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
用開放心態引領產業變革
1984年,胡成中開始白手創業,為了建一個產品檢測室,曾冒險借過高利貸。他對產品質量的重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與胡成中同年創業的張瑞敏,他曾怒砸質量不過關的冰箱。
巧合的是,多年后,德力西和海爾分別成為我國航天科技領域的戰略合作伙伴。在業界,這被視為對企業產品質量的最高認可之一。
《中國經濟周刊》 特約撰稿人 胡剛
近期,在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公布的“2014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德力西以331億元營業收入連續13年躋身中國企業五百強。
德力西1984年創立,從一家僅有8名員工、5萬元資本的家庭小作坊發展到百億級企業,與其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倡導的用開放心態變革企業分不開。
2007年,德力西集團和全球500強企業法國施耐德電氣合作,以1:1的比例出資成立合資公司。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溫州調研企業時曾說,德力西有地域網絡優勢、成本優勢和中檔產品定位優勢,雙方股權50%對50%合作,既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又保持了中國民族品牌。在今年初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胡成中出席中法貿易投資論壇,雙方的合作已被視為中法之間合作最成功案例之一。
但在胡成中看來,目前,德力西集團正處在創業三十年的關鍵點。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時,他坦言,“作為傳統制造企業,當下,德力西應該要加強國際化,占領更多國際市場。我們的目標就是超越西方。”
制造業將向柔性、綠色、智能和服務性轉變
《中國經濟周刊》:你認為金融危機后,中國民營企業存在哪些新的困惑和焦慮,又面臨哪些新機遇?
胡成中: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嚴重沖擊了企業的生產銷售。類似電氣制造等傳統產業,基本都處于產能過剩狀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事實上,目前,德力西集團正處在創業30年的時間節點上。現在,我們已經漸漸看清了方向,要實現跨越發展,就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即企業必須轉型,以達到質量的提高、品牌的提升、國際化的發展、產品的優化、成本的降低。
當然,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國內市場,德力西產品覆蓋領域廣泛,已經成為龍頭。現在,德力西應該要加強國際化,占領更多國際市場。
《中國經濟周刊》:制造業轉型的方向在哪兒?德力西做了哪些準備?
胡成中:我認為未來的制造業將向柔性制造、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務性制造轉變。我們要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因為經濟最困難時期往往也是醞釀技術與產業革命的關鍵時期。
德力西實施了競合戰略,也就是與施耐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從中長期規劃來看,德力西還是把產品研發放在首位。我們獲得的國家政府稅務部門的補貼將全部投入研發。因為,技術是制造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其實,德力西跟科研院所均有合作,也曾先后三次拿到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這在低壓電器企業中是很少見的。
將來,我們的研發方向還將瞄準市場的新需求,加快高性能、環保型、智能化產品的研發與推廣,并逐步向高端產業鏈邁進。而質量和開放這“兩條腿”,曾讓德力西跨越“規模化”和“多樣化”這兩個關鍵拐點。所以,目前我們的箴言仍是——質量為基、開放為魂。
用數字化管理、智能產品研發、電商營銷應對互聯網挑戰
《中國經濟周刊》:傳統產業正在面臨互聯網的挑戰,你怎么看互聯網跟傳統制造業的關系?
胡成中:互聯網還替代不了生產,“制造”的分量依然很重。當然,互聯網營銷是非常好的產品推廣手段,德力西已經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最近我們又多了一個天貓[微博]渠道銷售,并且銷售量非常大。
傳統制造業可以借助互聯網來提升、改造自己。基于此,德力西已經在三個方面布局:
一是數字化管理。也就是上ERP系統,我們已經上線了營銷、物流、生產、財務、采購五個模塊,ERP系統上線后,每位管理人員上班時只要打開電腦,他一天將有什么工作都會在應用中排列得清清楚楚。
二是產品智能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給智能電氣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德力西已經成立電氣研究院,專門開發此類智能化新產品。
三是電商銷售。以后,電子商務渠道的銷售量可能與實體店平分秋色。針對這一趨勢,德力西及時調整營銷思路,與蘇寧、京東、淘寶進行戰略合作,同時,我們也已著手搭建自已的電子商務銷售平臺。
民企愿意參與國企混改
《中國經濟周刊》: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這一背景下,你認為民營企業會有哪些作為?
胡成中:其實德力西一直在做混合所有制的嘗試。我們有過三次收購國有企業的經歷:1998年,德力西出資幾千萬元收購了杭州西子公司;2011年,德力西收購了控股了江門甘蔗化工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個國有企業由于經營理念問題當時出現了虧損,德力西控股后第二年便實現了盈利;2003年,德力西收購了新疆旅客運輸公司,原來,這家企業每年大概虧幾千萬元,德力西收購后,第二年也實現了盈利,今年,這家企業已經在準備上市。
從我們的經歷可以看出,民營企業進入國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著新的廣闊前景。
《中國經濟周刊》:國內不少民營企業還面臨同一個問題:二代接班,你對下一代接班如何看?
胡成中:家族企業肯定要用制度化管理,但目前中國的職業經理人隊伍還不是很完善。因此,企業家都在想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培養下一代。
德力西很重視第二代接班人的培養,比如任職、掛職、交流、進修等。但接班二代普遍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他們基本沒在創業過程中吃過苦,以及他們接觸的西方思想不一定完全適用中國國情。
總體而言,家族化利于創業,不利于長遠發展,簡單的子承父業,未必是成功之道,管理還是要社會化。未來如果兒女既可靠又有能力,子承父業當然好;如果不能,那就選擇職業經理人。目前,德力西的重要管理崗位已經任用了很多職業經理人。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