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樺
已經離開華夏基金(微博)的王亞偉,到底對整個市場而言是什么地位?
有一個細節或可以說明這點。王亞偉在去年4月份深圳舉行的新股估值定價研討會中作為發言嘉賓壓軸出場,這是王亞偉近年來極少次數的公開露面中的一次。
當天的研討會時間長達一天,現場冠蓋云集,從證監會、交易所高層,再到中信、中金等投行負責人,還有重量級的學者與上市公司老總,而到王亞偉出場時已經是下午倒數第三個發言嘉賓。他的出場比較特別,在上臺前才在現場用手寫了當天的發言稿,總共四頁,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體。
然而,他上臺后的發言卻成為了當天的小高潮之一,盡管有眾多重量級資本市場人士的發言在前,但“他是唯一一個被掌聲打斷發言的演講人。”一位在場的人士對記者回憶指出。而他的四頁手稿,也被主辦方要求保留紀念。
而這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王亞偉對基金行業、資本市場的標志性意義。他雖然成名以來甚少公開露面,言論也鮮見于市場,但仍具有絕對的影響力。
2006年以來,王亞偉掌管的基金在每年的業績中皆位居前列,兩度奪冠,兩度亞軍!巴鮼唫バ备悄茏屆恐挥兴碛暗墓善倍寄芤鹗袌龅年P注,從公募到其他投資者,一直都對王亞偉的投資組合保持高度關注。
“王亞偉一直在都是基金行業的楷模,他表達觀點通常很溫和但是卻很有系統與想法,投資是個充滿太多不確定因素的工作,需要對市場非常敬畏的人才能干得好!币晃慌c王亞偉熟悉的基金投資總監指出。
鮮為人知的“滑鐵盧”
但王亞偉并非一日成名,王亞偉早年曾經掌管過社保基金組合,但由于業績不甚理想,最終該組合被社保重新委托至南方某基金公司。
此后,王亞偉的投資風格隨著市場風格輪動才逐漸得到了卓然的地位,而這或給社保帶來了永遠的遺憾。
公募一哥的成名,與范勇宏相存相依!爸鲌D報”,這是業內對于王亞偉跟范勇宏關系的一致看法。
事實上,王亞偉與執行副總經理滕天明,一直是范勇宏在華夏基金最為信任的兩個人之一。對于前者,范勇宏更是給予了巨大的支持,從為華夏確立投研業績為核心,投研不為市場所左右的理念,到抵擋了來自各方的質疑與壓力,讓王亞偉最終當上只管理自己的基金的副總經理,同時范勇宏其實很少過問投研決策的具體事務,給投研團隊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然而,外部的暗流卻依然洶涌。
首先是多年與股東中信證券之間的博弈仍在升級。這點在華夏股權轉讓的問題上顯得尤為明顯,在漫長的兩年轉讓期中,記者接觸過的華夏基金公司人士,皆對自身公司的最終歸屬地表示茫然:“這個事情只有大股東方才清楚,我們真的不知道”。
“以中信證券公告和監管部門文件為準”是當時華夏對外的標準答案,這種回答或許不是官方托詞,而真有其無奈的因素。
而最新的沖突點則在華夏年初以來的一系列動態,對于“降薪門”,華夏直指原因在于“營業收入下降、股東對利潤要求”,再到年初媒體爆出華夏核心高管試圖通過殼公司籌建第三方銷售子公司“華夏人”,曲線實現股權激勵。后者甚至連中信證券的高層也鮮有知曉,據悉一名中信證券的高層在得知新聞后立刻讓下屬買來相關報刊,了解詳情。
同時,一直圍繞在王亞偉與范勇宏身邊的傳言,從雙雙辭職,到內幕交易被調查,依然甚囂塵上,而且每一次引起的市場反響都非常大。
而整個行業,對于他們的轉身離開,雖然早有預期,但對于這一天的實際到來,卻又感覺突如其然!拔乙恢倍枷M軌蚶^續在公募業長久的發展下去,干得更好。”上述投資總監指出。
就連華夏基金的內部高層都對此沒有預期,5月2日晚,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張后奇(微博)發表微博指出:“游學九十天、公司巨變”。
是管理層與股東方的唐吉珂德式抗爭最終導致了這一切,還是別的因素?一位接近華夏基金的人士指出,此次的人事變動對于華夏基金、范勇宏乃至其股東方中信證券而言,或是被動接受的結果。
華夏血統如何延續?
