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松,生于1970年代
歷任德勤國際會計師行會計專業翻譯,光大銀行[微博]證券部職員,證監會[微博]國際部、上市部、發行部主任科員、副處長、處長(期間曾派往美國NASDAQ工作),證監會[微博]上海監管局黨委委員兼局長助理、副局長,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副主任。2012年11月正式加入南方基金,任督察長一職。2013年8月正式擔任南方基金總經理,并成為董事會成員。
親筆撰述:楊小松
關于老六
我們坐著石頭凳子,與低年級、高年級的20多位同學坐在學校唯一一個大教室,等著唯一一位老師輪番給不同年級的同學上課。
我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的一個山溝溝里,很偏僻。印象中,小時候買鹽買油走親戚,都得走十里的山路去趕集,交通、通訊非常不方便。每天晚上七點到十點,鄉里都會放高音喇叭。
我是家里的“老小”,排行第六,有一個哥哥和四個姐姐。小時候我比較調皮,也比較受寵,家務活、農活基本上都被哥哥姐姐承包了。我自小與小伙伴在山上放牛,邊玩耍邊渡過一天。
父親是鄉里的小知識分子、工人,按以前的話,叫“吃商品糧的人”。我出生時,他在國有單位上班,每月領著十幾塊錢的工資,保障著家庭收入。閑時,他教我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的歌。母親在家照顧小孩,包攬一切家務活。青菜、糧食我們都自己種,自給自足。
六歲的時候,我上了營山縣星火鎮小學。條件艱苦,我們坐著石頭凳子,與低年級、高年級的20多位同學坐在學校唯一一個大教室,等著唯一一位老師輪番給不同年級的同學上課。那時候,就盼著能進一趟縣城。
這個心愿在我14歲的時候實現了。初中畢業,我參加升學考試,第一次進縣城。我以全縣第一成績考上南充市高中。
回頭來看,每一次進城,或再去更繁華的地區,都是得益于讀書、考試。
高考落榜后的成長
本科的最后兩年,我每天晚上去自學、復習各類教材,終于如愿被人民大學會計系錄取。
十八歲的夢想是考上北京大學。但事與愿違。1988年,我遭遇了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大一次挫折——高考落榜。
一向成績優異的我,在填報高考志愿時,毫不猶豫地填上了北京大學的名字。因為自信可以考上,我并沒有填更多“保底”的志愿。
超乎我預料的是,成績放榜后,我的成績高出重點線許多,但卻沒有考上北京大學。我被一所自己從未向往過的學校——沈陽工業大學錄取了,錄取專業是會計學。
我非常失落,甚至一度不想去報到。但我還是去了,混日子一般渡過了大一。
當時大學生包分配,只要你順利畢業,就會分配到原籍工作。我心知自己不能再回到山溝溝里,而決心到更大的城市去看看。
大二,我無意中看到一個關于大學生可報考研究生的廣告。我很興奮,知道機會來了,發動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四處打聽:“哪個學校的會計學專業最好?”老師反饋說,當時全國有三所院校會計學最好——南邊的廈門大學,北邊的人民大學,以及華中的上海財大。
我毫不猶豫地報考了人民大學,并搜集了當時人民大學會計學的一切教材。本科的最后兩年,我每天晚上去自學、復習各類教材,終于如愿被人民大學會計系錄取。
這是我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后,又得以欣慰的事情。家人也非常高興。那是1992年。
研究生班上只有六個同學,除了還留校任教的兩個教授,其余都失去了聯系。
2012年,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我回到母校。臨系的幾位同學寒暄:“聽說你要離開證監會,下海去了?”我說是。在證監會工作16年后,我轉到了南方基金。
第二次改變人生軌跡
我慢慢發現,人在最舒服的狀態時改變自己,效果最明顯。從山里一路走來,我始終想去改變自己,改變現狀。
1995年,我順利完成人民大學會計學研究生的課程任務,獲得了一個在德勤實習的機會。
機緣巧合,當時德勤中了國際機構的一個援助項目。世界銀行[微博]派隊到中國來,協助制定中國的會計準則。他們需要一個懂英語的會計系研究生,協助翻譯。
我與另外兩名同學報名,通過了面試。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大的跨國企業,并深深被震撼。
1996年,我正式參加工作。德勤作為外資機構無法解決北京戶口。考慮之后,我加入了光大銀行證券部,夢想做一位投行家。那時候銀證還沒有分家。
一年后,一個招聘廣告再次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證監會國際部登出廣告,招聘有六大行工作經驗、會計學畢業的人。我順利報名,通過筆試面試,進入證監會。這一干,就是16年。
1999年,納斯達克[微博]到中國來訪問,當時證監會主席周小川提出:“你能不能幫我們培訓人才?”被納斯達克一口應允。
我和證監會另一位同事被挑中,派往美國馬里蘭州,參加納斯達克的培訓。那是背井離鄉的日子,也是我第一次在國外呆這么長的時間,整整一年。
我們在馬里蘭州租了房子,每天搭地鐵去上班,在納斯達克不同部門輪崗。美國人做金融的方式、思維對我有極大的啟發,我感慨他們的金融化程度怎么會這么高,我們為什么不行?
十幾年過去了,當時的很多感受現在都淡忘了。而我現在喜歡吃西餐,最愛沙拉,或許也跟這段經歷有關吧。
2000年底,我回到中國。之后,我調到上海證監局擔任局長助理。再后來,通過競聘的方式回到證監會發行部。
我慢慢發現,人在最舒服的狀態時改變自己,效果最明顯。從山里一路走來,我始終想去改變自己,改變現狀。
與基金結緣
我不是一個唯心的人,但我堅信,人只要內心想著美好的東西,它一定會潛意識地推動你往這個方向發展,并最終實現它。
2012年,南方基金的董事長吳萬善先生和總經理高良玉先生找到我,問我有沒有意向加入南方基金。
在證監會工作了16年的我,也想到一個商業機構去錘煉錘煉。事實證明,現在所做的工作,正是我一直以來內心最想做的事情。
在證監會工作的幾年,我有幸參加過幾次H股在海外的巡回路演,尋找買家。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機構投資者的強大力量。我想,將來我要是能做個基金經理多好。而現在,基金經理沒當成,我竟成了基金公司的總經理。管理著中國最大最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我有很大的壓力,也有很強的危機感。
現在回看,成長路上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我不是一個唯心的人,但我堅信,人只要內心想著美好的東西,它一定會潛意識地推動你往這個方向發展,并最終實現它。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新浪微博@理財周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