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3月28日電 第四屆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28日上午在上海開幕。新華網對論壇進行全程直播。
? 主持人朱中一:下一位演講嘉賓是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劉海生;題目:《加強制度建設 探索構建符合上海實際的住房保障體系》。
劉海生:尊敬的齊部長,各位來賓。近年來上海貫徹落實中央的卻側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加快建設符合國情、上海市情的住房保障體系,不斷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努力緩解住房困難群眾的居住問題。
下面,我分兩個大方面向各位介紹上海的住房保障體系。
一、大力構建“四位一體”,租售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自2000起,實施廉租住房制度,先后出臺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等文件。以共有產權保障房和共歸租賃房,動遷安置房、廉租住房等“四位一體”。對于存在階段性住房困難的青年職工,主要實現公共租賃住房制度。同時借著舊城區改造,定向供應動遷安置房。
目前為止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性文件80余件,基本覆蓋土地供應,開放建設、申請審核,配租配售,財稅金融等階段。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使各類需要保障的住房困難家庭都能進入對應的渠道,逐步解決居住困難。
我們主要做法:
一、不斷擴大廉租住房制度收益面。建立以居住困難和收入困難為一體的雙困準入機制,采取租金補貼為主,實物配租為輔的保障方式。將保障對象的收入線與民政低保線,把保障范圍從住房困難擴大到低收入家庭。
同時積極探索廉租住房實物配租,努力提高實物配租比例。目前對符合條件的住房家庭以基本實現了廉租住房的低保。
二、全力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共有產權保障房制度。09年,我市出臺上海經濟適用住房管理實行辦法。辦法在充分借鑒外省市經驗,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了符合上海實際,以共有產權為特征的經濟適用住房制度。
一是保障范圍更有廣泛。明確主要用于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二是實行共有產權機制,住房保障機構和購房家庭按出資比例享有產權份額,購買人5年后若上市轉讓的,住房保障機構有優先回購權,并規定購房人的住房保障機構按各自的產權份額分配轉讓收入。通過制度設計,既滿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置業需求,讓市民看到希望。
三是集中建設和分散配建相結合的建設機制。在大型居住社區規劃基地內集中新建一批共有產權房,凡出讓的商品住房建設用地,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進行配建。
四是堅持分配公平、過渡透明。街道和區兩級審核、兩次公示、市級抽查糾錯的工作制度,現場操作、網絡直播、媒體參與等公開房源房價。
三、探索建立符合特大城市特點的公共租賃住房制度。09年上海出臺了鼓勵產業園區,單位建設租賃住房政策。2010年9月,又實行公共租賃住房政策,上海公共租賃住房主要特點。
一是不設戶籍,不設收入線。有穩定職業,居住困難作為申請條件,將住房保障覆蓋從戶籍人口擴大到由穩定工作的城市常住人口。實現住房保障全覆蓋。
二是采取政府支持,機構運作的管理模式。政府通過投入部分資本金及土地稅收、公共事業收費優惠等支持,發展一批公共租賃住房專業運營機構,并運用市場機制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
三是只租不售,有期限租賃,租賃總年限一般不超過6年。
四是租賃價格價格略低于市場租金。
五是多渠道籌措房源。新建、配建、改建、收購、代理經租等渠道在交通生活方面籌措房源。
四、大力推進動遷安置住房建設和供應。
政府提供優惠政策、限定建設標準,限定價格,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原則,定向供應舊區改造和市政重大工程項目的動遷居民。有效改善廣大市民群眾居住條件的重要途徑,也是上海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有效滿足舊區改造需要,上海市02年啟動了動遷安置房的建設,由政府提供優惠政策限定建設標準,限定價格,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原則,定向供應舊區改造和市政重大工程項目的動遷居民。
我介紹第二大方面積極探索科學暢銷的住房保障運行管理機制。
一、建立住房保障準入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住房保障對象的基本居住需要,消費支付能力,以及房源供應條件等因素,目前收入線以放寬到三人及以上家庭為人均月支配收入1600元以下,人均財產5萬元以下。共有產權保障房從09年試點開始,以連續三次放寬準入標準,收入線放寬到三人以上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5千元以下,人均財產15萬元以下,已經把落戶的引進人才青年職工納入范圍。根據家庭人口結構差異性,在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收入和財產標準上,對一人和兩人家庭上幅20%的調節系數。
二、建立信息化手段為依托的經濟和住房狀況核對機制。
上海堅持申請對象如實申報,審核機關據實核查,并經過探索創新,建立了以信息化為手段為依托的居民住房狀況和經濟狀況核對型機制。申請家庭的住房狀況主要通過全市房地產交易登記系統和公有住房數據庫系統進行核查。主要通過民政、人保、稅務、房管、公安、交通、銀行、證監等部門信息綜合比對的方式進行核查。證券信息核查以實現上海深圳證交所的全覆蓋。同時還采取了申請人承諾和合同約束等方式引入誠信制度和市場規則。有效防止社會公共資源的流失。
三,創新保障性住房售后租后管理機制。我市在實踐中積極構建保障性綜合管理監管機構,在綜合管理方面,充分發揮物業居委會、房管辦等屬地管理的作用,將租后管理納入社區綜合管理范疇,在社會管理方面,一是在房地產權責上證券商進行注記,鎖定權利主體,限制交易。二是通過簽訂銷售合同規范使用行為,住房保障機構列為合同第三方。
四、加強住房保障組織管理體系。上海不斷加大管理投資,逐步建立了市、區、街道住房保三級管理體制和三級網上辦公平臺。為住房保障對象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利支撐。市級層面,市政府成立的市保障領導小組,市政府18個部門為成員單位,對上海住房保障規劃計劃房源籌措,政策制定等重大決策。作為領導小組日常工作部門,市住房保障管理局下設獨立的保障管理中心。區級層面,各區成立了住房保障領導小組,設立的區住房保障中心。街道鄉鎮層面,各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也組建了住房保障辦公室,并在社區事務中設立的住房保障窗口。
各位領導,同志們,上海住房發展“十二五”已經頒布,上海將按照中央部署和本市實際,學習兄弟省市經驗,不斷完善符合上海特點的住房保障體系,為上海市民緩解住房矛盾繼續努力。我的匯報完了,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