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3月7日電(記者壯錦 金悅磊)右手一個回旋,像鳳凰展翅,拇指、食指、中指搓放之時,銀針已瞬間準確入穴,而患者卻毫無痛感。在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的診室里,陳秀華正如同動作電影中的功夫高手一樣,精準地使用著“飛針”。
陳秀華是“嶺南陳氏飛針”第四代傳人,剛剛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青年創新人才獎的她有一個“飛針夢”:“我想通過傳承和創新,讓飛針走向世界”。
她的第一個創新就是變革針具。陳秀華大膽采用直徑細于傳統針具的銀針,為皮膚病、婦科病患者在臉上扎針,達到無痛針灸的效果。
其次,則是著眼于對初學者培訓的創新。陳秀華創造性地鉆研出“飛針”練習四步曲:徒手練習、捻針、持針垂直旋轉刺入、擺動旋轉刺入。這種練習方法使初學者的培養周期從原先的三年縮短到三個月。
陳秀華說:“外國人接觸針灸不多,對針灸很敏感,往往療效很好。”
43歲的黎巴嫩婦女艾莎,患有纖維肌痛病長達7年,全身關節和肌肉腫脹疼痛,嚴重時無法從事家務勞動,難以入睡,2015年1月她專程來中國就診。
在詢問病情、詳細體查后,陳秀華為艾莎制定了切脈針灸、艾灸、水療等內服外治中醫綜合治療方案。經過3次治療,艾莎全身關節疼痛得到緩解,連睡眠也改善了。第二個療程結束時,全身關節疼痛已明顯改觀,這個意想不到的效果讓艾莎和家人驚喜萬分。陳秀華自豪地說,每逢廣交會,很多外國人就會來廣東省中醫院求診。
在陳秀華看來,中醫要在國際上獲得更多的認可,重要的是要推廣中醫的規范化、標準化操作。“針灸可以做到標準化,包括取穴都有國際圖譜,規范取穴定位和操作手法。”
目前,陳秀華帶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名老中醫傳承合作室的團隊,已針對五個病癥制訂出標準診療方案,其中干預治療睡眠障礙的研究已提交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醫外治操作安全研究標準審定委員會”。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