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6日訊(記者 李喬宇)隨著A股市場的逐步回暖,基金產品凈值再次重返升勢,市場對于后市的預期也更為樂觀。在此環境下,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基金公司對于發行權益類產品的熱情再度燃起。
對于新發行的偏股型基金,有基金人士認為經歷過前期的大幅調整,目前或許正是新基金的建倉良機。且一旦市場發生變化,處于建倉期中的新基金也可以通過輕倉應對。
權益類產品蓄勢待發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觀察,十月以來A股市場重新呈現上升趨勢,權益類基金產品凈值在市場的反彈中得以回升,基金公司對于新發權益類產品的熱情也逐漸恢復。據天天基金網資料顯示,截至10月23日,目前共22只基金在售(不同份額合并計算)。
目前,長盛新興成長主題靈活配置混合等11只混合型基金正處于募集期,前海開源強勢共識100強股票以及圓信永豐優加生活兩只股票型基金在售,股票指數型基金東海社會安全也在基金開放認購的新基金名單中,權益類產品占據新基金發行的主要位置。
上述開放認購的基金外,還有7只新基金蓄勢待發。中歐時代先鋒股票以及泓德戰略轉型股票將于下周開放認購; “老十家”銀華基金以及華夏基金[微博]各自有一只混合型基金蓄勢待發;QDII基金國泰全球絕對收益也將于下周步入募集期。
事實上,在市場回暖的背景下,基金公司對于A股的態度正在由謹慎轉向樂觀。國泰基金[微博]方面稱,短期大的風險解除,投資者不必過于悲觀。從估值來看,大盤藍籌股的估值已經接近歷史低位,前期估值高企的中小盤成長股調整后長期投資價值也有所體現。匯豐晉信基金[微博]也表示風險大幅釋放,底部逐漸抬升。展望后市,認為系統性風險降低,仍存在結構性機會,整體市場未來震蕩向上的概率較高。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微博]則直言上證指數有望迎來20%到30%左右的一個漲幅。
基金公司對市場態度的轉向直接體現在基金發行的品種上。據深圳某基金公司表示,一個月之前公司主打產品還是貨幣基金,而近期市場營銷部門的工作重心已變成推廣ETF指數基金。
對此,有評論人士表示,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權益類產品可以為公募基金公司帶來更多收益,因而不難分析為何再度發力權益類基金。
“十三五”成新基金布局熱點
從近期正在發行或者即將發行的基金來看,不難發現“十三五”規劃為這些基金關注的投資熱點。據某券商近期提出了十三五規劃投資主線指出,人口問題、制造強國、消費升級、改革深化、“一帶一路”和自貿區等走出去戰略值得關注。
即將開放認購的華夏國企改革混合認為國企改革是下半年的最大看點,該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此前指出,隨著國企改革等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類穩增長政策的推出,以及地方養老金、內地香港基金互認帶來的長期海外投資者等長期資金的入市預期逐步升溫,市場中長期上漲的空間將被打開。中郵新思路基金也表示關注深化改革帶來的投資機會。
華商智能生活則將目光聚集智能制造,相關公告指出這只基金將重點關注智慧醫療、智能交通、智能穿戴、網絡安全、4G、智能家居、智能電網、智能物流等主題的投資機會。
預計本月23日完成募集的圓信永豐優加生活則放眼民生。資料顯示,該基金將圍繞健康生活這個大主題,重點關注有利于提升民眾健康水平以及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質量的行業和個股。
有業內人士稱,目前的局面或許對于新基金來說是一個良好的建倉機會。在經歷了幾個月的下跌后,A股進入反復震蕩筑底階段。市場風險得以大幅釋放,部分股票估值回歸理性。此外,前期處于輕倉的部分新基金建倉期即將結束,新基金的逐步建倉也將為市場帶來活水。
不過,有評論人士提醒,踏準本輪反彈的投資者多數在前期已損失本金,而前期及時清倉的投資者往往踏空了本輪反彈。縱使基金公司的分析與市場走勢契合,但建議投資者仍然要有獨立判斷。
無論如何,權益類基金再受關注的情況所透露出的或許是一種積極訊號。不過,這些新基金在未來表現如何,還只能等待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