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良
“2011年底以來中國使用外資金額連續6個月出現下降。2012年1~5月,外商投資新設企業9261家,同比下降12.2%,實際使用外資471億美元,同比下降1.9%。”商務部副部長王超(微博)如是表示。
王是在6月28日于深圳舉行的“2012跨國公司中國峰會”上作上述發言的,官方數據顯示,到今年5月底,中國已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4.8萬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過1.2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吸引外資國,但中國吸收外資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
在自2011年底以來連續6個月中國使用外資金額連續下降的趨勢的背后,還伴隨著擁有全球最多外匯儲備的中國新的外資政策,以及引起業界關注的“制造業回流”發達國家對“中國制造”形成的沖擊。
未來中國吸引外資還會高速增長么?
“廉價中國已經終結,消費中國已經開啟,這個方向越來越清晰。”畢馬威華南區首席合伙人龔永德表示,但根據聯合國(微博)貿易和發展會議對世界投資的調查報告顯示,2011~2013年期間,中國還是跨國公司的第一選擇。
龔永德就認為,中國和國際跨國公司之間的關系出現了一些調整:一方面,中國正在全面反思其對外資的開放政策,如是否要引入新的許可制度或技術轉讓新條例;另外一方面,一些跨國公司也不再將中國視為它們唯一的增長來源地,開始將目光投向其它新興經濟體。
制造業回流發達國家?
“我們過去都是承接低端產業的轉移,現在卻已經出現了高端產業的回遷到發達國家。”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會長劉應力已經注意到了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趨勢的存在。
2011年,福特汽車(微博)公司宣布把1.2萬個工作崗位從墨西哥和中國遷回美國,汽車配套產品供應商德國大陸集團也宣布,將在美國投資大約5億美元興建一座工廠,為美國市場生產轎車和卡車輪胎配套產品。
不僅如此,連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微博)也開始把其陶瓷杯的制造從中國轉回美國中西部。
對于該現象,美國波士頓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在2011年5月發布的《美國制造業歸來》報告指出,中美生產成本差距縮小,未來五年在美國制造的產品,生產成本將只比中國大陸沿海城市略高5%到10%,成本縮小的同時,美國的生產率卻超過中國大陸。
另外,在歐美經濟疲軟的背景下,為增強經濟活力,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提出制造業回歸。為此,美國還專門簽署制造業促進法案,幫助制造業降低成本,恢復競爭力,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隨著美國一系列重振制造業的政策刺激,2012年5月道瓊斯工業指數達到4年來最高指數,平均上升了66點。
在此背景下,以美國為例,部分美資企業從中國大陸回流到美國,“中國制造”遭受挑戰。
“隨著經濟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和生產要素布局情況也在不斷變化,當在母國進行生產要素配置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時,跨國公司便對原有的資本布局進行調整,從而出現了制造業回流的現
象。可以說,制造業回流是經濟全球化以及科技發展的結果。”黃國祥這樣指出。
黃是上海交通大學(微博)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其認為制造業回流的實質是跨國公司在進行資本全球化的再次布局,其核心是跨國公司對利潤最大化的追求。
“‘世界工廠’模式曾經為中國解決就業、發展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意識到它在逐漸走向終結。”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賈根良提出了其自己的看法。
其認為“在專利、新技術產業化方面,龐大的國內市場是我國得天獨厚的條件,高端產業和低端產業可以互為市場,有利于培育新興的、高端的產業,自己做大做強以后,再參與世界競爭。唯有如此,才能突破目前產業轉型升級的困境。這也是美國崛起的基本經驗”。
“許多跨國公司發現在華的經營環境日益艱難,它們普遍都有一個看法:中國已不再是一個廉價的產品制造和服務外包的國家了。”本報獲得的畢馬威所做的調研報告《跨國公司--未來的“中國之路”》提出一個問題--“廉價中國”時代是否終結?
“跨國公司正在尋求更接近本國市場、交貨周期更短的制造地,因為這可以節省成本。例如,北非便受到青睞,因為它臨近歐洲,擁有低廉的勞動力,且大多數國家與歐洲都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上述調研報告顯示,這也不能說明中國將告別“世界工廠”時代。
“首先,中國是不容易被替代的:中國的年出口額(19000億美元)幾乎相當于其他亞洲新興市場年出口額的綜合(20000億美元),更是北非的12倍。”畢馬威認為,除此之外,中國某些大型的集裝箱港口的吞吐量要遠遠大于競爭對手的國家總吞吐量,如印度或者越南。
中國投資環境仍具綜合優勢
如果說制造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回流,外資對中國的投資熱情存在下降,這種情況何以發生?
