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東京開封府的皇宮。
一場別開生面的夜宴,宋太祖趙匡胤和禁軍將領們觥籌交錯,把酒敘舊。酒過三巡,趙匡胤擺出了“杯酒釋兵權”的龍門陣。石守信等禁軍將領,除了俯首聽命,感恩戴德,別無選擇。第二天,他們上表請辭,解除禁軍職務。趙匡胤接受辭呈,改任他們到各地當節度使。
盡管史學界對這段故事的真實性有爭議,但趙匡胤推進的軍事體制改革,則從此刻拉開帷幕。而石守信等人告別了開封府,憧憬著當節度使的新生活。
從功臣到地主:再無回頭路
石守信的新職務是天平軍節度使,治所在鄆州(今山東東平)。
唐末五代,藩鎮節度使是地方大員,對轄內州縣的民政、財政和軍政說一不二。他們擁兵自重,不服朝廷號令,在轄區內搞獨立王國,是標準的“土皇帝”。
然而,當他來到鄆州,看到的情形大不同。
天平軍所轄州縣,包括鄆州,都已經劃歸朝廷直管。知州、知縣也由朝廷派文官出任,三年一換,直接對朝廷負責,不再聽命于節度使。州里還有通判,名為知州的副手,實則分知州之權,相互制衡。“軍”作為曾經的軍事單位,也跟州縣等量齊觀,沒了特權。
翻了翻天平軍的賬本,石守信驚訝地發現,幾乎是空賬。朝廷將全國劃分為若干路,作為財稅單位,每路新設轉運使,負責將州縣絕大部分稅收解送京城。于是,節度使連財權也被剝奪了,成了窮光蛋。
行伍出身的石守信,想去天平軍的軍營檢閱部隊,卻發現這里的駐軍幾乎全是老弱病殘。原來,地方部隊中的精銳,全部抽調到京城,編入禁軍。從此,禁軍就從拱衛京城的御林軍,演變為國家的常備軍。至于挑剩下的地方部隊,則編為廂軍,也就管管雜役,看看城門,甭說割據一方,就連打仗都費勁。
這就是趙普給趙匡胤出的主意:“削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分割剪除藩鎮的軍政大權,改變五代以來君弱臣強的局面。
目睹這一切,33歲的石守信茫然了。今后的路還很長,該怎么走呢?離開京城前,趙匡胤賜給了大量的良田美宅和金銀財寶。于是,他刀槍入庫,“專事聚斂,積財巨萬”,在天平軍一待就是17年。宋太宗繼位后,他轉任洛陽的西京留守。在承建當地寺廟時,竟然對民夫“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連工錢都克扣。就這樣,石守信墮落了。或許,他想用這樣的方式,消除皇帝的猜忌。
就這樣,像石守信這樣自毀英名的功臣宿將們,形成了一個新的食利階層。當他們的角色轉化為地主后,戰場上的強勢做派,便用在了土地和房產的擴張上。有他們的帶頭,原先只在封建王朝末期才出現的土地兼并問題,從宋朝立國之初,就愈演愈烈。出現了“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卓錐之地。有力者無田可種,有田者無力可耕”的景象。伴隨著土地的集中,自耕農傾家蕩產,淪為佃農的案例越來越多,官逼民反的事此起彼伏。
農民起義,固然令皇帝和地方官撓頭。大家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可想到功臣們的興趣轉移到買田置地和飲酒作樂上時,皇帝就踏實多了,轉而放手隨意斂財,不加約束。
再后來,石守信替皇帝背過黑鍋,也曾被加官進爵,可他總是三緘其口。此刻,曾經的血氣方剛,棱角早已磨平,變得寵辱不驚。他用自己的逆來順受,換來了善終和富貴。
所謂“冗兵”:流民的蓄水池
收回燕云十六州,恢復漢唐疆域,是北宋歷代皇帝夢寐以求的理想。唐前期之所以武功赫赫,靠的是以均田制為基礎的府兵制。國家將土地分給自耕農,足其衣食。自耕農在繳納賦稅的同時,還要遠赴邊關,保衛家園,也在保衛均田的成果。對他們來說,當兵既是義務,也是自覺。當兵的一些裝備,也從均田的收成里出,給國家省了一筆開銷。
然而,這樣的互動在北宋并無基礎。
自然災害和土地兼并,使均田制和府兵制都不可能在宋朝植根。因此,北宋禁軍的征兵體制,沿用了唐朝后期的募兵制,將破產農民收容到軍隊里。一方面,用他們強壯的身板,撐起禁軍的門面;另一方面,也為了防止他們四處游蕩,受到煽動,走上造反之路。因此,只要哪里有災荒,哪里就有禁軍的招兵告示。許多災民為了混口飯吃,自然樂意投軍。而官府認為,只要把災民納入禁軍這個蓄水池,就能緩解流民問題。
破產農民大量從軍的直接后果,就是禁軍規模的惡性膨脹。北宋初年,禁軍只有20萬人。到宋仁宗時,也就過了80年,禁軍增加到82萬人。人數眾多,但戰斗力持續下降。在跟西夏的交戰中頻頻失利,被稱為“銀樣镴槍頭,好看不中用”。這又是為什么呢?
