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胡健 實習生 楊瑞發自北京
備受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6日落下帷幕,會議提出的“六大任務”也框定了2013年經濟發展的路徑。
會議強調,明年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穩中求進,開拓創新,扎實開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加大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力度,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城鎮化被單列為六大任務之一,定調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在這個背景下,戶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將面臨破冰,相關政策也有望在今后陸續出臺。
改革路線圖時間表將明確
轉型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在 “十二五”中期最主要的任務之一。這從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系列表述中均可以窺到端倪。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會議新聞稿中,“持續健康發展”一詞替代了此前常見的“平穩較快發展”。會議仍然強調要堅持 “發展是硬道理”,預計201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可能制定為7%~7.5%,不過在基建投資增加以及房地產復蘇的推動下,明年實際的GDP增長率有望溫和回升至8%。
雖然會議對 “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基本判斷沒有變,但明確指出戰略機遇期“在國際環境方面的內涵和條件”方面已發生很大變化。我國此前經歷的是“傳統機遇”,即“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現在應該抓住的則是“新機遇”,即“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除明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之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關于經濟增長方面的著墨較少,而圍繞與轉型相關的內容則描述得更多、更細。
比如會議指出,要“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作為工作重點”,具體措施是 “加強對各個產能過剩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制定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化解方案”,以及“合理安排生產力布局,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規模經濟效益顯著的重大項目,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規劃,科學布局”。
處理好結構轉型與增長之間關系屬于經濟調控范疇,而利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則是長效機制,會議表示,要“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同時強調要落實好已經出臺的改革措施,并從解決當前突出矛盾出發,及時推出改革新舉措,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
城鎮化首次提出重視質量
“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這無疑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大亮點,包括經濟體制改革、產業轉型升級等都將在城鎮化進程中得到推行和完善。
2009年,全球城市人口第一次超過農村,而我國在2011年實現這一水平。不考慮戶籍因素,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超過50%,達到51.3%。但統計顯示,我國有17%的人口生活在城鎮,卻沒有在城鎮落戶,另外還有7000多萬的流動人口。在肯定城鎮化戰略的同時,也需要正視戶籍與農地給城鎮化發展帶來的掣肘。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更看重提高城鎮化的質量,而非廣度,并明確“要把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重要任務抓實抓好”。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經濟保持高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是資本的投入,其實全要素生產率對這一段時間經濟增長的貢獻是下降的。改善人力資本積累水平,也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手段。
有學者認為,目前我國城鎮化雖突破50%,但廣泛開展的 “縣改區”、“縣升市”、“鄉改鎮”等行政區劃重新界定,導致城鎮人口迅速增加,城鎮化率快速提升,實際上質量并不高,并未在社會結構、城鄉差別、基礎設施等方面實現相應跨越,尚處在“人口轉移型”的初級城鎮化過程中。這樣來看,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真正使農民變成市民顯得尤為重要。蔡昉認為,由此將直接改變勞動力的供給,而戶籍制度改革也將激勵農村人口進入城市,提高人口轉移力度。當農民工變成市民后,由于能享受各種社會保障,可以改善消費需求,使經濟增長更協調、可持續。
農地改革則是另一抓手。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對現行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收補償制度進行了修改,主要內容是提高征地補償數額,在經過全國人大批準后,農地征用補償可能會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