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建東
既然“小米不是李書福的菜”,那么吉利在國內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車布局上又有怎樣的安排?答案是“撒豆成兵”。
1月8日,吉利汽車[微博](00175.HK)發布公告稱,吉利與包括新大洋在內的合資訂約方就成立合資公司簽署了合資協議;2天后,這家新成立的合資公司的第一款產品——純電動車知豆D1在吉利蘭州工廠正式下線。
根據公告,這一名為“新大洋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其中,吉利以蘭州工廠全部股權作價5億元人民幣,持股50%;新大洋機電集團、金沙江聯合創投、寧波雙林等5家公司持股50%。
談及此次與新大洋的合作,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稱,吉利在新能源技術和產品層面已具有很多儲備,但“知豆的小、輕、廉(價)與吉利的大、重、貴定位不同”。
李書福的話只說對了一半。在對沃爾沃完成收購4年多后,吉利與沃爾沃的技術融合漸入佳境,雙方不僅在中小型車平臺技術層面進行了聯合開發,在新能源車領域也同樣有所動作。2012年3月,吉利收購了沃爾沃后,他們就推進電動車、油電混合車及插入式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總成系統技術的協議便是最好的例證。去年10月,沃爾沃宣布將在成都工廠投產插電式混合動力S60L,有理由相信,雙方在高端、大中型新能源車領域的合作已被推到了一個更高層面。
與此同時,吉利在一年多前與浙江康迪電動車的合作也被李書福譽為“非常愉快”,是“一個合作的共同體”。康迪的主要產品恰為微型電動車,其“微公交”的租賃模式也已被業界認同。
那么,已完成在“高大上”的一端依托沃爾沃、“小輕廉”的一端牽手康迪的新能源車布局后,吉利為何又在電動車低端市場重復建設?
1月8日,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給出了部分答案。“新能源車發展路線的兩頭是純電動——一頭是高大上,但是貴;一頭是便宜的小型車。”陳全世說,中間則為能滿足用戶多種需求的插電式混合動力。
顯然,李書福旨在通過與新大洋的合作補強電動車低端一側。不過,這尚不是全部。在與康迪、新大洋合作之外,吉利還分別與科利遠和衡遠達成了合作。其中,與作為向包括豐田在內的整車廠提供動力電池的科利遠的合作,重點布局于混合動力汽車總成系統;而更早前與山東衡遠的合作則為產業鏈更前端的動力電池。
“廣泛合作、共享研發,有助于形成協同效應。”李書福闡述了吉利在新能源領域布局的戰略思路。
回到與新大洋的合作,除了繼續完成自己既定的戰略布局外,盤活蘭州工廠這一“閑置”資產也是李書福現實的考慮。數據顯示:2014年吉利全年銷量為417851輛,較2013年下滑24%。與此同時,吉利在之前高速擴張時投建的產能已呈現出放空之虞。“吉利有幾個基地產能是富余的,蘭州就是其中一個。”李書福并沒有回避自己盤活蘭州工廠的意圖。
轉身成為電動車生產基地的蘭州工廠在率先投產新大洋現有車型知豆D1后,后續產品或將包括吉利此前已展出的熊貓純電動車型及吉利全球鷹IG等部分儲備產品。
通過布局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掌握核心利益,通過與“小微”企業合作盤活資產、化解風險,李書福在不經意間已完成了自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撒豆成兵”。
(作者為本報汽車周刊主編)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