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賓
備受矚目的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了,會議傳遞了哪些重要信息呢?
雖然12月13日發布的會議公告比較言簡意賅,但對照過去中共中央新班子上任以來的政策,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變化。
首先,對于當前和2014年的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的困難談得比較充分。過去的成績講得少,當前和今后困難和挑戰講得多——“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結構性就業矛盾突出、生態環境惡化、食品藥品質量堪憂、社會治安狀況不佳等突出問題仍沒有緩解。明年世界經濟仍將延續緩慢復蘇態勢,但也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新的增長動力源尚不明朗,大國貨幣政策、貿易投資格局、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方向都存在不確定性。”
對來年經濟工作的基本調子沒有太大變化。不過,在具體的重點工作上,卻出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化。
——對于市場熱議的2014年GDP增速目標,提到“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這反映了中央擺脫對官員GDP考核指標的決心,從而為改變對地方GDP考核創造了條件,做出了示范。
——將農業作為六項主要工作的第一條,真正高度重視糧食農業問題——“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糧,集中國內資源保重點,做到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是非常明智的,中國這樣的13億人口的大國,最怕的是糧食出現大問題。
——第三項“著力防范債務風險”也是很有針對性的。“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這可以看成是扭轉GDP導向的具體落實措施,也意味著政府借貸投資的發展模式受到抑制。
——會議公告沒有出現曾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出現的土地流轉、加快資本項目可兌換等詞語。這是特別耐人尋味的。
會議還提出了一個重要原則——“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讓全社會感受到市場環境、創業條件、干部作風在一天天好轉。”
對于改革的三類劃分區別推進也更加科學合理:1.“對方向明、見效快的改革,屬于地方和部門可以授權操作的改革,明年和近期就可以加快推進”;2.“對涉及面廣、需要中央決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方案,制定具體改革策略”;3.“對認識還不深入,但又必須推進的改革,要大膽探索、試點先行”。
同時,還要求“對全會提出的一些需要推進的制度性建設,需要修改完善法律的也要加快研究、盡快啟動。”這給了改革創新一定的彈性空間,也留下了中央糾正過激改革,或者打著改革旗號謀取既得利益的“偽改革”的余地。
綜上所述,此次公告的精神,反映了中央較強的擺脫GDP依賴癥的愿望,不愿經濟發展中再增添新的后遺癥,也有了為經濟結構調整做出一定犧牲的準備,同時對于激進冒進容易造成風險的“改革”也有一定的警惕。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
然而平心而論,這個意愿有多強烈,準備付出代價的承受力有多高,在具體執行中對于地方官員的GDP沖動有多大的實際遏制作用,筆者認為不宜作過高估計。
對市場而言,這是一個中間偏空的信號。一些市場人士期待的明年兩會前的A股反彈行情將會大打折扣,甚至夭折。
(作者為本報特約主筆、中華元智庫創辦人。僅供參考,投資者決策風險自負,聯系郵箱ztb600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