不應讓微觀主體有歧義,如果過分考慮匯率、大宗商品等金融因素的變化,就不會充分考慮實體經濟的發展,因此要創造穩定的環境,不讓需求方面的問題成為困擾因素”。
第四,需求側的管理比較注意速度。“在供給側調整的時候注意的是質量,是效益,是全要素生產率。要從經濟基礎、長期發展角度來確立政策的方向和政策導向”。
第五,需求側調控的特點,實際是強調經濟不斷的擴張。“‘三去一降一補’就是要擠掉經濟中的水分,讓經濟用健康的面貌表現在人們面前。把過剩產能、庫存擠掉,在這個過程中當然也要去杠桿。加快讓它暴露,并且決心去解決,只有這樣經濟才能健康運行”。
最后,李揚指出,供給側改革命題的提出,意味著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政策進入了新的境界。為使這樣的新境界能夠引導中國經濟進入新的階段,必須讓它回歸本原,建議政府加強這方面探索。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