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建[微博],生于1960年代
浙江人,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知名休閑品牌“美特斯·邦威”的創始人。為了擺脫祖祖輩輩貧窮的命運,他從小就學會了裁縫手藝。這位事業有成的年輕企業家,演繹的是從農民到億萬富翁的勵志故事。美特斯·邦威也獲得了“ 中國服裝界黃埔軍校”的名頭。
親筆撰述:周成建
我和服裝的緣分
二十多年前,我是一個在小縣城里為大家做衣服的裁縫,那時想都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會有自己的服裝品牌。
我出生在浙江麗水青田縣石坑嶺村的一戶農民家庭,小時候家境比較貧苦,在學校經常受到欺負,內心一直很自卑,總覺得自己矮人一等,同時也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隨著自己漸漸長大,為了能夠分擔家里的開支,也為了擺脫家境貧窮,我就想去學一門手藝。于是,我就把學手藝這個想法告訴了我父親。當時在農村,只有三門手藝可以學:泥瓦匠、木匠和裁縫;后來去學了一段日子的木工和泥瓦匠,覺得自己不喜歡,而摸布料做衣服要有意思得多,于是我就去溫州學了裁縫,憑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我的手藝受到了大家的認可,大家都愿意找我做衣服,裁縫生意越做越紅火,沒多久在青田創辦了服裝廠。
我的服裝生意在慢慢做得小有名氣,后來有幸接到了江西一個30萬元的服裝加工訂單,我組織了周邊近百位裁縫一起來趕制這筆訂單,結果卻被告知由于面料及工藝不合格,訂貨方拒絕收貨。20出頭的我就背負了20多萬元債務,離土離鄉來到溫州,希望能憑借手中剩余的9000元錢翻本。那時候非常迷茫,迫切地希望把欠的債還清,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壓力挺大的,但是我知道自己只能往前走,沒有退路。
在溫州的日子非常辛苦,我在當時溫州最為紅火的服裝市場,晚上做服裝,白天賣服裝,一天勞動16個小時以上,臟活、累活、重活樣樣都干。有一次,因為實在太過疲勞,我錯把一批西裝袖子裁短了一截。這個失誤,差點讓我再度背上幾十萬元的債務。后來,我將錯就錯,把西裝袖子改成夾克袖子,帶著早期休閑風格的西裝,頓時成了市場的暢銷品,因禍得福的同時也讓我有了資本的積累。
1995年,我的服裝公司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并且自己拍照代言,當時的宣傳口號是“自信就是力量”,這個品牌就是后來大家熟知的“美特斯邦威”。2001年,我們開始聘請郭富城做代言人,宣傳口號定為“不走尋常路”,2008年,公司在深圳上市,美特斯邦威真正成為公眾企業。
關于親情
只有先“順”,才能“孝”。
隨著企業的發展,我陪伴父母的時間并不是很多,心里始終會有些愧,曾經也想著將父母接到自己的身邊來住,讓他們在城里享清福。但是一個人離開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總會割舍不下,我的父母也是一樣。不管是在溫州,還是在上海,他們總會覺得沒有呆在農村老家舒服。我思前想后,覺得老人喜歡生活在他們熟悉的環境中,習慣了幾十年的生活方式,我不能因為一己之私,硬要讓他們留在我的身邊。或許在這件事情上,只有先“順”,才能“孝”。但是不管多忙,我都會盡量抽時間回家看他們。每次回家,車子還沒進村,就能遠遠地看到我的父親在村頭視線最好的地方等著我;而每次走的時候,母親也會在同一個地方看著我的車越走越遠,直至看不見。我想,這就是親情吧,就是內心深處對親人的一絲絲牽掛。
關于幸福
讓自己從“中國裁縫”變為“世界裁縫”。
我的“幸福”,來自于手里這把裁縫剪刀和父親母親帶給我追求完美的性格。有句老話,叫做“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對我來說,我覺得我最大的幸福就在于入對了行!我可以終身從事我自己鐘愛的服裝行業,現在企業有了一定規模,我又可以有機會實現自己更進一步的想法,可以有機會將自己和我的團隊們一手創造的美特斯邦威在未來走出中國,讓自己從“中國裁縫”變為“世界裁縫”。
我覺得幸福是一種很自我的心理感受,我一直覺得,一個人有機會去為你的理想而努力時,就是幸福的!
關于堅持
我始終認為,人要做自己喜歡并且擅長的事情才能有些成就。
我14歲開始學裁縫,到今天為止,還是從事這個事業,做得比較好了以后,開始有很多朋友勸我投資其他行業,有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減少風險;也有說服裝作為傳統加工制造行業,賺錢太辛苦。一直以來,我算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做服裝是我了解的,是我擅長的,我對服裝的興趣始終未減,而且在這方面還有一些理想想去實現。我始終認為,人要做自己喜歡并且擅長的事情才能有些成就。并且,不管是做哪一行,都要有敬畏之心,需要有一股追求完美、追求極致的勁兒,才能把事情做得漂亮。怎樣才能堅持下來?我的體會是,不要以功利之心去做一件事情,不要一開始就想著我要掙多少錢、做多大的老板。當你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想,你就能克服很多困難一直走下去,即使遇到些難事,你也不會覺得那么辛苦。
關于夢想
我們都在夢想前進的路上。
回憶起來,從小裁縫到創立自主品牌直至公司上市,我仍然會淚盈于睫,因為回首我的創業之路就是“不走尋常路”,其實成功的過程中根本沒有定律可循。
很多人問我,美特斯邦威已是中國最大的服裝品牌之一,我是否還有夢想?“成為全球裁縫”是我夢想的終點,但是我也清醒地看到,就目前來說,美特斯邦威距離這個愿景的實現還有相當的距離。
即使在中國,我們也一樣面對來自全球的競爭和挑戰。我們相信這樣的競爭和挑戰,能夠為美特斯邦威將來走出國門積累寶貴的經驗。因為,我始終認為外部的競爭對手都是暫時的,自己才是持久的,要持久地戰勝自己才有可能滿足市場的持續發展,否則的話都是短暫的。我今天把其他對手打敗,后天有新的對手又起來了,只有不斷地去戰勝自己,我們就有持續的競爭力,就可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如今社會變化太多了,我們所看到的東西變化太大了。所以說在現今社會環境中去創業,或者在這樣的當下,想讓自己走得更加成功、更加長遠,必須要花百倍的力量去學習。就像今天美特斯邦威正處于中國社會轉型的節點,面對的是一個全球化的競爭。如果說我們今天不學習全世界最強最優秀的知識的話,美特斯邦威不可能持續成為中國的優秀者,不可能成為“ 世界的裁縫”。我們都在夢想前進的路上,大家一起加油!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新浪微博@理財周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