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發布《2012中國勞動力市場報告》
——關注高等教育擴展背景下的勞動力市場變革
新浪財經訊 時值黨的十八大剛剛勝利閉幕,由北京師范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持編寫的《2012中國勞動力市場報告——高等教育擴展背景下的勞動力市場變革》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作為每年一部的系列報告之一,此次最新發布的報告緊密追蹤時代變化的步伐,將焦點聚集到高等教育擴展背景下的中國勞動力市場變革上。該報告的發布得到了諸多關心中國就業問題和教育問題的專家、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的關注,他們都對本報告給予了高度評價。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未來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教育和就業作為兩大最重要的民生項目,在報告中多次給予了論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兩個“優先”的發展思路,對未來教育和勞動力市場的互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本報告正是緊緊圍繞著近十年來高等教育擴展與勞動力市場變革這個主題展開研究的。運用歷史回顧、邏輯歸納與實證研究的分析方法,本報告認為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擴展,勞動力市場發生了以下十大變革:
變革一:勞動參與率逐漸下降
勞動參與率是衡量勞動力市場變動的重要經濟指標。近10年來,我國勞動力市場變革的一大特征是勞動參與率穩步下降。總體勞動參與率從2000年的77%下降到2010年的74.2%,下降2.8個百分點;分性別來看,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男性參與率下降了2.4個百分點,而女性下降了3.2個百分點。勞動參與率的下降背后,有深刻的原因。一方面,青年人口的入學率提高降低了參與率;另一方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家庭平均勞動供給量下降。
變革二:勞動者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提高
勞動者素質是決定經濟增長質量的關鍵因素。高等教育擴招始于1999年,并在21世紀的前十年里保持了規模的增長,因此就業人口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比例不斷上升,從2000年的4.66%上升到了2010年的10.05%,上升了近6個百分點。其中大學專科的比例最高,2010年為6.05%。與此同時,勞動者的技能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各類就業者獲得的職業證書數量均有增加,其中初級證書和高級證書增長速度也較快,分別由2001年的1756881人、523010人增長到2010年的5899097人、2097432人。
變革三:大學生“就業難”和農民工“招工難”并存
近些年來,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勞動力市場上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與農民工“招工難”并存的兩難局面。“兩難”現象的并存,既矛盾又統一。矛盾之處在于前者反映勞動力的需求不足而后者反映供給不足,需求不足與供給不足同時并存于勞動力市場明顯是一種矛盾現象。統一之處在于大學生群體和農民工群體面臨著同樣的經濟產業結構和發展條件,都需要在勞動力市場上就工作崗位展開競爭,不同比較優勢前提下競爭的結果自然不同,其就業的概率也不盡相同。本報告運用理論分析與國際比較相結合的方法,論證了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與互動,認為是經濟結構和勞動力市場調整過于緩慢,才使得高等教育人口顯得相對過剩,而且這種相對過剩并非是一件壞事,而是為將來的經濟結構調整與勞動力市場的優化配置準備好了更多的人力資本,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源泉。
變革四:大學畢業生配置不均衡
大學畢業生配置不均衡主要表現在:一是在城鄉之間的分布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近十年來,在城鎮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占大學畢業生從業人員的比例始終維持在88%左右,只有12%左右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在鄉村就業;二是在區域之間的分布差異顯著。有超過50%的大學畢業生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隨著學歷程度的提升,這種集中的現象更加明顯,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集中的趨勢也十分突出;三是在行業之間的分布也有較大的差異。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就業人員主要集中在生產相對較為落后的農、林、牧、漁業工作;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是初中和高中受教育程度者分布比例較高的行業;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員多選擇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行業工作。
變革五:部分地區和行業出現過度教育現象
相對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而言,我國整體上還處于教育不足、人才匱乏階段。然而,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我國勞動力市場上出現了“高能低就”、“大材小用”的過度教育現象。根據本報告的研究結果,分所有制類型來看,城鎮私營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和中央、省國有企業的過度教育發生率較高,分別為57.04%、55.36%和53.92%;在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過度教育發生率較高,分別為60.00%和54.12%,在企業中教育不足發生率較高。從地區來看,東部的過度教育發生率明顯高于中部和西部。
變革六:勞動力流動規模不斷擴大
我國流動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已從2000年的8.19% 增加到2010年的16.53%,上升了8.34個百分點。中國的勞動力流動符合一般發展中國家的規律性特征,也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其一,地區間流動規模擴大。東部地區人口穩步上升,占全國人口比重已達41.26%,中西部地區持續下降;其二,城鄉間流動劇增。2011年末中國城鎮化率已達51.27%,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目前正處于快速擴張階段,未來30年還將有3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其三,職業間流動加快。人們在勞動力市場上轉換新工作變得越來越容易,在一個職位上停留的時間越來越短,職業流動越來越頻繁。