在范勇宏離職傳聞越傳越烈的情況下,“船行遇冰山”的巨變已在眼前,如何延續范勇宏一手打造與多年堅守的華夏血液才是華夏基金這個公募領軍者最需要面對的問題。
首先要看的是范勇宏打造的是什么樣的華夏。
“為信任奉獻回報”是范勇宏給華夏打造的標簽,而這點從華夏這十來年成長為行業巨頭的關鍵步伐可以得到詮釋。在2006年之前,華夏并不是今天的華夏,2006年的華夏基金公司規模排行處于嘉實、南方之后,排名第三。
然而,這一年之后,華夏真正開始迅速崛起,隨著投研團隊的夯實,王亞偉在2007年一戰成名,并在此后數年的牛熊轉換中仍保持這種超越行業的水平;與此同時,2007年末,華夏基金憑借強大的業績成功超越南方和嘉實,規模達到1700億,2008年華夏基金份額超2000億。
王亞偉與華夏的“一哥”地位終于被確立,從此一騎絕塵。
打造明星基金經理,用業績帶動規模,這種模式看似容易復制,但這么多年來也再無后來者,他們忽視的或許是范式“血液”中的關鍵。
在2007年的牛市業績帶動的基金份額擴張潮洶涌而來,基金公司已經不再滿足于發新產品來幫助自己長大,分紅銷售已經成為了行業的潮流。
王亞偉離職前傳: 華夏管理層的抗爭
但是,華夏卻在那年沒有做過任何的分紅銷售,甚至在2009年市場重現小牛市之時,也僅僅發出兩只新產品。
“范勇宏一直對于規模都很冷靜,要是他真的想做大規模,華夏的資產管理規模再做大一個數量級也不是難事!币晃换饦I內人士指出。
華夏基金歷史上曾經有兩次大規模的暫停申購,一次是在2007年10月市場突破6000點的時候,一次是在2010年。
“暫停申購會暫時使我們損失一些擴大規模的機會,會造成經營指標上的壓力,但是為了保護投資人的利益,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 此前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吳志軍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
而到了艱難的2012年,華夏旗下多只基金才打開申購,因為他們認為“把選擇權交給投資人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在牛市里面封閉,在熊市里面才打開申購,這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住!鄙鲜鋈耸恐赋。
這點從基金銷售情況可被證實,2009年,華夏的兩只新產品中,滬深300指數基金獲得247億份認購,華夏盛世獲得180億份認購,而這些是在沒有大規模的營銷推廣下就輕松達到了。在2012年打開申購的華夏復興基金、華夏經典基金,開放首日的凈申購就接近5000萬元,
“華夏的銷售人員可能是全行業壓力最小的,他們有著強大的渠道談判資本,憑借著以往的業績,他們任何一個基金推出后都能夠獲得不錯的銷售業績。”一位基金公司市場人士表示。
華夏將這種優勢放在了他們認為能夠維護自身理念的地方,“華夏其實在很早期就已經注意做好客戶維護了,這不是針對銀行渠道銷售的維護,而是真正的對于存量客戶的關注!鄙鲜龌饦I內人士指出。
但是,也有基金公司在擴張潮中守住了擴大的沖動,卻至今沒能得到長足發展。“比如興業基金是我們業內都很認可的公司,他們也是在牛市中守住了,但是很可惜,他們的影響力始終沒有做大。”上述人士指出。
打造明星基金經理效應的,恪守規模后的信托責任的,都沒有成就第二個華夏。真正將兩者糅合起來的力量還是在于范勇宏。
一方面,他為華夏打造了一個業內最強大的投研團隊之一,即使此前核心投研人員一直出走,但高達170人的團隊支持仍使得華夏成為業內最強的投研力量。更為重要的是,他為投研團隊創造的空間巨大,使得華夏成為業內少有的低調公司,基金經理很少需要為了基金營銷而出面站臺。
另一方面,他對于規模與信托責任的堅持,延續至今。吳志軍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就再次重申,“我們已經度過為了發行而發行,為了發行而創新的階段!
而未來,如果范勇宏的轉身離開成真,這種華夏血液如何繼承,或是拋給這家公司最大的考驗。
眼下的華夏深陷人士震蕩的漩渦,但這或許掩蓋了這個巨人的已經開始做出的改變。從今年起,華夏基金這個在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上曾經獨占風頭的行業龍頭,接下來或將往固定收益和投資工具類產品加碼。
引人矚目的華夏解除股權束縛、重新出發的第一只新產品,恰為一只債券型產品。而華夏基金手中仍握有華夏恒指ETF這只研發多年的跨境ETF。在滬深300ETF獲得巨大成功之后,這只同樣具有重要創新意義的ETF產品,或給華夏帶來與其緊隨左右的嘉實基金(微博)新的競爭籌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