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9月22日電(記者 鄭小紅)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陳錦華22日在此間表示,中國制造企業應立足實體經濟,堅持創新、創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研究開發,迎接挑戰,在競爭中提升水平和競爭能力。
陳錦華22日出席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團)投產30周年慶典活動時,就以該集團為代表的中國制造企業當前的生存環境,分析制造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析發展趨勢。
他說,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基本力量。制造業的發展和進步,承載了人類歷史的薪火相傳。當前,世界仍處在大動蕩、大調整時期,國際持久和平的環境也未到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對外友好合作與經貿往來,都要依賴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提供安全手段和實力保障。當今世界,實力仍是基本手段,是任何空話都取代不了的戰略選擇。
他表示,中國的制造業歷經艱難困苦,在世界產業分工的格局變幻中獲得了一席之地,中國制造的影響力也為世界各國所重視。但中國制造業的優勢在于數量,在于低成本,中國制造業的素質、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同發達經濟體的先進制造業相比較,仍有很大的差距,在高端制造業,在一般制造業的研發能力、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勞動生產率、環境保護以及市場營銷能力等諸多方面,趕上發達經濟體的先進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長期學習、追趕和拼搏。
那么中國制造業的出路在哪里?他說,中國政府已經明確提出,要“牢牢把握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這是戰略定位。所以,中國制造企業應立足實體經濟,堅持創新、創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研究開發,迎接挑戰,在競爭中提升中國制造業水平和競爭能力。
他說,中集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制造企業,有著追求“實業興邦”的使命感,投產30年以來,在獲取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經濟、中國經濟、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中集的事業提升了物流效率,加速了國際貿易的運行效率。同時,通過吸納大量就業和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中集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做出了表率。面對當前產業升級的時代要求,中集加速了對原有產業的升級改造步伐,同時大踏步邁入高端裝備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中集的探索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思路。
中集集團為目前世界上第一大集裝箱生產商,份額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總資產超過640億元。2012年,《財富》中文版發布中國500強企業,中集居73位。(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