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麗麗
“對我來說,漲薪是個長期的規劃,并非短期工資單上多出幾百塊錢。”來自某私營企業的軟件工程師小戴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事實上,隨著CPI的上漲,消費成本的上升,加上對現有收入分配體制不公的抱怨,漲薪漸漸成為社會的普遍呼聲,但漲薪對不同的人卻有著不同的意義,大家對漲薪的“內涵”也有著不同的理解。
龍瀚投資合伙人陳媛告訴記者,“對于生活在大城市里,工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制造業工人來說,漲薪需求最為迫切,因為他們需要用以維持生計的成本,但對于很多就職于知識密集型企業的大學生或白領來說,漲薪當然是好事情,但他們更看重的是自身的職業發展以及技能的提升。”
從這一角度來看,“漲薪”需求及其路徑已經變得更為個性化。
早期進入新興產業是謀求漲薪的“好機會”
很多知識密集型產業毛利率較高,這就有了漲薪的空間。
誠如小戴所說,短期的漲薪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他謀求的是長期收入上的提升。
小戴告訴記者,“在中國結構轉型、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謀求長期可持續漲薪的好機會就是要在第一時間進入新興產業,比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這些產業的企業在早期雖然還沒見到什么效益,不能付出很高的工資,但會給你鍛煉的機會和成長的空間,幾年積累下來,你就是這個產業里某個細分領域的專家。”
“企業效益好,工資自然會水漲船高,而行業的新進入者基于對人才的需求也會以高薪挖角,做好自己也能在這一領域打出一片天地,或者拿到股權,或者成立自己的公司。”
對于小戴的這種規劃,有著多年企業投資經驗的陳媛表示認同,她告訴記者,“目前,對傳統產業來說,利潤不高,競爭壓力大,受各種環境政策及國家調控政策的影響,這類企業面對的漲薪壓力會大,但漲薪能力有限。很多知識密集型產業毛利率較高,這就有了漲薪的空間。”
“有些年輕人喜歡進入新興產業,盡管早期收入不高,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他所積累的經驗慢慢會讓他成為這一領域的稀缺人才,公司未來發展得好,他的薪水自然會提升,而且同行業的其他企業也會挖他,薪水自然會漲起來。”
不僅如此,新興產業的利潤率通常會高于傳統產業,而企業一般都是在自身得到發展的情況下,員工才會得到實惠。對于一個有著6000多名工人,年利潤只有10%的傳統產業的企業來說,每人工資上漲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因為企業的發展資金就沒了。但一個年利潤率達到30%以上甚至50%的高新技術企業給員工加薪就會更加游刃有余。
70后80后對漲薪需求有不同理解
對70后來說,精神層面的鼓勵就能起到有效作用,對80后、90后來說,必須讓“米粒”般的希望變成實實在在的蛋糕。
有意思的是,在社會上漲薪需求越來越強烈的背景下,一些私營企業的負責人開始研究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員工需求差異。
來自某機電企業的HR負責人告訴記者,“對70后來說,精神層面的鼓勵就能起到有效作用,‘米粒’大小的希望就能讓他們鼓起干勁,但對80后、90后來說,你必須讓他能吃到‘米粒’,甚至將‘米粒’變成實實在在的蛋糕,他才會決定去做。”
“總體來看,80后對當下的薪水不那么看重,因為他們不必為生計發愁,但與此同時,他們會有自己的目標,比如在多少歲之前掙夠多少錢,所以他們會對經濟更為看重,只不過目標明確之后,他們會掌握一個對價,比如一個企業所提供的機會多少,平臺多大等等。”
“這與我們所處的大背景有關,當收入成為評價一個人的標準時,收入高低與一個人得到的社會評價有關,一個30歲以內的年輕人收入能達到30萬年薪可以被定義為成功人士,他會覺得有面子。”
與此同時,很多80后員工的追求已經多元化,他們把享受生活也作為人生目標的一部分,所以并不希望把自己所有的業余時間都拿來換錢。
漲薪需求“內外有別”
體制內的年輕人會關注行政職位的晉升,體制外的年輕人更注重自身的發展和公司的成長平臺。
知情人士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某眼科公司在上市時,需要在全國范圍內積累一些優秀的專科醫生,但事實上,很多地區這種專業醫師本來就少,何況優秀者更是少而又少,在這種情況下,該公司開出了年薪50萬的價格,即便如此,在一些地區年薪20萬~30萬元收入的醫生也不愿意加盟該公司,原因很簡單,體制內的工作有很多其他的福利,他們不愿意因為短期增加一二十萬元的收入而去冒將來失業的風險。”
“更何況,一般來說,體制內的工作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會在行政職位上有晉升,而且會有很多培訓學習的機會。年薪30萬元已經在當地能過上很好的生活,50萬元的誘惑力就變得很小。”
事實上,對于知識密集型企業來說,薪水早已不是唯一的誘惑。即使對于體制外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更注重自身發展,注意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他們更關心的是公司的成長平臺是不是足夠大,培訓學習的機會有多少。
來自某跨國公司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公司漲薪已經很透明,因為外企服務中心每年會提供一個行業的薪資數據,我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工資水平與能力已經不匹配,那么就直接去找老板談,老板能漲就漲,不能漲你也可以走人,也可以繼續留下來老老實實干活,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群體性或整體漲工資的情況并不多見,因為企業的效益穩定,不會忽漲忽跌。”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