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證券行業有名的少帥,盛希泰卻在打拼了20多年、事業臨近巔峰時,突然決定隱退江湖。之后的整整3年,他經歷了痛苦的轉型過程。“人最可怕的就是慣性,到了這個年齡段那種依賴已經依賴20年了,包括你的人際關系,包括你的工作平臺,包括你工作的習慣,突然打斷了。”
幾經思考和嘗試,40歲的盛希泰最終決定成為一名“天使”,去年底遇到另一半“天使”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微博],二人一拍即合成立洪泰基金,帶著資金尋找下一個能飛上天的創業公司。他在接受新浪財經《新投資時代》專訪時稱,“這個時代真的太偉大了,怎么描述都不過分,8到10年以后再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你會發現,真的是一個超級偉大的時代,并且過去再也不會再回來了。”
離開是為了換一種活法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之前盛總在證券行業做的很成功,但是在江湖地位很高的時候突然之間就退了,而且當時說養豬、養雞都可以,就是不想做證券了,為什么?
盛希泰:這個其實有很多傳言,就是說你離開什么原因,其實我是覺得,我在這個行業起步比較早,干的時間太久了,確實想換一種活法。看到很多年齡比我長的人退休,我就很受刺激,我覺得40幾歲嘛,還能干20年。
我天花板已經有了,我換個公司還是一樣,我的比方就是,都是賣豬肉,賣10斤還是賣50斤的問題,本質沒有區別,我就是想換一種活法,這是本質原因。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覺得有一個天花板。
盛希泰:天花板已經有了,因為我做總裁、做董事長做了10年,我覺得任何一個崗位超過3年人就沒有創造力了,就有慣性、有惰性了。所以在公司內部開玩笑我說,每個位置你們干完三年我就該動你了,因為你沒有創造力了,你創造力已經完結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還是想更自由一點,因為證券行業受管制嘛,金融管制的行業,還是自由度比較小,所以我就想,這種背景底下還是離開了。當時說養豬、養鴨是有很多媒體追著,也追得我比較煩,有一天有一個媒體給我打電話,我就說了一句這種半開玩笑的話,后來就傳開了。離開之后也確實養過豬、養過鴨。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真的?在哪里?
盛希泰:在山東,山東有一些農業項目曾經參與。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我看您2012年就離開,但是洪泰是去年底才成立的,那這段時間除了您剛才說的養豬、養鴨以外,主要做了哪些思考或者做了哪些事情?
盛希泰:其實正好3年,我是2012年4月份辭職的,整整3周年,這中間實際有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證券公司畢竟是比較大,又是官辦的,其實我是當官,因為我們也是一個廳局級單位,盡管當時我非常想脫離,非常想重新嘗試新的東西,但是真正離開以后還是很有壓力的。
我覺得人最可怕的就是慣性,到了這個年齡段那種依賴已經依賴20年了,包括你的人際關系,包括你的工作平臺,包括你工作的習慣,突然打斷了,你就會覺得,我覺得過程是這樣的,離開之后很高興,覺得這樣,結果后來就這樣了,就是這個過程是非常清楚的。
一開始做了一些PE,做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投資,因為PE和投行都是服務于企業成長的后端,它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從2013年,就是前年,突然有一個項目,就是現在比較有名氣的昆侖決這個項目,我接觸一些創業者,讓我意識到天使投資太偉大了。
真的最近流行的一本書,叫《從零到一》,我覺得天使投資本身這個職業就是從零到一,就是很偉大的工作,因為它本身一個沒有的東西,因為我們的幫助憑空起來,如果成功了,這種感覺是太有成就感了,尤其像我這個年齡段,從資源到人脈、到經驗教訓都有,比較容易幫一個創作者能實現他的夢想。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您剛才也提到,說轉型的過程還挺難的,當時有沒有為了這個轉型做了一些努力和嘗試?
盛希泰:太多努力了,因為我覺得人,年輕的時候可能比較容易,到了一定年齡段之后,會有很多放不下,盡管我嘗試我自己不要什么放不下,我曾經跟我自己講說,人一旦有什么東西不能放棄的時候他就很難再進步了,如果一個人到80還沒什么放不下的,他就還能進步。
盡管這樣但畢竟有慣性,尤其是投行這個圈子,是很多企業成長的后端,而天使是最前端,我說一個是煮熟的鴨子,一個是鴨蛋,這個環節是完全沒有交集的,這個圈子完全不一樣,思維邏輯很大不同,所以這個過程還是一個重新學習的過程。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當時放棄了一些什么?
