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3日電 (財經頻道 黃楠)對于美日歐盟等擬針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貿易訴訟一事,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專訪時表示,對于這起訴訟案,中國應積極應對,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種出口協調的長效機制,同時推進資源管理改革。
建立出口協調機制
為何限制稀土出口政策會引起爭議?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我國從2007年開始就對“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實施了許可證管理,并開征出口稅。中國從環保、科學發展等方面考慮,希望對稀土等“兩高一資”產業規范管理,這個變化是個進步,從全球來講,美國、日本等稀土進口國認為自己利益受到損害,因此在WTO提起訴訟。
張燕生指出,對于這起訟案,中國應積極應對,但比稀土案結果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出口協調機制。首先,把自己內部管理做好,出口時能夠從國家共同利益角度出發,一致對外;其次要有更廣泛的統一戰線,行業協會、企業要發揮更多作用,包括企業,要肩負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第三,對美國、日本等稀土進口國,要有一個更好的協商機制。“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這些問題我們從來都講要有理、有利、有節。” 張燕生說。
推進資源管理改革
談到實現稀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張燕生強調,稀土資源是重要的戰略性資源的一部分,市場競爭秩序、市場開發程序要嚴格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來做。這意味著過去前30年的發展模式要進入到一個更好的要求和標準的階段。要使我們的資源管理更加有法可依、有規則可依、更好協調、在全球贏得更多支持和贊同,這方面我們要做更多的事情,這也是新30年改革的開始。資源、能源的管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包括要素價格、要素管理的市場化改革問題。資源便宜,是因為資源的權利金沒人付、資源稅很低。要借這次稀土案來討論資源的管理。資源的管理一是看價格是否合理,第二是看資源的成本。出口協調機制只是管理的一環。
關注美國貿易戰略轉變
從13日到20日,僅僅一周時間,美國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貿易救濟行動多達6起,頻率很高。
張燕生認為,近期頻繁的貿易救濟行動只是美國對外貿易戰略調整的一部分,應將關注重點放在美國的戰略調整上。2008年經濟危機以后,美國的戰略、政策發生很大的變化,重心從打開他國市場逐漸轉移到他國國內政策上。如國內勞工標準是否按國際通行規范走,是否存在血汗工廠;是否存在環境標準低,沒有為破壞環境付費;是否有完善的產權保護等;美國是在按自己的規則重塑全球的貿易規則。因此,我們應更多地觀察到美國貿易戰略的轉變。(中新網財經頻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