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松綁運量與限制價格并存 電煤改革跳上平衡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2日 13:19  新聞晚報

  □晚報記者勞佳迪報道

  時界年關,近日發改委接連頒出的兩道“政令”讓進度緩慢的電煤改革再墮迷霧。一道是在《關于做好2012年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減少連續4年提升的跨省區煤炭鐵路運力配置量,顯示了降低合同煤運量的決心。

  另一道卻是將 “限價令”觸角探入市場煤領域。與每年冬季“電荒”必定上演的合同煤“限價”大戲不同,明年政策為市場煤價格也首設了“天花板”。

  業內人士認為,從指向上看,這是兩道截然相反的指令。前者體現了力促煤炭價格進一步市場化的意志,后者則是施以比以往更嚴厲的行政干預。事實上,悖論背后,電、煤兩大利益集團的廝殺角逐與決策層小心翼翼的政策“平衡木”躍然浮現。

  ■政策解讀加大市場煤比重

  據《通知》,發改委對明年跨省區鐵路運力配置目標為8.346億噸,較去年減少近億噸,減幅接近一成之多。據悉,這是2008年以來,配置總量首度出現下降的態勢,而降勢之劇也出乎市場意料。 “鐵路運力有計劃內和計劃外兩種,跨省煤炭運力配置主要是保障合同煤運輸,每年安排給重點合同煤的運力也就是計劃內運力。”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煤炭分析師李倩如是分析。

  “目前煤炭供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合同煤,是指在全國煤炭訂貨會上供需雙方簽定的意向合同,實際上,由于鐵路部門游離于煤炭價格體系之外,每年煤炭訂貨會的中心任務就是分配鐵路運力。 ”一位資深觀察人士對記者解釋道。

  而市場煤即是煤企按市場價格賣煤給包括電企在內的需求方。換言之,跨省運量減少也就意味著合同煤運量的減少,也就是對市場煤運輸的促進。

  其實2012年合同煤運力配置的“掉頭向下”已有先兆:2011年跨省煤炭運力配置調控目標就僅比2010年增長2.8%,當時創下了近年來重點煤炭鐵路運力增幅的最低值。相形之下,2010年同比增加了7.2%,2009年同比增幅達到7.78%。

  限制市場煤價格

  放大市場煤運力配置,顯然是政府退出在煤炭市場行政管控力度的積極訊號。此前工信部產業司亦曾表示,大連、秦皇島、太原、廣州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區域煤炭交易中心陸續建成后,建立全國性煤炭交易中心是大勢所趨。

  但自相矛盾的是,明年市場煤的價格卻被發改委牢牢“摁住”,嚴格程度超過了以往。煤炭價格市場化的進程又與行政色彩最濃重的“限價令”不期而遇。按照發改委最新發布的限價令,2012年元旦起,向來不受行政約束的市場煤價格必須降到指定數值以內。

  記者注意到,目前的市場煤價格為830元/噸,“限價令”頒布半個月交出的成績單是總共降低了17元/噸,足見決策層“禁漲”不惜下了猛藥。

  與往年“限價令”都不同,今年是一邊在上述《通知》中強調“抑合同煤、保市場煤”的做法,一邊又通過“市場煤限價、合同煤許漲”自己將這種做法顛覆。

  據觀察,2010年底出臺的限價令,是要求2011年合同煤價格維持2010年價格不變,而在今年版限價令中,則允許2012年合同煤價同比上漲5%以內。去年出臺的限價令并未涉及市場煤,如今則明確要求2012年1月1日起秦皇島港等環渤海港口地區發熱量為5500大卡的市場煤價每噸不得超過800元。

  ■業內分析漲或不漲?兩大集團利益叫板

  此次“限價令”在合同煤價格方面的限制有所放寬,在市場煤方面卻設置了不容逾越的紅線,被認為是在煤炭市場化不夠充分的當下,對前期叫虧不已的電企利益的行政保護。國泰君安證券電力行業分析師王威分析,與“限價令”同一天發布的上網電價上調方案本身,就可為火電企業每年增加600億-700億元收入。而明年煤炭限價更可直接改善火電企業經營虧損的處境。

  事實上,“煤超瘋”一直是電企的“心頭刺”。電企爆出巨額虧損的慣性邏輯是:上半年市場煤價格連續13周上漲,去年9月22日還只有720元/噸的價格,今年曾一度超過每噸850元,穩定在830元/噸左右,讓煤炭成本超過7成比重的火電廠不堪重負。

  不過,對于電企的“指控”,煤炭企業顯然并不買賬。運輸環節本身的高昂成本即是煤企拋出的第一個反駁理由。我國電監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煤炭從生產地運到消費地電廠,運輸中途的中間環節費用就占到煤炭價的30%到60%,而在這些費用里,運輸過程中的不合理收費又占到50%左右。煤企還抱屈,電力行業職工收入要比煤炭行業高4-5倍,所謂電企虧損的成本信息尚未透明,可信度更是無從談起。

  退或不退?決策層的尷尬

  值得玩味的是,相比往年更嚴厲的“限價令”讓行至第六個年頭的電煤市場化改革注定將在2012年備受“轉身”的非議。記者注意到,去年底,雖然國家發改委也曾下發禁漲通知,但只是語焉不詳地要求重點電煤合同價格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漲價。

  當時,煤電價格改革也被質疑是倒退入“指導價格”時代,煤價調控存在“開而不放”的嫌疑。但一方面限漲只針對合同煤,而不包括在煤炭交易市場上供直接采購的市場煤,另一方面所謂“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漲價”的提法比較籠統,缺少實際約束力,也被業內指出很可能只是通脹高企時代政府對兩大集團利益糾葛的一次溫和疏導。

  如果說去年限價還多少有點 “半掩琵琶”的意味,今年針對市場煤表述明確的價格約束,確實不得不讓人充滿煤炭市場化改革“不進反退”的猜想。甚至有業內人士提出,煤炭行業本是能源領域最早嘗試市場化改革的行業,是多發的礦難和電荒,讓煤炭行業走了回頭路。

  發改委的干預之手從合同煤衍生到市場煤,暴露出能源價格體系中最不堪一擊的軟肋。事實上,由于存在高達300元價差,在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訴求下,重點合同煤履約率日趨下滑,依靠行政力量維系的煤運價格雙軌體制已經難以為繼。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