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注冊制是長期過程
需防上市企業數量激增
新的一年,注冊制箭在弦上,IPO核準制向注冊制的改革令市場充滿想象。不過,證監會1月8日表示,今年3月1日并不是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的起算點,改革實施的具體時間將在完成有關制度規則后另行提前公告,證監會將合理安排現行核準制新規下新股發行。業內人士認為,A股推行注冊制將是一個長期過程。由于退市制度、投資者保護制度等尚未建設完善,A股“只進不出”的局面中短期內很難改觀。A股的發展歷史、投資者構成及制度框架,決定了注冊制推出在中短期內將是一種法律條文上的修改和完善,而不會是實際上市企業數量的“大躍進”。盡管注冊制在中短期內比較難以“落地”,但隨著存量IPO被消化完畢,同時“退市制度”和“投資者保護制度”的建設完善,企業上市和退市的節奏必然被相應加快,屆時“殼資源”的價值將會大幅度縮水。而在此之前,“殼資源”將迎來最后一次表現機會。
雖然監管層和業內人士都在說,A股改注冊制將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會產生上市企業數量上的大躍進,但在實際上,投資者還是擔心注冊制將改變中國資本市場的基本供求關系,因而有可能對大市走勢產生巨大影響。擔心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進入資本市場的門檻降低、行政管理逐步退出市場,給了市場更大的空間,企業融資需求進一步釋放,對IPO趨之若鶩的前景是不難預料的。另一方面,上市的巨大利益更刺激上市公司拼命想擠進來的欲望。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市企業享受無邊的利益,卻承擔極小的責任和義務,幾乎沒有風險;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上市企業獲取灰色利益甚至違法利益幾乎肆無忌憚,而監管和處罰的力度卻小的可憐。注冊制以后,強調事后監管和處罰,是否能對這些惡劣之風有所遏制?特別要注意的是,多好的政策在中國都有被“歪嘴和尚”把經念歪的可能。比如,在國內不少城市都有“就近入學”的好政策,但是,各片區的好學校還是被有權有勢、善鉆營的人把持,最后形成新的不平等。注冊制應該未雨綢繆,預先排除這些可能讓“歪嘴和尚”得逞的漏洞。
多家上市公司股價破凈
傳統產業轉型勢在必行
統計數據顯示,以1月8日的收盤價計算,兩市已有多家公司出現了股價低于每股凈資產(以2015年三季報為基數)的現象。而從這些公司所屬的行業來看,能源、鋼鐵等行業所占比率較高。不少能源、鋼鐵等行業的上市公司皆出現了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的狀況。以鞍鋼股份為例,按照公司2015年三季報的數據顯示,公司每股凈資產為6.4932元,而1月8日收盤時,公司的股價為5.15元。
股價低于凈資產,表明投資者是在做“賠本的買賣”。不能否認,有時因市場或企業的特殊原因,出現股價低于凈資產的現象,但應該是個別的、一時的,如果長期如此,說明企業出了問題,企業所在的產業出了問題。有媒體把大量曾經輝煌的企業出現“破凈”形容為被資本市場“錯殺”,言外之意是市場出了錯,企業蒙了冤。但實際上不這么簡單。曾經輝煌的企業未必總輝煌,市場看的是效益,看的是發展前景,看的是盈利模式。確實有些企業受周期性影響較重,在經濟形勢反轉的情況下有可能重現輝煌。但有的“破凈”企業并非如此,它們的主要問題是產能嚴重過剩,產業嚴重破壞環境,產業發展方向不符合國家戰略。這些企業抱著坐等周期變化輪回的心理,恐怕不能如愿。上述破凈嚴重的企業,多數在這些過剩領域,不轉型、不升級,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減持不合規必須重罰
見利別忘義取之有道
剛剛擺脫違禁獸藥風波半年之久的雛鷹農牧,近期其董事長侯建芳超比例減持未披露及限制期減持轉讓行為,遭遇證監會警告,并被處以1580萬元的罰款,處罰金額約占其違法減持金額的3.7%。圍繞雛鷹農牧2015年三季度財報和侯建芳本人,依舊存在諸多看點。雛鷹農牧1月7日晚發布公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侯建芳減持公司股票累計達到5%后,未及時向中國證監會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書面報告,也未通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證監會對侯建芳超比例減持未披露及限制期減持轉讓行為予以警告,并罰款1580萬元。2015年12月2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對外宣布,已對6宗上市公司大股東違法案作出行政處罰,包括5宗違法減持案和1宗短線交易案,共對當事人罰款6696萬元。其中,侯建芳違法減持“雛鷹農牧”1790.99萬股,違法減持金額約4.26億元。
或許是湊巧,2015年6月16日的減持可謂“精準減持”,當時雛鷹農牧股價尚處于高位區域,不久隨著大盤下跌,雛鷹農牧也一路下跌。減持并非洪水猛獸,只要合法合規,套現理所當然。但是,高點把握的如此之準,令人生疑;置有關規定于不顧,急功近利到了敢踩紅線的地步,不處罰才奇怪。近期,監管部門對減持又做了許多更明確的規定,這些都是大股東們不可觸動的紅線,也是大市平穩發展的必要條件。1580萬元,聽上去很大,但和減持金額超過4億元相比,實在微不足道;如果再加上及時出手避免的股價大跌,其間接受益更不知有多少。屢禁不止,是不是還是罰得不夠疼?
實體商業不景關店成風
跨界轉型實現靚麗飛躍
萬達院線1月10日晚間發布2015年經營簡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80億元,同比增長49.9%,其中票房63億元,同比增長49.6%。2015年,公司線上票房突破4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40%,會員量突破5000萬人,會員消費占比超過80%。2015年公司觀影人次1.51億人次,同比增長48.9%。截至2015末,公司擁有已開業影院292家,2557塊銀幕。
實體店面商業陷入困境,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關店、撤資的風聲日緊,一些知名品牌,像沃爾瑪、百盛、瑪莎、蓮花等等,都不能免俗,甚至有徹底撤出中國市場的案例。其實,萬達的實體店也有多家歇業,只是由于體量龐大、一二線城市尚屬發展正常而沒有引起震動罷了。在電商的沖擊下,實體商業的困境是難免的,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君不見,像優衣庫這樣的實體商業,擴張的規模和速度,都令人瞠目。因此,說實體店完全沒有生路,而不檢查自己的發展道路、發展特色、對消費者的適應能力,并沒有說服力。萬達院線,則是在另辟蹊徑,從實體商業“跨界”到了娛樂業,而且有不錯的發展,值得關注。大型的城市商業綜合體,曾經被多個城市引以為自豪,但現在不少面臨著客源減少、銷售量下降的窘境,到底該如何應對電商沖擊,還需要多方探索。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