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試水影像出版 聯手土豆推視頻節目
【產業·公司】當傳統出版遇上互聯網:押寶文藝青年?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孫冰 | 北京報道
“不出書是等死,出書是找死?”傳統出版業似乎陷入了一個死局,要么鳳凰涅槃,要么化為灰燼,可出路在哪里呢?互聯網能否成為一條救贖之路?
影像出版:“用做出版的精神去做視頻”
在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之后,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旗下的著名出版機構“理想國”與土豆網聯手推出的“看理想”系列影像節目首度亮相,首批推出的三檔節目分別是梁文道的全新深夜戶外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陳丹青的以畫家之眼觀看藝術杰作的《局部》,以及馬世芳的透過華語流行音樂講述中國臺灣歷史與青年文化演變的《聽說》,這三檔節目將從今年4月份開始在土豆網陸續上線。
“理想國要做視頻?”在雙方的合作仍處在秘而未宣階段的時候,這個計劃便引發了整個出版界和網絡視頻行業的極大關注,畢竟傳統出版公司系統性地推出網絡視頻類節目,這在中國應該還尚屬首次。有不少業內人士評論:這或許是2015年開年國內出版界最重磅的消息,甚至有可能靜悄悄地開啟一場“革命”。
在國內出版界,“理想國”雖然偏重于嚴肅的思想類學術書籍出版,但卻深得知識分子和文藝青年們的喜愛,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氣質。從頻頻獲獎的奧蘭多·費吉斯的《耳語者》到暢銷到不可思議的柴靜的《看見》,從納爾遜·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龍應臺的《野火集》、陳丹青的《草草集》到章詒和的《鄒氏女》、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林青霞的《窗里窗外》……
“很多人問,理想國為什么要拍視頻?按照我們的理解,出版的本分就是要把最有意義的、最有價值的知識和觀念公之于眾。不論是做書、做活動,還是做視頻,都是這個目的。為了實現它,我們不僅會用文字,還會用影像向大家講述我們心中的理想國,而且我們也會用做出版的精神去做視頻。”理想國的創辦人劉瑞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在劉瑞琳看來,安靜地閱讀紙質書,讀者更容易感受到人類文明的精微,心弦更容易被撥動,這是紙質書不可替代之處。但出版的本質是傳播,一些知識、信息和審美的傳達也是紙質書不能給予的。“所以,我們會用更全面的手段,比如視頻呈現。”她說。
不要看不起年輕人
在雙方合作之前,劉瑞琳和土豆網總裁楊偉東都被自己的同行潑了冷水,因為很多“前輩”都覺得在互聯網上做純文化節目是行不通的,因為網絡視頻要么打擦邊球、講段子,做電視臺不能做的東西;要么迎合人性需求的,而且多半是品位不高的。
“理想國之前進行過抽樣調查,我們47%的讀者和粉絲年齡集中在25歲~35歲之間,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大學以上學歷。知識、學術,或者是歷史、理論研究的書籍,買得最多的都是在25歲~35歲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劉瑞琳說。
而楊偉東給出了幾乎重疊的受眾群,“土豆作為中國最早和最具影響力的網絡視頻平臺,致力打造國內年輕人最喜愛的文化品牌,更以對年輕文化的準確把握和巨大的年輕用戶群體基數聞名。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土豆24歲以下用戶占比高達65%,相比全網,土豆是同行里年輕人用戶基數最大的平臺。”楊偉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作為“看理想”系列節目的策劃人,梁文道認為:“今天這個社會太流行看不起年輕人了。”
“為什么有‘文藝青年’這個名詞?是因為一個人只有在他青年的時候才文藝,他一到中年就不文藝了。一些很厚的、很深奧的書,都是誰在買?實際上都是年輕人在買。因為只有年輕人還保有對世界的好奇,他還相信大海彼岸有著一些什么東西,山的那一面大概還有些別的什么。等到他40多歲看什么書呢?他看《曾國藩謀略》,他看如何賺第一桶金、第二桶金、第三桶金。”梁文道說。
無論是因為選秀歌手翻唱而火爆的李宗盛的《山丘》,還是被80后譜曲搬到央視春晚的以木心詩歌為詞的《從前慢》,這些似乎都也說明了文藝青年力量的強大,只是他們接受的方式發生了變化而已。
“我相信這會是一檔受歡迎的、高品質的互聯網節目。”楊偉東說。
孔子、魯迅活著也會上電視
劉瑞琳和楊偉東對于這個系列視頻節目的期望是“有味道、有質感”,每檔節目配有專業的導演、拍攝和后期制作團隊,比如《聽說》的攝影團隊和導演就是《他們在島嶼寫作》的團隊。而拍攝中用到的鏡頭都是電影鏡頭,用制作總監楊亮的話來說,“在現場拍片的時候都是嚴格的拿皮尺去測量物距,是非常電影化的工作流程,后期也是這樣。”
楊偉東透露,投入是千萬級別的,這其中還不包括導演賈樟柯、音樂人李宗盛、作家張大春等人提供的免費幫助。國內“最貴”的音樂人張亞東還免費出任了音樂總監,他將為每一檔節目制作或挑選主題音樂,并監督節目內容的配樂。接下來,也還會有更多作者加入“看理想”,歷史學家沈志華、電影導演賈樟柯……
當然,作為幾位要投身互聯網的文化人來說,挑戰也是巨大的。陳丹青感嘆:“自己已經被卷入一個不太熟悉也不想了解的世界,但文化人應該做節目,我認為傳統知識分子早就應該這樣,魯迅活到今天肯定要上電視,孔子活到今天肯定也要上電視,孔子的游說就是為了上電視。”
于是,“從來不講畫”的陳丹青這次在《局部》里破例講畫了。“美術界長期以來,大家關心的就是怎么畫畫,一切的一切都是怎么畫畫。我出去轉一大圈,覺得重要的不是畫畫,而是你怎么看。”他說。
盡管不適應,但是表達的欲望卻是強烈的。馬世芳在《聽說》中每次會介紹“一首歌,一個物件或者是一個人物”,促使他做這檔節目的出發點是在過去三四十年里,在臺北創作錄制的流行歌曲,至少影響了幾十億人次,這大概是臺灣有史以來輻射力最大的文化輸出了,“可是這么多年來,認認真真說這件事情的人不是那么多。”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財經官方微信(微信號sinacaijing)。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