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0日電 題:中國發力“穩增長”民間投資或成“生力軍”
作者 肖瑩瑩
上半年,“穩增長”的突出位置多次被中國官方提及。
僅在5月中旬的短短一周時間內,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便先后在六省經濟形勢座談會和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兩次強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釋出這一信號的同時,政府也明顯加快了重大建設項目的審批速度,新一輪刺激政策一時間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然而,在2008年四萬億財政刺激計劃的負面效應尚存的情況下,要扭轉當前經濟連續下行的格局,顯然不能再靠大規模政府投資。
“政府在本輪穩增長的措施中,特別強調了民資的參與,鼓勵民間資本大量參與國家投入項目的領域。”中國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經濟學家韓康告訴中新社記者。
事實上,官方不僅有意讓民資接力政府投資成為“穩增長”的生力軍,還希望民資能夠成為“調結構”和“防通脹”的重要推手。
民資進入壟斷性行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能推動“調結構”和國民經濟效率提升,還有助于解決因關鍵性產品供給不足造成的結構性通脹。
有基于此,為使兩年前頒布的、旨在鼓勵民間投資的“新36條”政策落到實處,今年年初,國務院做出各部門最遲于6月底出臺其配套細則的要求。截至目前,“新36條”的實施細則全部出臺完畢,各部委共發布了42個實施細則,基本按時“交卷”。
對于新細則,市場的反應波瀾不驚,坊間的評價也褒貶不一。
批評者稱,所謂的細則空有原則,可操作性不足,而且由于核心領域并未放開,民資進入的玻璃天花板依舊存在。
以能源領域為例。長期以來,由于中國的原油進口權被兩大石油巨頭把持,民營油企只能靠煉化、銷售成品油的微利生存。令民營油企頗感失望的是,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的實施細則中,并未提及放開原油進口權的事宜。
民資企業目前也持謹慎觀望的態度,一方面是出于對政策的疑慮,恐朝令夕改,憂政策空間有限;另一方面,則是從經濟效益的角度考慮,“他們要看項目能否賺錢,風險大否”。
但“門開了,總比關著門強”。
當下,政府一方面要確保政策的持之以恒,并從后續的制度設計上保證民營資本能進入盈利預期好的項目,另一方面要讓國企徹底退出一般競爭性領域,這也是解決“新36條”細則落實的根本途徑。
上周兩次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的溫家寶總理也表示,眼下關鍵是要抓好“新36條”實施細則的落實,要抓緊做幾件“看得見、鼓舞人心的實事,以提振投資者信心”。
過去被稱作“草根經濟”的中國民營企業,如今無論是對GDP的貢獻率,還是從提供政府稅收和社會就業來看,都已占據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干幾件振奮人心的實事,從而更進一步地釋放中國民營經濟的創造力和活力,這是事關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前景的大事。(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