變革七:就業質量穩步提高
本報告的研究表明,我國就業質量總指數從2000年的最低點0.43分逐年上升到了2010年的最高點0.81分,增長了約一倍。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不僅僅是單純地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而要想從根本上實現持續擴大就業的目標,還必須提高工作崗位的質量,從就業環境、勞動者報酬、社會保護、勞動關系多個角度繼續改善就業質量,實現經濟轉型過程中就業質量的同步轉變。
變革八:收入差距面臨縮小的拐點
有觀點認為,我國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并在持續不斷地拉大,也有觀點認為雖然我國收入分配差距處于較大的狀態,但擴大的趨勢已經在減緩。本報告認為,我國可能已迎來了收入差距變化的轉折點。但是,這一轉折點還很不穩定,需要政策的進一步支持。收入差距面臨縮小拐點的主要證據如下:一方面是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在縮小。我國收入差距約50%來自城鄉之間的差距,城鄉差距的走向對整體收入差距的變動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國城鄉之間的收入比最近兩年持續下降,從2009年的3.33下降到2010年的3.23,進一步下降到2011年的3.13。另一方面是城鄉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快于高收入群體。2010年城鎮居民低、較低、中、較高和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05年增長89.3%、89.3%、87.4%、84%和79.7%,這意味著城鎮內部收入差距在縮小。農村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也出現同樣的趨勢。2010年農村居民按低、中低、中等、中高和高收入戶分組的人均純收入分別比2009年增長20.69%、16.43%、15.98%、15.04%和14.05%。今后一個時期,雖然高低收入人群之間收入的絕對差距還可能拉大,但只要相對收入差距縮小的趨勢繼續保持,整體收入不平等程度就將得到改善。收入差距縮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有了不斷的提高。因為隨著勞動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高學歷勞動者不再稀缺,教育收益率逐漸穩定,不同學歷勞動者的工資比不再上升,近年來甚至出現工資趨同的現象,不同學歷勞動者之間的收入差距在縮小。
變革九:勞動力市場法治化程度加強
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衡量就業保護立法嚴格程度及勞動市場安全性的指標是OECD的就業保護立法(EPL)指標。EPL指標的工具性含義是衡量測度值在0一6之間變動的一組指數,其中,0表示EPL最靈活,勞動者獲得的工作安全性最低;而6表示EPL最嚴格,勞動者的工作安全性最高。2008年,OECD對30個成員國及部分非成員國的就業保護嚴格程度進行了評估。從評估結果來看,我國就業保護的總體嚴格程度達到了2.65,超過了多數OECD成員國的情況,并且明顯高于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1.94)。再從各個國家的具體情況看,我國與希臘(2.73)、挪威(2.69)和西班牙(2.98)的就業保護總體嚴格程度較為接近,而與美國(0.21)、英國(0.75)、愛爾蘭(l.11)的情況相差最遠,即使與同處亞洲、社會文化背景相接近的日本和韓國相比,我國就業保護立法也是比較嚴格的。我國勞動力市場的EPL水平雖然相對較為嚴格,但是還未達到經濟發展難以承受的嚴格程度,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大體上是可以匹配的。目前,我國的就業保護立法越來越完善,基本實現了從法律上規范企業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提高勞動者就業和生活質量的目標。
變革十:勞動力市場受全球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進入21世紀,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國內勞動力市場越來越明顯地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以在城鎮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的就業人員計算,近十年來,就業規模顯著增長。2000年,城鎮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單位就業人員為310.32萬,2005年上升到556.83萬,而2010年則達到了770萬,十年時間增長了一倍多。2000年,城鎮外商投資單位的就業人員為331.96萬,2005年上升到688.4萬,2010年達到1053萬人,十年時間增長了兩倍多。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對國內勞動關系的影響越來越具有外部性特征,即不僅影響外資企業,還通過外溢效應影響內資企業。此外,來華就業外國人的管理成為勞動關系領域的新問題。來華就業外國人一方面加強了中外文化和科技交流,另一方面給當地的勞動關系管理帶來新的難題。
本報告的主持人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賴德勝教授認為,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展持續了十多年,已經積累起了巨大的人力資本。這對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說是挑戰,是因為每年有幾百萬的大學生畢業,如果就業問題解決不好,太多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太多的畢業生找不到比較理想的工作,而且相關措施又跟不上,那么,作為權利意識比較強的群體,他們很可能會把就業問題歸因于政府和社會,從而成為社會動蕩的源泉。說是機遇,是因為人力資本與創新密切相關,更多的人力資本會導致更多的創意和創新,但這有個前提,那就是人力資本應該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如果能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已經積累起的人力資本就會成為經濟可持續增長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源泉。如何變挑戰為機遇,是當前促進高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良性互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賴德勝教授特別指出,相比較而言,當前阻礙人力資本潛力充分釋放的因素更多地來自勞動力市場。雖然高校擴招以來,隨著人力資本積累得越來越多,勞動力市場也不斷地進行了調整和變革。但從人力資本釋放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要求來看,勞動力市場必須做出更深刻、更全面的變革,以使大學畢業生有更優化的配置和更多更好的就業,使教育有更高的經濟回報,使人才有更充分的流動,從而使高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更有效地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