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可以種植出來?
“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標志著人類將進入種植能源新時代。人類只要保持親近和敬賴大自然的天性,就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綠色低碳資源,可持續發展必然實現。”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董事長陳義龍日前在《人民日報》發表了署名文章《積極邁入種植能源新時代》。陳義龍代表在文中首先對化石能源引發的資源危機進行了論述,并指出,生物質能應用廣泛,可生產電能、熱能、燃氣和燃油等四種能源商品,對全面替代化石能源潛力巨大。
陳義龍代表分析,每年通過光合作用轉化可產生約2000億噸生物量,相當于990億噸標準煤,而2014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氣消費總量約合130億噸標準煤。由此可見,生物質能源完全可承擔起化石能源替代的責任與使命。
種植能源具有“一石三鳥”功效
論及生物質能源對我國當前發展的意義,陳義龍代表用“一石三鳥”進行形容: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就生態效益而言,發展生物質能源,將增加我國40億畝宜林地的國土綠化面積,能夠增加我國森林財富,有效應對氣候變暖;就社會效益而言,生物質能源產業具有帶動1億人的就業的潛力,破解我國農村勞動力斷層的社會問題,讓基層百姓最大化分享改革成果;經濟效益方面,我國原油進口比重過大,已影響國家能源安全,若將購買進口資源的資金投向農村山地,將給我國GDP帶來超過十萬億的增量。
正因為生物質能源對我國能源革命有如此大的意義,陳義龍代表強烈建議,將這一新興產業列入“十三五”規劃重大專項來支持。
科技、資本和管理要 “上山下鄉”
當前,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處于關鍵時期,需要從哪些方面來實現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突破呢?作為長期研究生物質能源的專家,陳義龍代表給出了解決方案:發展生物質能源需要科技、資本和管理的“上山下鄉”。
我國種植能源需要從原料體系、能源轉化兩個層面推進科技創新。我國應全力推進原料種植、撫育、管護、采收、粉碎、儲運產業鏈上的機械化、電氣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降低過程損耗。而在生物質原料轉化為能源商品的環節,我國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國已建成世界首條萬噸級非糧燃油商業化示范生產線,可利用農林業廢棄物生產高品質高清潔生物質航空煤油、汽油和柴油,并且該工廠系統穩定性與可靠性已得到檢驗,油品標準創新國際最高水準。
論及資本扶持,陳義龍代表指出,種植能源產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需要綠色金融、責任金融推動資本“上山下鄉”支持其發展,同時從產業發展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出發,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評價模型。只有評價標準科學公平,新興產業才能得到金融資源的支持,才能獲得健康發展的機會。
陳義龍代表強調,種植能源產業還需要現代化管理。我國已有政策鼓勵支持林地流轉工作,實現林業的集約化與現代化經營管理。但目前,分山到戶存在難以實現大規模集約化經營與現代化管理的問題,這是一項巨大挑戰。所以,國家應加大立法力度,優化產業發展法治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同時創新一種“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新型產權關系,更好地迎接這一新興產業發展機遇。
搶抓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
在文章的結尾,陳義龍代表從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歷史高度進行了論述:“種植能源”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主戰場的核心戰役,相信打贏這一戰役就會贏得第三次工業革命全局性勝利的主動權。
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及互聯網技術相結合掀起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浪潮,種植能源幾乎涵蓋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所有內容,積極邁入種植能源新時代,意味著我們在搶抓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遇;積極推進種植能源將使我國有效擺脫化石經濟陷阱,堅定邁向低碳循環經濟模式下的生態文明社會。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