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2011年,銀行理財市場火爆,理財產品的高收益成為銀行吸引購買者的最大砝碼,不過回首全年表現,理財產品所承諾的收益并非全部兌現,其中暗含的風險也需投資者警惕。經濟導報記者從普益財富了解到,2011年有15038款產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37款產品沒有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其中,廣發銀行(微博)一款“薪加薪15號———黃金掛鉤人民幣理財計劃”到期實際收益與最高預期收益之間相差7.64%,成為落差最大的產品,而光大銀行(微博)有10款產品未達到最高預期收益,成為未兌現數量最高的銀行。
統計數據顯示,這些產品中有31款為結構性產品,其中掛鉤股票的占比最大,達13款,掛鉤匯率的7款,掛鉤利率的6款,掛鉤價格的2款,掛鉤期貨的2款,掛鉤基金的1款。其余6款未達最高預期收益的產品為投資對象包含信貸資產、信托貸款或票據資產的銀信理財合作產品。
導報記者注意到,2011年國內外股市走熊成為諸多產品“未達標”的主要原因。如華夏銀行(微博)發行的6款結構性產品,均掛鉤于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平安(微博)和中國太保這4只金融類A股。這6款產品結構設計相同,即這4只股票在4個觀察日中任意一個觀察日當日的收盤價格相對期初價格漲幅均同時大于等于某個值,產品自動贖回,到期收益率為對應期限定期存款年化利率的若干倍,如果在所有4個觀察日,該產品未發生自動贖回,則產品到期收益率為0%。結果,由于這6款產品掛鉤的A股股票在觀察期內均沒有達到自動贖回的漲幅,甚至比期初有所下跌,故這6款產品到期收益率都為零。
中國銀行發行的4款掛鉤股票的結構性產品也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其中2款產品“銀進取ZYJQ10004A產品”和“中銀進取ZYJQ10004B產品”結構設計相同,同時掛鉤于建設銀行、華潤置地、中國國航和玫龍紙業的港股。產品說明中顯示,只有4只股票的期末價格均大于其各自的期初價格時,投資者才能獲得最高收益;僅有3只股票的期末價格均大于其各自的期初價格時,可獲得中等收益;其他任何情況為最低收益。而最終,前兩種投資者獲益的情況也未能發生,兩款產品到期僅實現0.36%和0.10%的實際到期收益率。
另外,招商銀行(微博)發行的1款結構性產品“‘金葵花’焦點聯動系列之A股金融類股票表現聯動理財計劃”,也是掛鉤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工商銀行3只A股,產品觸發價格為各股票期初價格的1.08倍,收益觸發條件為所有掛鉤股票的觀察價格均大于或等于各自的觸發價格,若理財計劃始終沒有發生觸發事件,則理財收益率為0%。結果,產品最終到期也未觸發收益條件,到期收益率為零。
而除了掛鉤股票,涉及信托、利率等投資方向的產品也成為未兌現預期最高收益的高發地段,如光大銀行的6款“陽光理財套餐計劃”,其產品均涉及掛鉤利率和信托投資兩方面,產品投資期限從1個月到9個月不等,但到期后產品實際收益都與預期最高收益有所差距。而加上該行發行的另外4款理財產品去年到期也未達到最高預期收益,其2011年共有10款產品未能兌現,在各家銀行中排名第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