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之馨 林小昭
“指導工多少錢一個月?”
“4000。”
“之后有沒有得加?”
在得知“沒有”之后,來自重慶的陳師傅搖了搖頭,轉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如果剛開始第一個月4000,之后每個月有得加,那還差不多。”
陳師傅去年就在康樂村的一家制衣廠做指導工,一個月拿4000元,他今天來這里,只希望“有廠能開出更高的價格來”。
與他的期望對應的是,為了“搶工人”,工廠開出的工資也水漲船高,但收獲卻甚少。
“招工荒”推高薪水
在廣州海珠區康樂村自發形成的招工一條街,街道兩旁都是附近的制衣廠擺設的招工攤點。前來找工的人倒不多,零星有人來詢問工廠開出的條件,大部分攤點無人問津。
看到記者,半天閑著沒事做的招聘人員圍了上來,七嘴八舌抱怨現在工人難招。一名招工負責人說,現在招人越來越難了,他擺了三四天攤,只招了兩三個人,昨天下午一個都沒有招到。
在位于廣州白云區的百業人才市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來找工的人相比前兩年確實要少些,往年這個時候平均每天有四五千人,最高峰的時候達到8000人,甚至要分批進場。但今年只有三四千人。
招工的喻小姐告訴記者,現在工人不好招,有的廠著急,就開出高工資來吸引工人,這樣其他的廠只好也跟著漲工資。
“現在的找工者啊,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家制衣廠的周老板抱怨。他說,自己的工廠去年招裁床工人每個月工資才2800~3000元,“現在開價3500都沒有人來問,估計要到3800~4000元才有人愿意來。”
在制衣行業,車位工算是比較高級的工種,平均每月能拿到5000元,最高的能拿到七八千塊,相對來說工資比較低的是剪線工、中燙、中查等計時工種,去年月薪1600元,今年也漲到了2000元。
說到薪水的漲幅,工人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湖北的劉師傅說,2001年做車位工的工資只有四五百塊,前兩年也才一千多,現在就漲到了四五千。
高工資≠高效率
高工資的背后卻不一定意味著高效率。
“我們達到了他們的標準,他們達不到我們的標準。”制衣廠周老板對工人們意見很大,他說,現在的工人都“學乖”了,上班的時候能偷懶就偷懶,不怎么干活。
一家鐘表廠的老板也告訴記者, 2008年,工人的月薪是1200~1500元,而2011年,漲到了2000~2500元。然而讓他不滿的是,工人的職業素質卻并沒有隨著工資一起往上漲。
一家品牌服飾專賣店的店長告訴記者,現在員工的流動性非常大,所以他們常年都在招人,員工離職無非是嫌太累或工資低。
企業主們也反映,高薪招人的前提是工人的素質能夠“對得起高薪”。前述鐘表廠老板說,剛開始他們也會用高工資去搶人,但是用了3個月之后發現,這些人的能力跟高工資完全不匹配。
高成本時代路在何方?
盡管不少制造行業選擇向內陸地區轉移,但對珠三角地區來說,與生活緊密相關的普通服務業也同樣面臨著成本的壓力,正在到來的高成本時代考驗著珠三角地區的未來發展。
廣州天河一家快餐連鎖店的蔡老板說,包吃包住1800元,加班和獎金另外算,但還是很難招到人。
對外來工而言,雖然薪水在漲,但提高的薪水在很大程度上被不斷推高的生活成本所吞噬。陳師傅和妻子每個月收入七八千,但是全家五口人的花費也要四五千,“花銷雖然夠,但是很勉強。”
“其實在國外一些發達地區,服務業的收費都是很高的,所以我們的生活服務收費升高也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廣東金融學院人口與勞動就業研究所所長何亦名副教授說。
何亦名說,面對高成本時代的到來,珠三角應該加快轉型升級的腳步,一個重要的突破口是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這樣企業利潤和工人工資才有提高的空間。
此外,新一代的農民工更注重生活環境和認同感,政府應該努力讓新一代農民工融入到所在的城市,讓他們享受到與本地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
“未來廣東的人口紅利時代肯定會結束,而且結束的速度不會太慢。”林平凡說,對企業來說,最關鍵的還是要加快轉型升級的腳步。
何亦名也認為,珠三角正從投資、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過渡,“珠三角要更多考慮的是以后的發展優勢在哪里,我們原有的優勢在逐漸減少,但新的優勢卻還沒有建立起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