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樺
9月27日下午,證監會召開的一場常規新聞發布會,卻在市場提前引起了高度關注,當日滬指大漲2.6%,使得一度逼近的2000點大關憂慮暫告終結。
在基金公司盤后發表的評論來看,這次的大漲是一系列利好的累積效應。
博時基金(微博)就對當日大漲的過程點評指出,早盤股指近乎平開,午前指數窄幅波動。
面對昨日的創業板多家公司推遲解禁、首批基金等機構獲準管理險資等利好,市場反應比較麻木,僅有部分化工股表現活躍。但在午后利好效應開始發酵,金融、能源、地產三大板塊的多只權重股突然放量拉升,滬市大盤指數、深系指數等漲幅明顯,市場成交量較前幾日明顯放大。
與市場的提前反應成為對比的是,當日的新聞發布會并未發布市場傳言中期待的暫停新股等措施。
9月27日的市場各方表現,無疑是近期以來股市低迷中的各方表現的縮影,政策利好釋放的同時,市場卻在深處依然擔憂實體經濟的表現,對于不算實質性的利好已經冷淡,悲觀與等待成為最大的共識。
宏觀穩定措施頻出
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當天氣不明朗之際,宏觀經濟層面的保經濟措施無疑是最大的利好。
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央針對經濟增速下滑推出的寬松貨幣政策和相對積極財政政策。近期各項宏觀經濟的措施頻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發改委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的審批速度,9月初集中批準了一萬億項目,此外,鐵道部也提出增加投資。
如果將時間線拉得更長一些,央行已經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并在近年來首次啟動降息。
但是,這些措施在機構投資者眼中看來,并不足以成為救市的“強心針”。從5月開始至今,股市已經連續下跌5個月,市場情緒極度悲觀。投資者對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似乎已經有“不買單”的情緒,比如9月7日的上一輪反彈很快夭折,大市又回到前期低位,表明市場信心嚴重不足。
南方基金的四季度策略就指出,發改委此前批準的投資項目大多是之前已經審批的項目,并不是新增項目,對經濟的刺激作用與09年的四萬億難以相提并論。
針對貨幣政策,南方基金更是指出,雖然央行已經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企業貸款意愿低迷,我國貸款規模一直處于較低水平。貨幣政策有陷入“流動性陷阱”的跡象,政策失靈的可能性加大。
“在市場長期擔心去杠桿去產能,短期仍看不到經濟暫時見底的背景下,市場做多情緒難以提振。同樣,政策在經濟不會急劇下滑、通脹有可能反復、沒有大面積失業的背景下,也不會有大的刺激計劃。在經濟沒有走到上升周期之前,市場很難打破這樣一個下降通道。”南方基金指出。
這種判斷,已經成為多家基金的共識,比如大成基金(微博)就認為,盡管近期政府的維穩政策會使得市場在這個位置有一定的支撐,但市場短期仍將維持震蕩的格局。“經濟基本面表現出旺季不旺的情況,意味著短期內股票市場不可能出現趨勢性反轉。”
機構投資者們期待的,或是更深一步的利好。“‘十八大’前管理層維穩意識加強,不排除節中有政策出臺。”大成基金指出。
引流外圍資金筑底
宏觀經濟的政策仍需期待,但具體到一行三會的金融業監管層面,一系列指向救市的利好仍在頻出,而在這其中,引流外圍資金入市,無疑是筑底的關鍵之一。
首先是央行的釋放流動性,9月27日,央行開展了5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與1300億元28天逆回購操作。此前在9月25日,央行已通過逆回購投放了2900億元的流動性。
此外,股市的資金層面引水也在陸續進行,從信托、保險入市的政策放開,到三大交易所環球路演引入QFII,再到9月26日釋放的首批基金等機構獲準管理險資消息,都是指向了拓寬股市資金渠道的意味。
而機構投資者也在密切關注這一點,其中南方基金就指出,雖然股市精確底部難以測算,但股市底部必然是外圍資金不斷回流股市形成的,因此極端底部值可以從資金回流的角度進行測算。
根據其測算,A股市場在2005年11月(資金供求極端惡化)和2008年10月(經濟極端惡化)形成的兩個極值標準來看,目前仍在底部區域。
但對于股市而言,目前的引流措施似乎仍不足夠,市場真正期待的是以降息為代表的國內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比如中國銀行的報告就開始預計,年內國內或還有一到兩次降準或降息。
然而,各方復雜的環境交錯,為貨幣政策的寬松空間帶來了不確定性。好的消息是,食品價格在9月份有所下降,有望帶動9月份CPI數據下行,為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提供條件。
不好的消息是,海外,歐、美、日等主要央行在最近半月均進一步放松,QE3也在此前推出,這對國內貨幣政策在短期形成較強制約。
“主流輿論的理解是海外央行量化寬松的政策應當為通脹負主要責任。國內貨幣政策寬松的空間在未來兩三個月內可能會進一步縮小。”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微博)指出。
監管層釋疑解禁洪峰
引流很重要,但9月27日一場對于新股發行暫停傳言的紛紛擾擾顯示,市場仍在擔心,股票供應量增加,除新股發行外,大小非可解禁量劇增等一系列的信號。而在這方面,以洛陽鉬業募資縮水80%、創業板多家公司推遲解禁為代表的行為表示,救市的信號已經發出,消息顯示,監管層已經關注到市場對于創業板解禁潮的憂慮。
針對有媒體報道10月底創業板股東減持將達500億元,解禁洪峰將至, 9月27日下午,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這樣的表達過于夸大,僅是理論上的概念。
其指出,大小非減持有著嚴格的程序,特別是大股東在程序上需要監管部門先預批的,即便管理層減持也要按照規定到期后也只能減持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可以不可以減持,關鍵是要看程序是否合規。”但他也指出,有觀點認為,股市跌就不讓減持,股市漲就趕快賣,這兩種看法有偏頗之處。“只要程序合規和信息披露的要求都滿足了,就可以減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