至少有三個原因,造就了禁軍不堪戰陣的現實。
一是內外相制的部署原則。這是宋太祖定下的祖制。《曲洧舊聞》里說,趙匡胤“養兵止二十萬,京師十萬余,諸道十萬余。使京師之兵足以制諸道,則無外亂;合諸道之兵足以當京師,則無內變。內外相制,無偏重之患”。然而,這種京城和地方均衡部署的做法,并未考慮邊關戰事的需要。禁軍里的精銳部隊“班直”,雖然兵員素質精良,但從未拉上戰場。地方駐軍分散,則給了契丹和西夏騎兵以可乘之機。
二是駐地屢變的更戍之法。宋太祖發明的這套辦法,其實就是讓禁軍經常性的防區大輪換,使其沒有固定駐地。表面為了鍛煉隊伍,其實就是怕將領在軍中樹聲望,對朝廷構成潛在威脅。宋太祖時,這些將士都是他親自調教過的,戰場上易于協調。而到宋太宗以后,“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官兵之間難成默契,日常練的跟戰場打的,完全不是同一套路,而且防區變動頻繁對部隊正常訓練產生極大干擾,尤其是北方禁軍調往南方,水土不服,“一往三年,死亡殆半”。
三是指揮系統多元化的掣肘與混亂。宋太祖在軍事指揮的頂層設計上,做出了一套奇葩的安排。樞密院作為國家最高軍事行政部門,擁有發兵調兵之權,卻不能直接掌握軍隊。禁軍由殿前司、馬軍司和步軍司分掌,簡稱“三衙”,卻無權調兵和發兵。于是,三衙和樞密院形成掣肘,軍事最高決策權由皇帝拍板。宋太祖頗為自信,出征前要給主將授陣圖,提前部署,不容改動。宋太宗也如法炮制。殊不知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如此機械而脫離實際,焉能不敗!
北宋禁軍雖有這樣那樣的不堪,但稱之為“冗兵”言過其實。一方面,北宋并非歷代王朝軍隊規模最龐大的時期,兵民比例并不離譜。另一方面,軍費支出占北宋財政收入的比例并不高。北宋歲入的錢數,從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的1600萬貫,增至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的6000萬貫,與禁軍人數的增幅大體匹配。如果算上糧食、布匹等實物收入,北宋中葉的年財政收入超過1億貫。而北宋禁軍和廂軍的開銷總和近5000萬貫。與清朝軍費開支占財政支出57%的比例相比,并不算高。
狄青之死:“重文輕武”的觀念與現實
嘉佑元年(1056年),東京開封府。
五六月間,滂沱大雨一直沒停。洪水涌入城門,淹沒萬間房屋,木筏取代馬車,穿梭大街小巷。偌大的北宋國都,在茫茫大水中浸泡。百姓呼號,全城救災,而一件不和諧的事,卻讓宋仁宗打了個冷戰:
有人舉報:樞密使狄青身穿黃衣,出現在相國寺,正在大雄寶殿上指揮士兵。
誰都知道,宋朝是趙匡胤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建立起來的。因此,宋朝歷代君王,都對“黃衣”一詞格外敏感。何況相國寺是皇家寺院。狄青在這兒到底想干什么?
事實的真相,是狄青帶著一家老小到相國寺避水。那日,他穿著一件淺黃色的襖子,站在大殿上指揮手下搬運行李。僅此而已。然而,沾上了“瓜田李下”之嫌,就百口莫辯了。皇帝大病初愈,儲位長期空懸,猛將臨朝坐鎮,難免令人遐想。于是,無論是宋仁宗本人,還是滿朝文武,都懷疑狄青有“謀反”跡象。
文官們的彈劾連篇累牘,說法千奇百怪,狄青訥于言談,招架不住,只好主動請辭,宋仁宗順水推舟,將其外放陳州做知州。雖然保留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狄青還是窩火。他告訴身邊侍從:“我這次去陳州,會死在那里。”別人問為什么。他的回答是:“陳州出產一種叫‘青沙爛’的梨,我這個‘青’,怕是也要爛死在那兒了!”
不出所料,即便遠在陳州,宋仁宗念念不忘,每月兩次派人前去“慰問”。狄青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使臣來一次,他的心理壓力就大一分,終于熬不住了。第二年二月,狄青嘴上長了毒瘡,暴病身亡。
一代名將,戎馬半生,戰功卓著,卻遭君臣共同猜忌,這在北宋以前的歷史上非常罕見。究其原因,宋太祖矯枉過正的軍事改革難辭其咎。它把人們對軍隊的理解帶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必須用文官制約武人,必須在軍隊內部建立相互制約的主體。寧可軍人因窩里斗而在戰場上打敗仗,也不允許官兵齊心的場面出現。這樣的頂層設計,帶來的是“重文輕武”的社會風尚和“好男不當兵”的大眾認知。糾結的理念、糾結的體制,使宋代武將承受著扭曲的心理壓抑。或許,這就是宋朝經濟發達、軍人眾多,卻在戰場上經常示弱的重要原因。
狄青死后一甲子,岳飛統領的岳家軍,同樣所向披靡,連金人都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然而,當南宋軍隊在抗金戰爭中演化為五大重兵集團,且各有根據地、幕僚隊伍和追隨左右的將領時,已經跟宋太祖追求的“將無常兵,兵無常將”背道而馳了。這些有著私人軍隊潛質的抗金力量,既可作為維護半壁江山的憑借,也可以被人利用,成為顛覆南宋小朝廷的工具。宋高宗趙構不能不膽戰心驚。
于是,岳飛的悲劇就成了歷史的必然。這不光是岳飛個人和南宋王朝的悲劇,也是宋代軍事變局走入誤區的悲劇。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歷史學博士,現供職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除了干貨,就是走私貨!——掃描二維碼關注新浪雜志官方微信,專注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