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華網合肥12月4日電(記者徐海濤)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博]、臺灣大學等研究團隊,近期利用深海沉積物化學記錄,重建了28萬年以來西太平洋低緯度降雨帶遷移史,發現其不僅受地球繞太陽軌道周期的控制,同時還受西伯利亞高壓的影響。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科學》日前發表了此項研究成果,認為對當前研究全球變暖背景下的熱帶降雨帶變遷有重要意義。

  熱帶輻合帶是地球上最大的降雨帶,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物棲息地,直接影響中國、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季風降雨和天氣變化。此低緯度降雨帶在不同季節的位置若有持續性的細微變化,往往會造成毀滅性的自然與文明災難。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大[微博]副教授劉羿介紹,通過分析海洋沉積物中的稀土族元素含量變化,研究人員還原了巴布亞新幾內亞區域降雨變化及低緯度降雨帶的遷移歷史。

  巴布亞新幾內亞地處西南太平洋熱帶輻合帶,低緯度降雨帶每年12月、1月、2月從北半球南移至此,帶來每年2000毫米以上的充沛雨量。

  研究團隊發現,當地球自轉軸傾斜角度較大時,冬季的北半球高緯地區吸收到的日照總量非常少,造成極寒的西伯利亞高壓帶,進而增強東亞冬季季風強度,挾帶水氣一路南下將西太平洋低緯降雨帶推向更南方,為澳大利亞北部帶來降雨。由于澳大利亞面積遠小于歐亞大陸,且地處中緯度,澳大利亞冬季季風很難透過,影響東亞夏季季風變化。

  研究團隊的新發現,讓全世界對于低緯度地區降雨變化歷史有更深入的認識,為相關區域國家對自身水資源與國土開發政策提供重要對策。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