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經濟學家林毅夫點贊:“西天取經”并不一定都能奏效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新的經濟理論
鈕文新
最近,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稱,我們不要直接把主流經濟學的結論拿來,而是要去研究它背后的原因和邏輯解釋。世界銀行[微博]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西天取經”并不一定都能奏效。
對于那些基于發展中國家現實條件去考慮經濟學問題的經濟學家,我們都應當點贊。我們時常看到有些經濟學家更多的是“批評家”,機械而教條地套用“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來評論,殊不知,今天中國經濟的一些問題,恰恰是按照那些理論行事的結果。
比如林毅夫舉的例子,1988年國內出現18%的高通[微博]脹,如果按照西方經濟理論,遇到高通脹一定是提高利率。提高利率鼓勵儲蓄,投資需求減少,消費需求減少,通脹自然就下去了。但當時中國沒有提高名義利率,而是采用治理整頓的方式,砍投資、砍項目,壓低總需求。主流理論一定認為這種政策“絕對錯誤”。但事實證明,如果真是“絕對錯誤”,那中國怎能做到從1979年到1988年每年經濟維持10%左右的增長?
我想到2010年,當時經濟過熱、物價上漲,是金融危機之后政府投資過度所致,這時候要治理必須從“財政端”入手,砍投資、砍項目,壓低總需求,貨幣供給相應降低,很快經濟就可以恢復正常,而且民間資本的活躍度將得到很好保護。但積極財政政策和緊縮貨幣政策的搭配,結果是什么?民間企業、小微企業被高利貸擊垮,而國內需求被嚴重破壞,中國經濟主動性增長 “折了”。中國經濟今天不斷加大的下行壓力與之無關嗎?
林毅夫對于中國經濟問題看得很透,講得很準,卻勢單力薄。林毅夫再次提出一個尖銳問題:中國經濟學家非得學習西方嗎?他說:“70年過去了,‘西天取經’結果怎樣?世界銀行一項研究結果顯示,200多個發展中經濟體只有兩個從低收入進入到中等收入,然后進入高收入,一個是韓國,一個是中國臺灣。只有13個中等收入經濟體進入高收入,而且這13個當中有8個是西歐國家,除去這8個,只有5個經濟體,分別是日本和‘亞洲四小龍’。”
他說,事實證明,“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看到一個發展中經濟體按照西方主流的發展理論來制定推行政策是成功的。少數幾個發展績效比較好,或者轉型績效比較好的經濟體,他們推行的政策從主流的經濟學理論來看都是錯誤的”。
中國必須找到適合于自身發展的經濟學理論,這不僅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同時也是對全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巨大貢獻。這一點特別重要,不只是中國發展的需要,同樣也是中國外交的需要。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更需要能實實在在地指導經濟發展的理論。
所以,讓林毅夫這樣的一批經濟學家牽頭,系統梳理西方經濟學理論,開創中國自己的經濟學理論、適用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學理論,這不只是大國實力之必須,同時也是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
(作者系CCTV證券資訊頻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