在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看來,穩定的宏觀環境帶來了匯率升值和單位產出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一旦其上升幅度超過生產效率的提高,相對競爭力就會下降。
“我們對約900家中外企業兩次調查顯示,過去5年我國傳統的低成本優勢(勞動力、土地、水、電等)明顯下降,但一些新的成本優勢(如交通、電信、產業配套等)逐步提升,且勞動力素質、市場環境、生活環境、社會環境和政府服務等因素明顯改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如是表示。
“世界工廠”憂思錄
其認為,與其它經濟體,尤其是與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投資環境仍具有較為突出的綜合優勢。
以馬士基航運為例,其擁有600艘輪船,業務覆蓋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作為制造中心的崛起過程中,馬士基航運獲得巨大利益:中國占其航運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其長江沿線內陸省市的業務量甚至超過其在部分歐洲國家的業務。
“我們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將繼續擔任全球貿易的發動機。但成本的上升讓中國面臨挑戰。我們的全球戰略就是中國戰略,中國作為制造基地的作用顯然發生了改變,我們也要做出相應的反應。我們需要對市場增長更為謹慎。我們要降低船舶制造量,并認真規劃部署地點。”馬士基航運北亞區首席執行官Tim Smith已注意到中國的變化。
“華南市場已具備發達市場的雛形。目前華南市場增長率約為1.5%-3.5%,而華北和內陸省份市場則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他說。
從長期來看,中國內需的擴大將會驅動馬士基航運業務發展。Smith表示:“中國經濟的變化為我們的業務發展帶來了新的空間。目前,多數進口的商品都是散裝、低質量的產品。但是,如果中國要進口更多的葡萄酒,就需要更高質量的服務。”
這就是中國生產要素改變帶給跨國公司的調整和機遇。而事實上,馬士基航運只是中國目前外資現狀的一個典型縮影。
“令人樂觀的是,中國志在也正努力通過投資資本設備(替代資本)或學習新型生產技術(如精密制造)節約成本。一些跨國公司期望,中國制造商能夠在兩至三年內保持價格穩定,甚至再次降低價格。這樣,中國制造業將能夠繼續保持其領先地位。”畢馬威通過調研后表示,中國制造業要想獲得成功,政府支持必不可少。
“某些跨國公司提議政府幫助小型制造商進一步遷移內陸或者投入更多教育經費培育創新能力。政府也可以鼓勵跨國公司協助中國的合作伙伴從海外引入最佳操作模式,包括就節約能源或設置生產線提供建議。”龔永德表示。
5年內中國貨物進口總規模將超過10萬億美元
“隨著‘廉價中國’的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消費中國’。中國政府作出了一系列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需求的政策。只要持續推動改革,經濟發展將更加均衡,即經濟發展更多依賴于消費,而非投資。屆時,跨國公司也會逐漸將中國視為消費市場。”捷成洋行集團董事總經理海寧如此表示。
2009年10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對500家在華外國企業問卷調查顯示,在后危機時期跨國公司在華戰略中,“大力開拓本土市場、提升在華產業的技術水平、擴大對中國制造業投資”位列前三。
未來這些企業對中國的戰略定位是什么?
根據2012年5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394家中外企業調研顯示,這些企業未來戰略對中國的定位排名依次為重要的市場、重要的研發基地、重要的出口基地、高端制造基地、區域總部所在地、重要的服務活動基地、成品組裝基地、低成本的制造基地、重要的零部件生產基地以及融資的重要來源地。
“2010年中國進口額居世界第二,2011年貿易順差連續3年減少,貿易順差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超過10%下降到2.8%。預計2011-2015年進口額年均增長可高達27%,快于出口增速5個百分點左右。”盧中原認為,中國內需擴大讓國內市場潛力釋放以及中國持續開放的政策,也帶給了世界機遇。與此同時,中國也順應比較優勢變化,應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滿足企業發展戰略調整的需要。
“賦予內外資平等地位、加強政策透明度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在論壇期間,不少跨國公司期望中國能夠改善外資投資環境。
“根據我們的調研,100家中外企業對改善我國投資環境的建議,排在首位的是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其后依次為繼續維護社會穩定,提升生活便利性,降低生活成本;改進行政管理效率,堅持擴大內需戰略,規范規范市場秩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外資政策的連續性和可預見性。”盧中原表示。
其還指出,這些企業還期望中國對擴大就業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培訓,提高農民工勞動技能;促進農民工在就業地穩定居住;增加土地供給,降低用地成本;加強國際合作,改善外部環境以及提升企業對外投資的自由度等。
“今后5年,中國貨物進口總規模將超過10萬億美元。這將為跨國公司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和廣闊市場。”商務部副部長王超表示。
其希望跨國公司加強與中國先進制造業的合作,加大對中國現代服務業的投資力度,與此同時,其亦指出,促進產業鏈向西部地區延伸是當前和下一階段中國對外開放重點之一,因此希望跨國公司抓住中國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