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CPI堪稱2013年最讓人放心的經濟指標。
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全年通脹目標設定在3.5%,而實際上前11個月中只有2月、9月、10月、11月的CPI同比增幅不低于3%,最高的是2月和10月,均為3.2%,距離目標仍有一定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四季度物價壓力肯定比前幾個季度大,CPI漲幅 “破3”之后,加上經濟持續回暖,四季度的物價上漲是否能保持在3.2%的水平值得關注。
“由于年末蔬菜和豬肉價格回升,四季度物價水平相應回升,高于三季度;全年物價上漲2.8%左右,遠低于預期3.5%的通脹目標。”銀河證券研報顯示,2013年總體物價水平保持平穩,走勢前低后高緩步上升;三、四季度的物價上升,一部分原因是上半年貨幣發行穩中偏松。
全年CPI漲幅遠低于預期
在目前統計指標中,食品是所有八大類商品中權重最大的分類項,而豬肉又是食品分類中最重要的子項目,約占CPI整體9%的權重,肉價平穩對CPI持續在低位運行有著重要意義。
中科易恒(北京)現代農牧信息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馮永輝表示,由于前兩年規模化程度提高,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和意識明顯增強,所以在2013年出現短暫虧損的時候,并沒有出現大量淘汰產能的現象。
9~11月,我國CPI漲幅連續保持在3%以上,隨著臨近元旦及春節消費旺季,以及原材料、人工成本的提升,部分終端消費品價格已經開始“蠢蠢欲動”。這使居民對物價上漲有了較為直觀的預期。12月以來,多家乳企宣布旗下部分乳制品漲價或醞釀漲價。
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分析,四季度物價壓力會有所上升,但比較溫和可控,實現全年的物價調控目標不成問題。
社科院《經濟藍皮書》顯示,國內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物價在基本面上缺乏持續上漲的支撐,在“盤活存量、用好增量”以及監管層加強流動性管理等政策下,管住貨幣已經成為基本政策取向,預計2013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6%。
PPI負增長警示通縮風險
比起相對平穩的CPI,PPI的走勢更值得關注。
2013年11月,PPI同比下降1.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5%。前11月PPI同比平均下降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1%。
至此,中國PPI本輪“負增長”的持續時間增加到了21個月。PPI如此長時間的“負增長”,之前僅在2008年至2009年、1997至1998年等經濟疲軟的時段出現過。
PPI可以分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部分。生產資料包括采掘業、能源、原材料等,生活資料包括下游的消費工業品。11月,上游產品的價格同比降幅較為明顯,而生活資料的價格則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態勢,甚至同比還出現了小幅增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研究員劉濤表示,由于受到大的經濟環境影響,工業部門的相對低迷造成了PPI2013年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這也反映出生產環節上游的原材料、能源等產能過剩問題仍比較突出。
發改委網站11月發布消息顯示,2013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8%,是2009年四季度以來的最低點,在各相關行業協會調查的39個產品中,有21個產能利用率低于75%,其中光伏、電石等產品不足60%。
交通銀行報告指出,鑒于當前國內采掘、加工冶鐵等工業品行業仍處于去產能的收縮階段,且上半年PPI同比下滑的幅度較大,預計全年PPI同比變動幅度約為-1.9%,國內工業層面仍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通縮”壓力。
專家認為,PPI下滑折射出企業投資意愿低,這與中國融資成本高有較大關系,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4.2%,1~11月社會融資規模16.06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1.92萬億元。但企業融資成本卻不斷升高。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微博]分析說,11月份,大類工業品漲跌互現,總體與上月相比無明顯改觀,顯示企業仍然困難。他建議促使市場利率回落到合理水平,支持經濟平穩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