盛希泰:放棄了首先是一種心理感覺,這特別重要,就是我曾經在很多場合講我說,我的一個很大變化就是,從稱呼的變化,就像我的朋友,我的微信叫泰哥,原來我是盛總,這一個簡單的變化其實反映一個很本質的東西。
就是盛總那個時候我是老大,對吧,我是君,剩下別人都是臣,有可能這種感覺。現在互聯網思維嘛,去中心化,就是泰哥,周圍的人都很平等的,另外我覺得必須心態要年輕化,把自己重新轉為屌絲,重新開始。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就像您剛才說的,您之前也覺得天使投資是屌絲行為,現在有沒有一些想法的變化?
盛希泰:這個說出來不太準確,我當時原話也不是這樣說的,我說因為創業者都很屌絲,因為他一般都是各方面積累的比較少、比較淺,我是覺得投資人應該是掌握的東西能夠站的高度高一些,否則的話應該很難。
如果投資人的高度和經歷、年齡段跟創業者是一樣的,幫不到他,我覺得一開始應該是投資者給創業者揭牌,給他背書,就是創業者以投資人為榮,如果真成功了,如果都成了雷軍[微博],那投資人應該以創業者為榮,我覺得應該這樣一個關系。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您每天會接觸很多很多創業者,現在覺得自己身上有什么變化嗎?
盛希泰:變化是有的,我覺得心態很年輕,這是一個。第二個就是,我每天接觸的都是85后、90后,我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不一樣的思維,這個是每天都在洗腦。
以我的年齡段我都感覺什么呢,每天我出門到回家都是新的,因為做創意的人,他不會圍繞煤炭、化工這些傳統行業去做,一定是最接地氣,最貼近時代的一些思維和方法和一些思路,這樣我每天都會覺得接觸最前沿的東西,每天都會受到沖擊,每天都頭腦風暴,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我說我的社會年齡可以延續20年。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有哪些特別震撼你的想法或者是新的idea?
盛希泰:比如說我們最近投了一個項目非常火爆,叫e陪診,它是利用護士這個資源去陪病人看法,這個需求其實很大,護士有碎片化的時間,他收入比較低,他需要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也有閑暇時間貢獻出來,病人看病如果有專業人員陪同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像這種思維方式就很顛覆的,而這種模式又很多,都可以把它體現出來。
這個項目我認為是非常經典的一個項目,未來我覺得5至8年這種項目會出現很多,我們最近投了有7、8個都是類似的,就是說屬于從線下到線上,這種結合起來,模式比較輕,就是利用互聯網。
未來8年將有更偉大的造富運動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您之前說創業要擁抱大勢,過去可能證券是大勢,現在創業是大勢,您覺得這個創業的趨勢會不會持續很久?
盛希泰:這個我多說幾句,我的體會特別深刻,我跟我們內部也分享,我在外邊也講到過,我覺得目前這個大勢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一個時段,這不是拍時代的馬屁,不是這個意思,我覺得20年前我到深圳找工作,從事證券行業,那個時代就是證券,你覺得你不做資本市場、不做證券都不應該,而今天我感覺,從去年開始,就是創業大潮就是最大的大勢。
我覺得順勢而為是所有做事的一個前提,任何東西在中國,只要是國家戰略,一定是大勢的一個非常洶涌的到來。像從去年開始,從9月份以后吧,我覺得像習主席,包括克強總理,各種場合都提創業,以前是不可思議的,不可能有的,尤其是今年兩會就把創新創業,就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雙引擎之一,這個說明什么?這個意思太深了,包括提到“互聯網+”、“風口”這種提法以前都是不可思議的。
