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荃
為了保證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穩步推進,我們就必須循序漸進,漸次放松管制強度,始終注意改革進程與商業銀行的自我約束能力和中央銀行對利率的宏觀調控能力相適應,始終注意處理好利率市場化改革與金融市場穩定和金融業健康發展的關系,始終注意保證市場的穩定和金融的安全。
記者萬荃利率是非常重要的資金價格,利率市場化是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正處于最后的攻堅階段,日前本報記者就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等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何德旭。
記者:去年以來,隨著民間信貸市場高利貸泛濫、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方面問題的顯露,利率市場化改革又引起了人們更加廣泛的關注。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一次強調要“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請問您是如何認識和評價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
何德旭:對于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我覺得有必要明確這么幾點:一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是在我國真正建立起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水平的資金價格(利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通過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有效調控和引導市場利率走勢,充分發揮利率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的作用。二是從1993年《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第一次提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設想,以及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九五”時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到目前,在這近20年的時間里,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得到了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水平和程度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和顯著的增強,充分體現了我國的利率制度正在從管制性利率制度謹慎地走向市場化利率制度這樣一種趨勢。三是到目前為止,除了人民幣存款利率以外,其他的利率基本上實現了市場化,當然,在這里面,人民幣貸款利率還有一定的浮動幅度限制。四是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已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特別是存款利率作為整個利率體系的核心,關系到整個社會的貨幣供應和支付清算秩序,牽涉到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其中的經濟利益關系最為敏感和復雜,其中的變化、影響和沖擊也最為不確定,所以,存款利率的市場化必須更加謹慎和穩妥。基于這些,我覺得對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所取得的成效、面臨的難題和風險以及未來的任務,都應該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和判斷。
記者:縱觀世界各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都是一個長期和復雜的過程,應循序漸進推進。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撰文指出,目前,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條件基本具備,下一步央行將按照中央會議精神繼續積極推進。那么,究竟應該怎樣看待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條件?
何德旭:在我看來,周小川所表達的更多的是一種態度和決心。我們都知道,要真正實現利率市場化,的確需要具備和滿足一定的內外部條件(包括國內外),如果沒有這些條件,市場化后利率的積極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甚至有可能產生消極影響。但是,究竟需要哪些條件以及是否具備這些條件,存在很大爭議。比如,在學術界,早在十年前就有學者提出我國已經具備了實現利率市場化的條件;再比如,有學者提出利率市場化的條件包括有效的金融監管和金融安全網、穩定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完善的微觀經濟基礎(金融機構和企業)、健全的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等,而有的學者還提出了另外一些條件。所以,所謂的利率市場化的條件應該是非常復雜的,可能很難形成共識。正是基于這一點,也就很難確定什么時間徹底能夠完成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即明確利率市場化的時間表。所以,我們看到,“十二五”規劃綱要也僅提出了“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強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的要求。我想,在這個問題上有一點應該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們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也就是創造利率市場化條件的過程。
記者:實行利率市場化以后,利率的決定機制、利率的結構都將發生變化,并且利率市場化后的激烈競爭會給資產質量較差的銀行帶來巨大挑戰,甚至有可能導致像拉美國家利率市場化改革后,銀行資產質量狀況惡化,銀行破產、難以保持金融資源供應的局面。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必須在完善的監管框架下進行,應完善金融監管制度,重視金融創新監管。對此,您有哪些建議?
何德旭:理論上,利率完全市場化以后是存在一些風險的。比如,利率水平限制的解除可能使商業銀行追求高利潤的內在沖動成為可能,從而導致商業銀行的逆向選擇和增加商業銀行的道德風險;再比如,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搶占市場份額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正常的金融秩序會受到沖擊,商業銀行在多變的經營環境中也變得更加脆弱,效率低下的商業銀行存在倒閉破產的可能;還有,利率市場化后金融資產價格波動性變大也可能增加銀行體系的脆弱性。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從基本的原則上講,為了保證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穩步推進,我們就必須循序漸進,漸次放松管制強度,始終注意改革進程與商業銀行的自我約束能力和中央銀行對利率的宏觀調控能力相適應,始終注意處理好利率市場化改革與金融市場穩定和金融業健康發展的關系,始終注意保證市場的穩定和金融的安全。基于這樣的原則,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化中央銀行體制改革和銀行監管體制改革,強化制度建設,提高監管技術水平,保證良好、高效的金融市場秩序。這里面就包括:一是健全貨幣政策決策機制,改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環境;二是構建一個金融宏觀審慎監管體系和制度框架,注重防范系統性風險;三是不斷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體制,特別是強化地方政府對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處置責任;四是打造高效的金融安全網,發揮最后貸款人和存款保險制度的作用。
除此之外,還要大力發展貨幣市場,增加貨幣市場工具的種類;繼續擴大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注重減輕利率市場化后利率水平向市場均衡利率水平過渡所帶來的過大振蕩,特別是要避免其波動過大、過快對實體經濟運行產生過大的沖擊,降低利率制度變遷中的風險;加快商業銀行產權治理結構、內部管理體制等改革,硬化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預算約束;鼓勵金融創新,特別是鼓勵金融機構開發規避各類風險的金融新產品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