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N記者 劉杰 北京報道
自去年開始進入行業冬季的中國造船業在今年開始進入嚴寒期。業界普遍認為,船舶業真正“寒冬”將在2012年前后集中爆發。2月初,代表國際干散貨航運景氣度的BDI指數跌至651點的歷史新低,不僅低于金融危機時期的2008年12月創下的最低點663點,還創下1986年8月以來的歷史新低。毋庸諱言,航運業的低谷也將使造船業走入更低谷。
低迷的市場
據國家工信部網站發布的數據:2011年1~12月,全國造船完工量766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6.9%,其中海船為2141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362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1.9%,其中海船為1305萬修正總噸。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4991萬載重噸,比2010年底手持訂單下降23.5%,其中海船為4816萬修正總噸,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3.9%。
得益于金融危機前積累的大量訂單,中國造船業今年仍然有17%的增幅,但是手持訂單大幅減少意味著很多造船企業未來兩三年將面臨無船可造的境地。
據了解,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監測范圍內50%的企業2011年上半年沒有接到訂單,重點監測的43家船企也有10家沒有接到訂單。船舶企業虧損面和虧損額有所增加。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去年,我國造船完工量766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6.9%,但新承接船舶訂單量362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1.9%,約有1/3企業沒有接到訂單。由于缺少訂單,我國部分企業已經陷入開工不足的困境。
而到2011年8月底,造船行業虧損企業高達249個,虧損額26.6億元,比上年增虧37.9%。其中造船企業的虧損額增幅較大,114個虧損企業的虧損額比上年增長1.1倍。
新年伊始,代表國際干散貨運價水平的BDI指數在2月初跌至651點的歷史新低,跌破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的663點,這充分顯示了航運市場的低迷現狀。申銀萬國(微博)最新分析報告預計,2011年航運全行業凈虧損94.4億元,同比下降168%;單四季度全行業虧損34.6億元,同比下降238%,而今年在運力過剩的壓力下,航運企業的盈利仍不樂觀。
而航運市場的萎縮也讓原本就身處困境的造船業雪上加霜。自去年開始造船企業破產的消息不斷傳出:去年10月,寧波2家地方船廠恒富船業、藍天造船被依法宣告破產,近期舟山恒宇造船又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有業內人士預計,最終將有30%的船廠出局。
中國造船工業的龍頭城市大連,現在大多數造船廠在耗盡已有訂單后,對于明后兩年的生產將不得不面臨無船可造的窘境。一些老船廠虧損嚴重,不得不靠修船來賺取微薄利潤。造船大省江蘇也沒能獨善其身,大部分船廠均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一些企業即使手中握有訂單,但利潤水平也大打折扣,甚至出現虧損。
中船集團公司總經理譚作鈞直接指出,2012年將是決定中國造船企業生死的關鍵期。受技術和規模限制,一些在造船高峰期新進入造船領域的企業在市場慘淡時將不得不退出造船行業。未來2~3年,中國將有一半船企面臨被淘汰出局。
創新的力量
有關專家認為,在全球經濟低迷時,航運運力和船舶建造能力的雙過剩是制約“十二五”新造船市場的最大障礙。現在中國造船業的產能過剩已經很明顯。據悉,我國船舶行業正常情況下一年的有效需求在5000萬噸左右,但是船舶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6600萬噸,也就是說船舶行業過剩產能在1600萬噸左右,約占總產能的1/4,而且中國造船業的產能過剩更多是表現在落后產能嚴重過剩。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造船業產業集中度低、產品結構相似、資源互補性低、缺乏自主創新能力與高端產品制造能力,從而造成我國造船業的“落后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的產業困境。
雖然中國造船業的手持訂單持續減少,但是一些國內企業仍然斬獲大額訂單。熔盛重工去年上半年來訂單總額則超過13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30%。近期,國內知名造船企業揚子江船業集團與加拿大Seaspan公司簽訂了25艘新一代節能環保型1萬TEU(Twenty-footEquivalentUnit,20英尺標準集裝箱,國際標準箱單位)集裝箱船建造合同金額達25億美元,創下了中國造船史上第一大單。
從國際造船業來看,未來幾年對LNG(液化天然氣)船、深海平臺等高附加值船舶為主的訂單量有所增加,這為中國造船企業指明了發展的方向。
據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對造船業提出的目標:一是保持中國造船產業規模穩居世界前列,2015年船舶工業收入超過萬億元,占世界份額的40%;二是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形成50個以上符合國際規范要求、引領國際市場需求的世界知名品牌;三是產業結構實現調整優化升級,前10家造船企業完工量占全國造船完工總量的比重達70%以上,進入世界造船前10強產業達6家;四是現代化制造水平邁上新臺階,配套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從而實現從成本優勢向技術和產品優勢的轉變,實現從提高效率向引領創新的轉變,實現從造船為主向造船、修船、配套項目協調發展的轉變。
國家的長遠目標是讓中國未來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國和強國,這就意味著中國造船業必須不斷進行技術研發,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大力發展高端船舶產品將是我國造船業的必然之路,未來精度管理控制、數字化造船、單元組裝、預舾裝和模塊化、先進涂裝、高效焊接技術應用都是我國造船業主攻方向。
業界認為,未來3年整個國際造船業將呈下降趨勢,預計到2015年以后才會逐漸好轉,這是倒逼中國造船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契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