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曦
12月3日,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北京表示,過高的資本水平必然會抑制銀行的貸款能力,也會抑制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但他同時指出,如果資本水平過低,流動性過低,也會威脅到銀行體系的安全,甚至發生銀行體系的危機,會對國民經濟的長期、持續、協調發展帶來致命性的破壞。
在王兆星看來,要在實現國際標準的同時來保持對中國實體經濟有效的支持,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
事實上,銀行每多發放一筆貸款,就會增加其風險資產,而資本充足率的計算公式是用資本除以風險資產,也就是說,在不補充資本的情況下,隨著放貸量的增加,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會不斷地下降,如果銀行繼續放貸的話,就不得不持續再融資。
業內認為,資本充足水平的要求客觀上制約銀行放貸能力,而這種情況在目下流動性緊張的大環境下更為突出,一方面,央行希望銀行能增加放貸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貸存比和資本充足水平又成了銀行放貸的制約。
王兆星認為,實施國際新標準的過程中應實現以下的平衡:實施國際標準和中國國情的平衡;實施國際標準和維護我國銀行體系安全的平衡;實施國際標準和提升中國銀行業國際競爭力的平衡;實現國際標準與對中國實體經濟有效支持的平衡,以及實施國際標準與推動和促進銀行業創新的平衡。
為了推進巴塞爾協議II和III在國內的統籌實施,2011年5月,銀監會發布了《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指導意見》,隨后,監管當局又以《管理辦法》的形式下發了實施細則,從資本充足水平、杠桿率和流動性三個維度豐富了監管“工具箱”。
資本水平方面,銀監會要求,2012年以后,正常時期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于11.5%和10.5%。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2.3%,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0.1%;相比二季度的12.2%與9.9%均有所上升。
|
|
|