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的南通,地處長江三角洲北部,與上海及蘇州隔江相望。具有“船谷”之稱的南通,造船量占全國的1/6,當地2011年船舶及配套產業產值966.7億元,占南通市當年3417.9億元生產總值的28.3%。
但是,2011年下半年以來,隨著船舶航運需求銳減,南通中小船廠的日子開始難熬了。5月30日這天下午,一艘名為“南通驕傲”的船舶拍賣會在滬舉行,這也是上海首次公開拍賣在建船舶。這艘設計建造排水量3.4萬噸、總長近180米且尚未完成船級社建造檢驗的船舶,因船廠進入破產保護階段,只能選擇出售。
這只是江蘇南通造船行業的一個縮影,南通市的中小船廠正在經歷著一場曠日持久的行業之痛。
訂單稀少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走訪了南通段北側泓北沙下游的多家造船公司發現,不少公司的露天造船區域已被空置,廠房里走來走去的只是零星幾個工人,讓人體會到了夏天里本不該有的寒意。
余明(化名)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某船廠的門口,臉上勉強擠出點笑容,“去年工廠的行政樓到廠門口這短短的幾百米,都堆滿了船舶分段及零部件,熙熙攘攘的貨車在廠門口排隊運貨。轉瞬之間,就變得這么空曠。”
余明所在的公司位于通州區明德路,周邊有明德重工、金德鋼構、海龍鋼構、韓通造船、蛟龍造船等多家企業。
他告訴記者,其所在的這家小型船廠目前還不算特別差,因為前幾年該公司的老板通過出讓部分土地獲得了部分資金,再加上多年從事碼頭運營業務,即便沒有訂單,資金上還周轉得過來。現階段的問題在于,分段船舶訂單少,導致其原先建造的行政樓功能已經缺失,所以正想辦法把樓房出租出去以變現。
但另一家曾經依靠船舶分段起家的某鋼構企業,該公司副總經理錢先生就沒這么樂觀了。這家企業前身是外包隊,后因造船市場不錯,包工隊長決定開一家公司,2005年來到南通,在當地直接承接各種船舶分段項目。
一開始,該企業的業務還不錯,浙江及江蘇的大船廠都放了一些訂單,最高峰時員工能達400到500人。“市場遇冷之后,我們也深受其害,”錢先生說,“公司目前手頭上的船舶分段訂單很少,只有以往留下來的訂單還在繼續做著。但因為現在對船舶制造的需求太差了,公司人員已經縮減了4/5,現只剩100多人。”
記者看到,就在該鋼構廠的門口,整齊地堆放著一排已生銹的造船分段。這些分段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前端或后端呈圓弧狀,加上中間部位又有很大的空間,因而現正被當作車棚使用,“車棚”下正停著幾輛黑色轎車。
在南通市平潮鎮沿江工業區的南通蛟龍船務有限公司,生意同樣不好。其擁有員工上千人,主要建設大型船舶用的艙口蓋和海洋工程產品,年產值一度高達10億元人民幣。但公司管理部一位負責人說,目前手頭上的訂單也是去年留下來的,估計在6月以后就沒什么活可干了。
多家船廠的員工都對記者表示,船廠現在有幾個自救方法:一是做鋼結構,盡管競爭激烈,但仍能有現金流入企業;二是轉行海洋工程或其他特種船(如挖泥、駁船、起重船等等),但轉行的前提是其在前幾年就陸續做過這類產品,否則只能坐以待斃。
信貸無助
在訂單稀少的節骨眼上,一些有訂單的船廠顯然非常幸運。但他們同樣也有很多煩惱,最大的苦惱就是信貸支持不夠。
長青沙大橋地區一家小型船廠的陳姓負責人就告訴本報,公司2008年可以造4到6艘船,但現在只有一兩艘的訂單。即便是有船東向企業訂購新船,船廠還是不敢多接。以一條船100萬美元、建造期3個月來算,以往是“二八”開(船廠只需墊付20%的資金,80%的資金則由船東及銀行來付),如今則變為船廠需要墊付高達60%的資金,而這60萬美元需要通過對船廠供應商的余款及自有資金來實現。
“一般情況下,我們只能對供應商余款2個月,剩余的1個月需自有資金支付。”該船廠負責人稱,目前如果接訂單太多,公司沒有那么多的自有資金來支撐,因此寧可不接。
他談到,“我們南通當地的商業銀行和國有大行支行其實都愿意貸款給我們,但經過向上層層申報后,就沒有音信了。”他還介紹,目前大部分的南通中小船企都拿不到銀行貸款,銀行只會對個別大型船企網開一面。
另外,他進一步表示,“現階段,一些可以提供資金和信用擔保的政府相關機構也都不見了。”
在談到部分船廠建船后可能存在被船東棄船的風險時,這位負責人則強調,公司平時合作的船東都較為熟悉,且每一家船舶代理公司(通常為船舶和船員服務,代辦財務、船舶租賃、買賣、海事和海上救助等業務)也會幫助船廠一同審核船東的信用及各種資質。因為很多船東向船廠支付造船費用時,也往往是通過船舶代理公司來融資的,所以其暫時尚未有過被棄船的經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