所以未來我感覺,我說是最起碼8至10年是最好的時代。中國曾經有一撥最大的造富運動,就是05年至2012年,所有東西漲都是05年開始的,到2012年結束,房價05年開始啟動,一直在漲,幾乎2012年差不多停止。包括股票市場,號稱叫全民PE,從05年股權分置改革全流通開始,到2012年底股票停止發行,也是最大的造富運動,中國應該有一半以上的富豪誕生于這8年。
但我覺得從今年開始,2015年至2022年應該是更偉大的造富運動,也是這屆政府和下屆政府正好執政的8年,還有8年時間,我覺得這8年應該是中華民族徹底顛覆的一個機會,為什么?工業4.0。
現在全世界10大互聯網公司有4個是中國的,從現在開始未來8年以后,有可能10家里面有8家是中國的,中國趕了一個3.0的尾巴,而4.0中國應該是領先者,因為中國有無比強大的四個要素。
第一,中國人有錢,毫無疑問,大家感受太深了,不用多說,這是我們前面30年積累的成果。第二,中國人有智,中國目前為止有全世界最大的大學生群體,幾千萬人,所以現在號稱第二次人口紅利可能來自于這個大學生群體。
第三,中國人有市場,我們最偉大的力量就是中國人有13億人口的消費市場,我認為這是惟一可以跟美國抗衡的。所以中國模式創新比較容易,就是換個姿勢、換個角度可能就迎來幾千萬的用戶,這是不可思議的。
第四點很重要,也是世界所有國家里面中國唯一的,中國人有欲望,中國人太想成功了,太渴望成功,太善于抓機會,太努力、太勤奮,沒有一個民族像中國民族這樣的。所以這四點加在一起,趕上目前政策的推動,我覺得戰略上升為創新創業,我覺得未來8到10年絕對不可思議。
所以我覺得,我跟很多大佬說,我說你們現在很有錢,也很有位勢,是因為你預判了今天這個年代,10年前你預判了,抓住了,而今天開始,你如果說不抓住創業這個年代,8到10年以后你仍然很有錢,但可能你不再具有今天的位勢,因為你已經被時代所拋棄了。
所以BAT在8至10年以后并不稀奇,我認為一定會出現比BAT更牛的企業,我這個題目叫“互聯網+痛點”重塑一切。這個過程可能在歐美國家需要15年,以中國人的智慧只需要5到8年,因為中國人太能干了,太聰明、太勤奮。
所以再多說一句,我說叫什么呢,就是我們叫問題,每個行業都有很多問題。阿基米德說了,“給我一個支點可以撬動地球”,這個支點,如果創業的話叫痛點,這是三種說法的一個意思,就是真要找到這個行業的痛點,就找到了這個支點,就可能撬動、顛覆這個行業,比比皆是。
原來不能實現,是因為沒有互聯網的手段,而現在有了互聯網手段,尤其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后,我認為都有可能實現,所以我覺得是重塑整個社會結構、重塑經濟結構、重塑行業的一個最偉大的機會,每個人都應該抓住,每個人都應該參與進來。
我跟每個人講,不管你有沒有錢,有多少錢,你應該把一定比例拿出來,參與到創業里面去,你們如果真的沒有錢,你可以參與到創業里面去,我覺得這個過程真的是,包括對你這個年齡也是一樣的。我覺得這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一撥機會,就是工業4.0一定是屬于中國的。
做天使就是轉為屌絲重新開始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你在挑選項目的時候有什么標準嗎,看中哪些特質?
盛希泰:早期投資嘛,大家都說看人看人,我覺得這是沒有錯的,我曾經也有一個觀點,媒體也報道過,看人很重要,看人我覺得是一個預防措施,如果你失敗了,你可以做新的東西,我仍然可以投你,但沒有一個機構只看人的,看人是一個前提。
我覺得第二點,一定要看賽道,市場空間很小我不說的,我站起來就拍腦袋,這種事情是不能投的,市場空間很小,沒有未來。我講一個觀點叫天使投資加一點PE思維,為什么這樣講呢?因為所有PE的人都是奔著IPO去的,如果不能IPO是不能投的。
天使階段太早期了,看不到IPO這個終點,但我覺得如果說這個階段加入PE思維的話,對投資人、創業者都有好處,就告訴創業者這個天花板太了小,根本這個事做不起來,你也別浪費了,你只要失敗了對社會是一次浪費、對自己是一次傷害,可以換更好的賽道,這是我的一個很重要的觀點。
第三個我覺得,就是產品,你具體做什么,這個賽道里邊你具體做什么產品,你的特質是什么,你怎么去執行。我認為這三個因素都很重要,就是人、賽道和產品,機遇、執行都很重要。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天使投資其實失敗率很高,洪泰怎么盡可能的降低這個投資的失敗率?
