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允強、通訊員牟曉陽報道:在被判定為“無油區”的區域,卻獲得了上億噸石油儲量和年產百萬噸的優質稀油。近年來,遼河油田突破原有潛山成藏理論,提出“生油巖埋藏有多深,含油底界就會有多深”的新論斷,連續擴大勘探成果,并于2012年形成3個億噸級規模儲量區。這些勘探成果不僅為遼河油田穩產千萬噸做出了貢獻,也為老油田加強地質勘探提供了創新思維。
坐落在遼寧盤錦市的中石油遼河油田去年生產原油1013萬噸,這已是該油田連續27年穩產千萬噸。“陸地石油勘探面積全國倒數第二,卻承擔上千萬噸的石油生產任務。”遼河油田公司總經理謝文彥一席話,讓人深深體會到遼河油田的不易。據悉,遼河油田主力開發區塊不足1萬平方公里,而且經過多年的開發,開發程度已經非常高,探井打得甚至比國外有的油田開發井還要多。
自1973年遼河石油人在興隆臺古潛山構造上開鉆并在地下2200米獲高產油氣流以來,直到1999年遼河人“兩上兩下”興隆臺古潛山,相繼打了近40口探井,都是收獲甚微。在很多人看來,興隆臺古潛山已經戴上了“無油區”的帽子。
按照傳統的“風化殼成藏理論”,潛山底部不應有油。出路在哪里?遼河油田公司提出了“縱向勘探無底界、橫向勘探無禁區”的決策。遼河油田勘探技術人員通過大量數據分析,大膽打破常規,將目光投向興隆臺古潛山深處,提出了“生油巖埋藏有多深,含油底界就會有多深”的新論斷。勘探人員打井至地下4300多米,興隆臺古潛山,這個擁有億噸級優質油藏的“金娃娃”終于顯現在世人面前。
遼河油田的科研人員打破了關于原有的潛山成藏理論,建立了潛山深層內幕油氣成藏的新理論和新模式。由兩院院士組成的專家組評價認為,這是石油勘探理論的重大突破,為世界前沿理論。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和相關配套技術的支撐下,去年遼河油田在潛山勘探領域獲得重大突破:大民屯凹陷邊臺-曹臺潛山帶、中央凸起的趙家潛山和東部凹陷的茨榆坨潛山形成3個億噸級規模儲量區,還分別從探明、控制、預測三個層次形成了有序接替,為中長期持續穩產打牢了基礎。遼河油田公司副總經理孟衛工說,“在可預見的將來,年過不惑的遼河油田有望實現第4次儲量增長高峰。”
科技創新對遼河油田原油穩產起到強力支撐保障作用,據統計,去年遼河油田依靠科技進步形成的產量規模已占到總產量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