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0月12日電(記者 江家岱)人民幣即期匯率12日盤中再度觸及1%的跌停線,最終以6.2672元兌1美元收盤,相比人民銀行開出的中間價下跌0.93%,近19年來首次突破6.27。專家解讀稱,人幣重啟升值反映投資者預期中國經濟將在年末實現“軟著陸”,短期在QE3背景下仍將保持強勢。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報價,繼11日突破6.28的整數關口后,人民幣即期匯率12日一路下探至6.2654,創自1994年以來官方牌價的最高位;已連續3個交易日刷新記錄。
盡管人行試圖通過穩定中間價來保持匯率的穩定性,但一方面市場預期中國經濟已觸底回升,另外QE3造成美元流動性流向亞洲,導致美元賣盤涌現。
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分析指,人民幣在黃金周假期后屢創新高,主要因為美國推出QE3后,令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改觀。內地擬放寬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的資金出入限制,短期也利好人民幣升值。他預期年底可上望1美元兌6.23人民幣。
官方公布的9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止跌回穩,令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轉強。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策略師廖群認為,市場與人行中間價的角力反映投資者越來越傾向于經濟軟著陸。
今年7月底,人民幣即期匯率一度貶至6.39。不料進入9月,人匯一路走高,10月長假后更是幾度觸及1%的浮動上限,至今已累計升值逾2%。
常駐香港的渣打高級外匯策略師Robert Minikin表示,盡管中國經濟已展露復蘇跡象,但無論是疲弱的出口還是經濟基本面都無法支持如此快速的升值步伐,不排除美元流動性的短期炒作。他說:“這并不是新一輪升值周期的開始,人民幣匯率的主基調仍是溫和上升。”
談到人民幣升值對離岸市場的影響時,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12日表示,香港是境外最大的人民幣資金池,本地銀行積極吸納人民幣存款,顯示借貸需求旺盛,相信對離岸市場影響正面。(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