盛希泰:天使投資失敗率很高,這是必須的一個規律,因為它太早期了。洪泰我們有自己的一些邏輯,除了我剛才講的人、賽道和產品都很重視之外,我覺得我們看的時候還是說,加上PE思維,一般的項目即使我們能夠賺錢,投資人可以賺錢,在B輪可以退出,但我認為它沒有更大的未來我們是不投的,這是很大的一個特質,為此我放棄了很多項目。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看的很長遠。
盛希泰:它一定是可以賺錢的,但我們覺得它沒有很大的未來,我們就沒有投。第二個,我們流程很嚴謹,我們的程序非常嚴謹,投決的體系非常嚴謹,也很有效率。第三個,整體來講我們判斷項目的時候,這跟風投還是有一些不太一樣的。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有些投資人投資像撒種子,錢撒出去了就不管了,但是您的理論是說要用自己的人脈、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創業者,會不會有的時候介入過多?怎么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盛希泰:我覺得首先,投后管理很重要,投后管理對我們來講不是葉公好龍,是真的要做,其實我的主要任務不是做投資、是做投后,你投完之后如何把大家服務好這很重要。
我覺得其中有兩個點,第一叫落腳點,投完之后這個項目拿到B輪和A輪才是天使的階段性的投資,這個是落腳點,一切要服務于這個工作,拿到A輪、B輪說明他的商業階段成功了。
另外還有一點是核心點,就是PR,如果任何一個項目有了知名度,營銷很成功,他就不愁拿不到A輪、B輪,而這兩個是我主要的工作。這方面我們要無比重視,我們投入的力度要無比大,這個比例首先從我們的經費投入來講必須這樣做。
第二個問題是說,投資者和創業者的距離。我打過一個比方,我認為比較恰當,我說相當于父母扶著孩子學自行車,你小時候學自行車,如果說離你太遠了容易摔倒,就摔傷了,如果離太近了,老是抓著不放,你永遠學不會。
我說投資人和創業者最佳距離應該是一個,你學自行車,我跟后面屁股跑,我跑兩步可以觸手可及的位置,應該這么比喻比較恰當。如果需要我的話我出手了,或者我看到問題的時候我出手,但我不會去干預你,不會妨礙你獨立去分析,應該是這樣一個距離。
我和俞敏洪“戀愛”很多年了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當時跟俞老師怎么一拍即合的,就有人說你們“閃婚”?
盛希泰:非常偶然,我們“戀愛”很多年了,“戀愛”一二十年了已經,但是這個事情很偶然,非常偶然。我想做的事情,我已經設計的差不多了,英文名字取好了,我正要取中文名字的時候,我們倆有一次坐下來吃飯,說起來,然后他就說,他要參與進來,就是這樣。
我給我的定位是首席架構師,我是搭架子的,打造生態環境,完善產品系列,把人找好,這是我的工作。我覺得老俞是二炮部隊,我是空軍,我們另外一些合伙人是陸軍,就是海陸空一套打法、一套體系。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俞老師說,他覺得你跟他身上都有一種土豪的氣質,你覺得嗎?
盛希泰:我比他更土豪,他還是文質彬彬的更多一點,內心可能很狼,但表現的不是狼,我表現的有點兒比較土豪吧。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創業不可否認是一個大勢,也確實很熱,但是在這種全民創業的過程中,如果大家每個人都想要去創業,會不會其實會有一些泡沫的存在?
盛希泰:這個說法是這樣的,我覺得我是堅決反對目前為止有泡沫的,因為我覺得我們離泡沫差得很遠,太遠了。就世界來講,美國現在號稱25.8萬千次的人,中國有幾千人,人口比例來講中國多少人口、美國多少人口,而中國目前為止財富積累也達到一個相當的水平了。
我覺得美國最近15年的發展都得益于一個很大的東西,就是有無數的創業加無數的天使投資人,而中國剛剛開始,跟泡沫比差距太遠了。我說兩個數據,一個是25.8萬天使投資人,一個是幾千人,你說有沒有泡沫?我認為根本沒有泡沫,我認為遠遠沒有開始,我說未來的8到10年是大發展,今年是剛剛揭開大幕,今年是元年。
新浪財經主持人翁曉瑩:所以你還是鼓勵大家投身于創業熱潮。
盛希泰:對。對創業我覺得有幾個理解,其實創業不一定自己做老大,不一定自己是CEO才是創業,你跟別人搭火,CEO、CFO、COO,你可以做級別稍微低一點的助手,讓它成長起來,這也是創業。另外第二個就是,創業不一定非要拿別人的錢才叫創業,不一定IPO才叫創業,你可以把事情做起來,然后吸引別人的錢投資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